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單純節食減肥可能傷身 是否肥胖“一算便知”

在醫生眼裡, 肥胖是一種疾病, 而且嚴重威脅健康。 南開醫院內分泌及代謝病科主任郭健介紹, 想要減肥, 單靠節食效果不佳甚至有損健康, 應科學飲食同時配合藥物治療。

評定胖不胖, 靠算

“肥胖病是指體內脂肪堆積過多或分佈異常, 評定是不是肥胖, 不該靠看, 而應靠算。 ”郭健主任說, 臨床上常用的一項肥胖評定標準是體重指數, 簡稱BMI(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 超過24就達到超重, 超過28就是肥胖。 評定肥胖還有另一個標準, 即腹型肥胖, 主要是指腰圍超標。 如果成年男性腰圍超過90釐米、女性超過80釐米,

就屬於腹型肥胖。 此外, 可用超聲測量各部位的脂肪厚度, 即所謂的體脂測定, 明確診斷肥胖類型屬於內臟肥胖還是皮下肥胖。

肥胖可是病, 得治

美國醫學會2013年將肥胖認定為疾病。 郭健主任說, 如此重視肥胖, 是因為肥胖的危害遠不止“看起來不美”那麼簡單, 而是嚴重威脅健康, 具體包括血脂異常、增加糖尿病與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變的風險, 以及讓人更易患脂肪肝、便秘、呼吸性疾病、骨關節疾病、肥胖相關性腎病、多囊卵巢綜合征甚至癌症等疾病。

以前, 臨床醫生一直致力於針對每一種肥胖合併症進行治療, 如高血壓或血脂異常, 在解決肥胖問題前通常給予藥物治療、進行飲食和運動干預, 同時監測血液指標變化。

南開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專家認為, 肥胖才是這些健康問題的根源, 因此新的治療策略首先採用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肥胖, 同時對那些減重後仍存在的合併症進行治療。

減肥這樣吃, 科學

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治療肥胖, 其中飲食十分重要。 郭健主任說, 飲食治療不是簡單的節食, 科學狀態應是由專科醫生對肥胖患者進行個體化營養評估、制定相應的營養干預計畫, 在一定時期內實施並監測。 總的原則是每天膳食中的熱量比原來日常水準減少約1/3, 達到每週能減輕體重0.5公斤的目標。

郭健主任特別強調想要減肥不能單靠節食, 因為單純控制飲食雖可降低體重, 但除脂肪組織減少外, 肌肉、水分等去脂體質也會丟失。

如果要使體重維持在已降低的較低水準或使體重進一步降低, 需要攝入能量更低的膳食, 而極低能量膳食中的營養素往往不能滿足需要, 對健康有損害。 由於藥物治療作為與生活方式改變同等重要的治療方法, 郭健主任建議, 在科學飲食與運動的情況下, 同時採用藥物治療, 效果會更好。 (張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