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盈科資本李兵:Pre

本期嘉賓

李兵

盈科資本高級合夥人、副總裁

李兵先生是盈科資本高級合夥人、副總裁、母基金管理中心總經理,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金融學碩士、MBA

李兵先生歷任OCN、SMG、CBN等多家公司高管, 主管投資業務, 十年以上文化傳媒行業投管經歷;主導SMG並購專案, 文化部海外版權投資專案;目前負責盈科資本資金管理、產業/並購基金運作。

背景內容

近期, 全國股轉公司動作連連, 繼前一段時間相關高管不斷在公開場合發聲, 提振市場信心之外, 9月18日晚間, 股轉發表名為《“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案例——非合格投資者的“危險遊戲”》一文, 向廣大非合格投資者警惕私募基金投資風險。

當下新三板最火熱的私募基金投資熱點是什麼呢?那當然是Pre-IPO啦!

第一路演資料統計, 截止2017年9月19日, 共有541家掛牌企業提交了IPO首發申請, 其中有141家來自新三板。 當前不少私募機構已經將“Pre-IPO”定位為未來新三板的投資策略, 隨著大量資金湧入Pre-IPO市場, 市場估值出現極大的“泡沫”, 40倍甚至80倍PE的項目比比皆是, 讓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

更讓人心驚膽戰的是, 如今市場更出現不少掛牌企業以IPO為名義進行募資的現象, 一旦募集完成便不再進行IPO, 讓花費大量心血的投資者們空手而歸。

例如主營業務是化學溶劑的新三板掛牌企業邁奇化學(831325), 據其2017年中報顯示, 上半年邁奇化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14%, 但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 公司扣非後的淨利潤相比同期暴跌99.64%, 營收與利潤呈現“冰火兩重天”現象。

可見, 邁奇化學本身並不具有IPO實力, 卻以IPO為噱頭, 吸引投資者眼球, 好實現融資目的, 然而無奈業績變臉, 最終迫於市場壓力, 邁奇化學主動撤回IPO申請, 終止IPO審核。

另外對於並不滿足IPO條件的企業, 即使主辦券商花費再多精力輔導, 但是IPO始終過不了, 也讓投資者們感到深深的“無力”, 典型案例要數德邦工程(830984)。 9月4日, 德邦工程發佈公告稱, 鑒於企業戰略發展需要, 與主辦券商華泰聯合充分溝通之後, 雙方一致同意終止輔導, 長達5年的IPO之路戛然而止。 資料顯示, 德邦工程近3年業績呈下滑趨勢, 2016年公司淨利潤更是虧損了將近4000萬元。

盈科資本高級合夥人李兵在接受路演君採訪時說道, Pre-IPO投資需要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 包括如何火眼金睛去識別項目, 而不僅限於看看財務報表, 或者去專案方簡單看看。 對於機構投資者這種職業化LP, 既想去進行Pre-IPO投資, 但又缺乏綜合能力, 最好還是選擇優秀的管理人。

李兵認為, 從宏觀面而言, 當前IPO速度加快, 對於股權投資整體而言應該是一個利好, 因為IPO還是做股權投資最好的退出方式,加速會讓退出提前,但是這也會引起大量資金湧入Pre-IPO市場,“估值泡沫”也因此而生。除此之外,不少項目方也不能客觀地看待自身估值,要更多“溢價”,這也是因為越來越多資金進入而導致的。

綜上所述,李兵表示,投資經驗豐富的私募機構是不會去“搶專案”的,對於好專案一般都會選好賽道,選好細分行業的小龍頭,跟隨“心意項目”很久,始終圍繞著項目並且要投入細分行業前三這一類小龍頭,如果投不進去可能會選擇觀望。在保證大的投資理念的前提下,好的投資者就不會去“追項目”;另外也會選擇高PE倍數的項目投資,則要這個專案所在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好,企業成長也非常好,繼而帶來高的業績增長,通過高成長降低“PE倍數”。

此外李兵還告訴路演君,投資者在做股權投資的時候,最簡單的邏輯就是利用什麼價格進入,進入前就要考慮怎麼樣退出,能否這樣退出,多久能退出。比方說用大資金去投單個項目,那麼就會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種“單專案”投資方式其實也並不特別提倡。於投資而言,不是以資金多少來衡量風險,如果這個項目不值得投,100萬都不要去投;如果值得去投,那麼就應該下重注!

因此,“組合式投資”更顯重要,通過一支私募基金去投多個專案,可以在行業上做組合,也可以在資產風險度上做組合。例如將穩健收益的資產布在最底層,中間是一批可以獲取最大收益的專案,上面佈局一些風險相對高但是收益也高的資產,讓這檔基金資產佈局趨向合理,實現“保值增值”,可見這裡面的“組合”非常重要。

路演君認為,Pre-IPO投資作為當前市場普遍推崇的投資策略,機遇與風險並存,Pre-IPO投資背後的風險不容忽視。Pre-IPO私募基金產品在設計時,更應該充分考慮被投企業上市之後整體的成長性、規模性是否能有好的表現,這樣才能保證自身收益不會因為市場波動而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為IPO還是做股權投資最好的退出方式,加速會讓退出提前,但是這也會引起大量資金湧入Pre-IPO市場,“估值泡沫”也因此而生。除此之外,不少項目方也不能客觀地看待自身估值,要更多“溢價”,這也是因為越來越多資金進入而導致的。

綜上所述,李兵表示,投資經驗豐富的私募機構是不會去“搶專案”的,對於好專案一般都會選好賽道,選好細分行業的小龍頭,跟隨“心意項目”很久,始終圍繞著項目並且要投入細分行業前三這一類小龍頭,如果投不進去可能會選擇觀望。在保證大的投資理念的前提下,好的投資者就不會去“追項目”;另外也會選擇高PE倍數的項目投資,則要這個專案所在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好,企業成長也非常好,繼而帶來高的業績增長,通過高成長降低“PE倍數”。

此外李兵還告訴路演君,投資者在做股權投資的時候,最簡單的邏輯就是利用什麼價格進入,進入前就要考慮怎麼樣退出,能否這樣退出,多久能退出。比方說用大資金去投單個項目,那麼就會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種“單專案”投資方式其實也並不特別提倡。於投資而言,不是以資金多少來衡量風險,如果這個項目不值得投,100萬都不要去投;如果值得去投,那麼就應該下重注!

因此,“組合式投資”更顯重要,通過一支私募基金去投多個專案,可以在行業上做組合,也可以在資產風險度上做組合。例如將穩健收益的資產布在最底層,中間是一批可以獲取最大收益的專案,上面佈局一些風險相對高但是收益也高的資產,讓這檔基金資產佈局趨向合理,實現“保值增值”,可見這裡面的“組合”非常重要。

路演君認為,Pre-IPO投資作為當前市場普遍推崇的投資策略,機遇與風險並存,Pre-IPO投資背後的風險不容忽視。Pre-IPO私募基金產品在設計時,更應該充分考慮被投企業上市之後整體的成長性、規模性是否能有好的表現,這樣才能保證自身收益不會因為市場波動而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