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商譚廣良:“破產第一股”誠招“接盤俠”,究竟價值幾何?

本期嘉賓

譚廣良

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譚廣良律師是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碩士、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雙學位。

現擔任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獨立董事。

譚廣良律師專注于上市(IPO、新三板)、私募基金、投融資、並購等公司證券業務領域的訴訟和非訴訟業務。

譚廣良律師精通公司法、證券法、金融信託以及財稅法等, 譚廣良律師曾參與的上市、新三板專案主要包括:浩甯達、兆馳股份、景嘉微、奧特多等十餘家IPO、新三板項目。

背景內容

2017年9月15日, “破產第一股”ST展唐(430635)發佈公告宣稱, 為了能夠籌集償還公司債務的資金, 以重新啟動企業生產運營, 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正式面向社會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 已經到了要公開找金主的地步, ST展唐還真是創造了新三板首例!

路演君瞭解到, ST展唐主要提供手機等移動通訊終端的相關服務, 該公司在巔峰時期的市值一度接近10億元!然而2015年下半年, ST展唐海外大客戶俄羅斯本土品牌 FLY 受到俄羅斯盧布暴跌以及俄羅斯外匯管制的影響, 拖欠貨款導致ST展唐大量庫存積壓, 回款時間被無限期拖延。 2015年末, ST展唐應付帳款高達1.36億元人民幣。

供應商紛紛上門, 員工停工停產, 高管更是相繼辭職, 甚至還鬧出讓67歲已退休的“王奶奶”同時兼任公司高管的“鬧劇”, ST展唐也是讓不少新三板人“大開眼界”了。

而對於本次公開招募的投資人, ST展唐不僅要求他符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細則》, 同時還表明如果機構與個人聯合參與還需提供詳細分工說明。 那麼, ST展唐還剩下什麼“值錢”的東西吸引投資人呢?少量辦公設備、一輛本田商務車、14 個商標權、2 項專利權、23 個電腦軟體著作權及應收賬款, 外加四家通訊科技類的子公司。

路演君不禁猜測:這不是找投資人吧, 這明明是在找“接盤俠”嘛!

在主機板市場, 面臨破產重整的企業非常常見, 不少企業還通過借殼重組的方式, 以保證自己還能留在資本市場。 然而回看新三板, 破產重整的案例還真是寥寥無幾,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的永宇沖片(835931), 公司相關債權人以永宇沖片“不能清償到期債務, 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已符合破產重整條件”為由, 向浙江省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永宇沖片進行破產重整。

那麼ST展唐首次公開尋找重整投資人的行為, 又將給予市場怎樣的警示?

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譚廣良律師接受路演君採訪, 他說道, “從法律角度來說, 破產重整是按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走一個破產清算, 在破產清算的過程公司股東或者管理層可以提出一個自己的重組方案, 如果債權人認同方案,且企業重組達到目標,則不需要進行清算,相當於重生;而對於借殼重組,去年新三板市場案例發生較多,大部分賣殼的都是小規模的企業,它們有可能是上新三板較早,或者借殼方不適合去掛牌的。比方說部分P2P行業,股轉公司或主辦券商明確表示不能掛牌的企業,可能會採取一個借殼方式再進行重組。”

那麼已經申請破產重整的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譚律師告訴路演君,對於已經破產重組的企業還需分情況分析:如果是一家科技型企業,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只是因為資金出現問題,那麼並不能輕易判斷破產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但如果是企業主動申請破產,那只能說明創始人與管理團隊已經不看好這家企業了,他們需要對企業進行清算,連創始團隊都“逃離”的企業還能有什麼投資價值呢?所以判斷破產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需要分行業分情況來看,被債權人申請破產的並不一定不具有投資價值。

譚律師還認為,新三板目前一萬多家掛牌企業,部分行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週期性。ST展唐本身是做手機通訊相關業務的,當一波市場行情過去,企業可能就較難維持經營。對於投資人而言,當前新三板良莠不齊,投資門檻很高,投資機制也與A股不同,因此更需要新三板投資人不僅需要有錢,還得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破產重組是好事,是市場淘汰的良好趨勢,同時也給予投資人一個風險警示:並不是掛牌了的企業就一定是好的,它也有可能出現摘牌或者重組的風險。投資人在投前更多需要思考,是否能夠承擔這家企業的風險。

路演君認為,破產重整不是幫助企業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更像是續一口氣而已。導致企業破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沒有管理好現金流才是導致一連串蝴蝶效應的主因,股權、財務不清晰是企業大忌。ST展唐的案例給市場敲響了警鐘,並非進入資本市場就衣食無憂,企業仍需警惕資產結構風險,防止由於收入單一,最終會讓企業經營埋下極大隱患。

如果債權人認同方案,且企業重組達到目標,則不需要進行清算,相當於重生;而對於借殼重組,去年新三板市場案例發生較多,大部分賣殼的都是小規模的企業,它們有可能是上新三板較早,或者借殼方不適合去掛牌的。比方說部分P2P行業,股轉公司或主辦券商明確表示不能掛牌的企業,可能會採取一個借殼方式再進行重組。”

那麼已經申請破產重整的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譚律師告訴路演君,對於已經破產重組的企業還需分情況分析:如果是一家科技型企業,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只是因為資金出現問題,那麼並不能輕易判斷破產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但如果是企業主動申請破產,那只能說明創始人與管理團隊已經不看好這家企業了,他們需要對企業進行清算,連創始團隊都“逃離”的企業還能有什麼投資價值呢?所以判斷破產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需要分行業分情況來看,被債權人申請破產的並不一定不具有投資價值。

譚律師還認為,新三板目前一萬多家掛牌企業,部分行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週期性。ST展唐本身是做手機通訊相關業務的,當一波市場行情過去,企業可能就較難維持經營。對於投資人而言,當前新三板良莠不齊,投資門檻很高,投資機制也與A股不同,因此更需要新三板投資人不僅需要有錢,還得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破產重組是好事,是市場淘汰的良好趨勢,同時也給予投資人一個風險警示:並不是掛牌了的企業就一定是好的,它也有可能出現摘牌或者重組的風險。投資人在投前更多需要思考,是否能夠承擔這家企業的風險。

路演君認為,破產重整不是幫助企業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更像是續一口氣而已。導致企業破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沒有管理好現金流才是導致一連串蝴蝶效應的主因,股權、財務不清晰是企業大忌。ST展唐的案例給市場敲響了警鐘,並非進入資本市場就衣食無憂,企業仍需警惕資產結構風險,防止由於收入單一,最終會讓企業經營埋下極大隱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