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上兩大部族對決,一方以退為進利用氣候戰反敗為勝

今天的中國人, 都自稱為炎黃的子孫, 並以此感到自豪和驕傲。 在古老的時期, 炎黃是分別開創中華民族的兩個偉大祖先, 一個叫炎帝, 一個叫黃帝。 後來黃帝在中原一帶統一了中國, 開創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華夏文化。

那時大約在西元前26世紀, 距今4500多年前, 在黃河流域至長江流域一帶肥沃的土地上, 生活著我們民族的祖先, 當時部落眾多有“萬國”之稱, 正處在遊牧生活向農業社會過渡的關鍵時刻。 “萬國”分為夏族、夷族和黎苗族三大宗族, 夏族活動於北方, 夷族活動于東方, 黎苗族則主要分佈在南方。

為了爭奪中原肥沃的土地, 蚩尤率領的黎苗族落不斷由南侵入北方的夏族領地。 蚩尤的軍隊會造刀戟大弩, 實力十分強大, 一時威震天下。 在黎苗族的威逼下, 夏族領地一天天縮小。 正當大敵當前, 生死存亡關頭, 黃帝毅然號召夏族個部落奮起抗擊,

然而, 黎夏力量懸殊太大, 要戰勝蚩尤又談何容易。 為此黃帝徹夜難眠, 苦苦思索, 終於想出一條妙計:黎苗族雖勢力強大不易抵禦, 但其有一個弱點, 他們從南方而來, 必然不熟悉北方的氣候地形, 針對這一弱點, 可以採取一種誘退的戰略, 將對方引至陌生的作戰地域, 利用天時地利等條件, 逐步削弱蚩尤的力量, 然後乘其陷於消極被動之際, 再予以殲滅性打擊。

當夏族與黎族在今河南省中部交戰後, 黃帝便率軍向後撤退, 蚩尤不知是計, 隨即率部族緊追不放。 當時華北平原森林蔽野, 行動十分困難, 蚩尤越向北深入, 環境越是生疏, 加上氣候不適, 語言不通, 敵情不明, 食物飲水缺乏, 傷亡損耗又無法得到補充, 戰鬥力逐日削減。 相反, 黃帝部族因得天時地利, 無形中實力相對增強。 進至逐鹿(今河北省逐縣)一帶, 天氣忽變, 狂風大作, 沙塵蔽天, 日月無光, 正當蚩尤部族昏迷彷徨之際, 黃帝抓住有利時機, 一舉將其擊潰, 蚩尤也被擒殺。

逐鹿一戰奠定了夏族在中原的基礎, 後來黎苗族自行瓦解, 星落于夏族之中, 成為“黎民百姓”, 而夷族集團攝于黃帝的威力, 也歸順夏族。 為此, 華夏民族遂正式定居于黃河——長江流域, 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 古老的文明在東方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誕生了, 至今仍光耀世界的華夏文化, 在智慧和勤勞的凝聚下,

發展形成了今天擁有14億大眾的中華民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