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九一八”後,蘆屯火車站的槍聲

《白話鮁魚圈》

是一檔關於鮁魚圈地方歷史人文的電臺節目, 主講人白旭為鮁魚圈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的記者、編輯, 營口歷史學會理事。 每週三、週四下午四點播出。 敬請關注FM96.5。

鮁天下同步整理刊播節目文字稿。

《“九一八”後, 蘆屯火車站的槍聲》

文/白旭

【開講】

前面幾講中, 我介紹過李丹先生, 先生五十年代是熊岳高中的俄語老師, 晚年以書行世, 其書道拙樸蒼勁, 是地方有名的書法家。

李丹是在1931年9月19日結婚的, 此時日軍已經佔領瀋陽。 李丹的婚禮在蓋平縣城舉行, 中午時分, 只見“十幾個日本兵湧進城內, 隨即關閉了城門, 而蓋平失矣。 ”

哪裡有壓迫, 哪裡就有反抗。 當時有一支抗日聯軍活動於遼河入海口附近, 後來力量不斷發展壯大, 打擊的範圍也擴大了遼河南岸。 當時蘆屯火車站有個日本員警所, 管轄南滿鐵路租借地內的事務。 有一個員警叫姜巡捕, 此人對日本人忠心耿耿, 平時百般刁難百姓。 老百姓到火車站趕集買東西, 或者做其他小買賣, 一不順眼, 就被這個巡捕打罵。 有的被他帶到員警所, 皮鞭沾涼水抽打, 有的被灌辣椒水。 善良的百姓深受其害。

1932年春天, 遼河北的抗日聯軍的一名偵查員到蘆屯辦事,

正趕上蘆屯站唱大戲, 他目睹了日本鬼子和姜巡捕的種種惡行, 出面勸阻, 也遭到了日偽員警的侮辱、毒打。 偵查員回去後向聯軍領導如實彙報了所見所聞。 時隔不久, 從遼河北岸來了兩股抗日武裝, 一股從海上來, 一股從陸上來, 直奔火車站。 他們兵分三路, 一路佔據了火車站, 掐斷了電話線, 一路攻進員警所……

但是所內竟空無一人!

難道鬼子有所察覺?

抗聯戰士隨即兵分三路, 繼續搜索。 當搜查到一家油坊時, 在一個房裡有七個青年人, 一問, 原來都是蘆屯高小的學生。 這些學生都很害怕, 戰士們說, 我是來抓鬼子員警和姜巡捕的, 不幹你們事, 不用害怕, 千萬別上街。 聯軍對居民秋毫無犯, 當即鳴槍集合, 乘船從海上返回營口河北。

第二天, 瓦房店守備隊的鬼子開來了三輪摩托, 他們聽說聯軍向北撤去, 急忙駛向望海寨, 結果什麼也沒發現。

鬼子看到海上是聯軍的出沒場所, 是對他們極大的威脅, 為了更方便對付聯軍從海上進攻, 鬼子絞盡腦汁, 想出了一條毒計——修築海防道。 1935年春, 鬼子從蓋平縣的西套到鮁魚圈、仙人島一帶, 沿著海岸線修築了一條“戰備公路”, 全長40公里, 碎石路基, 沙土路面。 當時屯長通知各戶, 除老幼婦女外, 其餘人等全部參加修築。 強令老百姓有車出車, 無車出人。

1944年, 鬼子又在墩台山西側, 修建了一個鋼筋水泥結構的海防監視哨。

解放後, 這條路經過改建, 已經成為一條鄉村公路, 1991年, 經過鹽場村的一段, 改修成為柏油路,

與疏港路對接。

硝煙散盡, 今天的墩臺山已經沒有海防哨的痕跡, 一座漂亮的燈塔, 守望著平靜的海面。

歷史遠行, 記憶在心。

86年後的今天

營口2200人齊聚西炮臺遺址

開展紀念九一八主題活動

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偉大的抗戰精神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們在這裡發聲

“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

9點18分,

防空警報拉響,長鳴3分鐘,

警醒勿忘國恥,居安思危。

營口街道

鮁魚圈區實驗小學師生在操場上肅穆默哀

神井子小學主題班會

25中學國旗下的講話

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偉大的抗戰精神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們在這裡發聲

“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

9點18分,

防空警報拉響,長鳴3分鐘,

警醒勿忘國恥,居安思危。

營口街道

鮁魚圈區實驗小學師生在操場上肅穆默哀

神井子小學主題班會

25中學國旗下的講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