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一大酷刑,到如今卻成了人們追求的時尚,甚至經常花錢體驗

正所謂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世間萬物都會因你看他的角度不同而發生轉變, “此之蜜糖彼之砒霜”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就拿咱們古代來說, 有著各種各樣的刑罰, 有些看上去非常的奇葩, 因為他並不是為了要你的命, 而是為了從其他的角度去懲罰你, 今天要說的這種刑罰就是這樣一種相對溫和的刑罰, 但是覺得能夠讓人痛心疾首, 而現如今卻成了每個人都追逐的潮流。

中國封建王朝幾千年來創造了無數種殘酷的刑罰, 真是佩服他們, 人就這一條命, 他們來索命還能玩出那麼多花樣, 就以車裂來說, 簡直殘忍得無法直視, 血流滿地, 但也有像髡刑這種從精神上折磨人的刑罰。

在夏商周直至東漢時期, 髡刑都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刑罰, 他是通過將人的頭髮剃光來達到羞辱人的目的, 眾所周知, 咱們中國人強調“身體發發, 受之父母”的傳統觀念,

即便是一根頭髮那也是父母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就以三國時期的夏侯淳來說, 他的一隻眼被弓箭射瞎, 他二話不說拔出箭就將自己的眼珠子吞下, 便說出了那句名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能隨意棄之”, 足見他對自己身體器官之重視。

又有三國時期曹操率部隊行軍時馬匹踩壞了農田, 他就割下自己的頭髮來代替斬首之刑, 從而免去一死, 頭髮就能代替頭顱, 也足見古人對頭髮的重視程度之高。

再就說到這清朝, 滿人入關之後為了對漢人進行通知, 髡刑又再次流行起來, 因為清朝的時候老百姓們都必須紮辮子, 誰要是小辮子斷了, 就會被視為是對清政府的不滿, 斷了辮子那可就等於是斷了頭, 因為你將面對更嚴重的死刑。

到了咱們現代, 男的誰還紮辮子啊?當然也有一小部分追求潮流的人喜歡這個, 但畢竟是少數, 與之相反的, 將頭髮剃短, 或者是直接剃光, 或者是做出其他的造型是大部分人的選擇, 選擇一個怎樣的髮型成了咱們追逐時尚的一種方式, 再也不會有人因為被剃了頭髮而傷心苦惱, 反而, 有些人隔三差五就愛去捯飭捯飭自己的頭髮, 保持一個帥氣的髮型, 為此付更多的錢都是正常的。

古代那些受到髡刑的人一定羡慕死現代人了吧, 或許他們也早就煩透了自己頭頂那長長的頭髮只是迫於強權才選擇妥協, 你說是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