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時期最可惜的七大名將 從第七位開始就很可惜了!

東漢末年, 三國鼎立, 群雄爭霸, 戰亂紛紛, 硝煙四起。 在這段充滿生機, 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中, 上演著一幕幕政治軍事上文韜與武略的對抗;在這個世紀爭霸之中, 亦人才輩出, 成就霸業者有之, 但還有幾位令人惋惜。

TOP7.孟獲。 曾起兵反蜀漢, 被諸葛亮七擒七縱降服。 孟獲原本是三國南中一帶少數民族首領, 此人非常勇敢, 但用兵謀略卻不敢恭維, 與諸葛亮實力差距巨大, 還沒有自知之明。 第一次諸葛亮赦免了孟獲來換取蜀國南方的民心, 他居然還一而再再而三的攻打蜀軍, 最終被諸葛亮七擒七縱,

簡直是自取其辱。

TOP6.袁術。 漢司空袁逢之子, 袁紹從弟。 曾任漢河南尹、虎賁中郎將、前將軍。 在州不修法度, 為百姓之患。 後與兄長袁紹鬧矛盾, 北結幽州公孫瓚, 遭袁紹、曹操夾擊。 袁術抵擋不住, 率眾襲擊九江, 自封揚州刺史。 建安二年在壽春稱仲家皇帝。 當時皇帝安在,

最忌諱的就是諸侯稱霸皇帝, 且正值群雄逐鹿時期, 最終落得個死於非命。

TOP5.夏侯淵。 曹魏一代名將, 擅長奔襲作戰。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進軍至陽平關, 劉軍先示弱, 誘夏侯淵與張郃進擊, 在山谷裡紮營;然後半夜時放火燒毀對方鹿角, 再大舉進攻張郃部,

張郃部戰況失利, 夏侯淵分一半兵助戰。 而夏侯淵自己則親自去救火、修補鹿角, 被黃忠突襲殺死。 本來擅長進攻上的戰將, 卻打防守反擊, 導致漢中丟失。

TOP4.張飛。 三國時期蜀漢猛將, 對蜀漢貢獻極大。 劉備長阪坡敗退, 張飛率二十騎斷後, 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

于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于宕渠擊敗張郃。 張飛雖然勇猛、嫉惡如仇, 但生性魯莽、狂躁、驕橫, 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又愛鞭打部下, 慢待身邊最親近的人, 最終被部下范疆、張達暗殺。

TOP3.呂布。 東漢末年名將, 漢末群雄之一。

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 後與司徒王允合力誅殺董卓, 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 依附袁紹。 與曹操爭奪兗州失敗, 後來, 曹操再次征呂布, 而呂布有勇無謀, 並心胸狹隘多猜忌, 不聽陳宮之計, 且聽婦人之言, 最終被曹操俘虜, 貪生怕死的呂布向曹操乞求寬恕, 卻終被處死。 受萬人唾駡, 遺臭萬年。

TOP2.袁紹。東漢末年群雄之一,出身名門望族,三國時期前期勢力最強的諸侯。此後,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于建安四年擊敗了幽州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袁紹剛愎自用,拒絕沮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又拒絕了田豐的奪取許都,奉迎天子的計策,一次又一次的落後於曹操。

TOP1.曹爽。三國時期曹魏宗室、權臣,大司馬曹真之子。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宮中,謹慎、謙虛、持重。即任散騎侍郎,後轉任武衛將軍,齊王曹芳即位後,改封武安侯,與司馬懿各統精兵三千人,共執朝政。後聽親信計謀,削去司馬懿兵權,最終專權亂政,侵吞財產,胡作非為,倒行逆施,成為曹魏人人痛恨的權臣。西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曹爽在有皇帝在手,而且智囊大司農桓範逃出洛陽回合曹爽,力勸曹爽帶皇帝到許昌,以皇帝之名號召全國兵馬反擊司馬懿,曹爽兄弟始終猶豫未決,最終在司馬懿威逼利誘之下認罪投降,請皇帝罷免自己。不久,司馬懿查出曹爽等人意圖謀反之事,在朝議後曹爽被族三誅。斷送曹魏皇權。

TOP2.袁紹。東漢末年群雄之一,出身名門望族,三國時期前期勢力最強的諸侯。此後,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于建安四年擊敗了幽州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但袁紹剛愎自用,拒絕沮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又拒絕了田豐的奪取許都,奉迎天子的計策,一次又一次的落後於曹操。

TOP1.曹爽。三國時期曹魏宗室、權臣,大司馬曹真之子。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宮中,謹慎、謙虛、持重。即任散騎侍郎,後轉任武衛將軍,齊王曹芳即位後,改封武安侯,與司馬懿各統精兵三千人,共執朝政。後聽親信計謀,削去司馬懿兵權,最終專權亂政,侵吞財產,胡作非為,倒行逆施,成為曹魏人人痛恨的權臣。西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曹爽在有皇帝在手,而且智囊大司農桓範逃出洛陽回合曹爽,力勸曹爽帶皇帝到許昌,以皇帝之名號召全國兵馬反擊司馬懿,曹爽兄弟始終猶豫未決,最終在司馬懿威逼利誘之下認罪投降,請皇帝罷免自己。不久,司馬懿查出曹爽等人意圖謀反之事,在朝議後曹爽被族三誅。斷送曹魏皇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