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廣至死未封侯,那在漢代究竟怎樣才能封侯?侯爵又分幾級?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在古代, 封侯意味著擁有了能夠超越平民的身份, 對整個家族來說是值得彪炳的一份重大榮譽, 因此, 拜將封侯是士人的終極目標。

然而封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

李廣

“飛將軍”李廣一生征戰匈奴, 卻始終未封侯, 那麼在漢朝什麼樣的戰功才能封侯呢?

侯, 是爵位的一種。 爵位是古代一種授予貴族與高官的等級制度。

漢承秦制, 爵位也與秦朝相同。 爵位分二十級, 以二十為最高。

一級公士 二級上造

三級簪嫋 四級不更

五級大夫 六級官大夫

七級公大夫 八級公乘

九級五大夫 十級左庶長

十一級右庶長 十二級左更

十三級中更 十四級右更

十五級少上造 十六級大上造

十七級駟車庶長 十八級大庶長

十九級關內侯 二十級徹侯

在二十級爵位中, 自一級至四級是士卒。 自五級至九級位比大夫, 是軍吏。 自十級左庶長至十八級大庶長, 位比九卿, 是軍將。 而十九級、二十級才是侯爵。

西方視角下的漢帝國

在侯爵中, 關內侯和徹侯之間也有差別。 徹侯有封國, 而且是其封國內的最高統治者, 關內侯有封邑無封國, 其封邑在所屬縣的管轄下, 關內侯只能收其封邑的租稅, 在縣內沒有其他權力。 徹侯屬於貴族爵, 而關內侯屬於官爵。

徹侯在漢武帝時, 為避武帝劉徹名諱, 改稱列侯。

那到底多大的軍功才能位列侯爵呢?

1、斬殺與捕獲敵軍主帥者, 封侯。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項羽死後,

王翳取其頭, 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項羽身體的一部分, 於是五人皆封侯。

霸王別姬

2、將領或士兵通過衝鋒陷陣, 攻破敵陣, 封侯。

《漢書》中有記載:“樓船將軍以推鋒陷堅為將梁侯。 ”

3、斬殺敵數和本部兵馬損耗數要維持在一定的比例內,

才能封侯。

從漢武帝對衛青、霍去病的封授、益封詔書來看, 本部兵馬的損耗要維持在十分之三以內才能封侯。

西元前119年, 大將軍衛青漠北之戰, 雖然大破匈奴, 但敵我損失相當, “大將軍不得益封, 軍吏卒皆無封侯者”。

可見漢代封侯之難。

大漢衛霍

4、各領兵將領之間的配合與協調也是封侯的一個重要標準。

比如,公孫敖曾因沒有按期與霍去病匯合,失侯當斬,贖為庶人。

李廣為什麼沒有封侯?其實最大的原因便是——無尺寸之功。

李廣自文帝時以隴西良家子從軍,曆事文景武三帝,在幾十年的征戰史中,李廣雖然作戰勇猛,善於以寡敵眾,但勝績頗少,從來沒有立下大功,這才是其未能封侯的關鍵所在。

李廣的兒子李敢與左賢王部作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甚多,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

可見,並非漢武帝對李廣有偏見,而是李廣確實沒有與列侯相當的軍功。

列侯至東漢正式分為縣、鄉、亭侯三級,所以侯爵分四級,自高到低分別為:

縣侯

鄉侯

亭侯

關內侯

比如魏延,是縣侯。

魏延與諸葛亮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于陽谿,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諸葛亮是鄉侯

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

關羽

而關羽曾經的“漢壽亭侯”則是亭侯。

4、各領兵將領之間的配合與協調也是封侯的一個重要標準。

比如,公孫敖曾因沒有按期與霍去病匯合,失侯當斬,贖為庶人。

李廣為什麼沒有封侯?其實最大的原因便是——無尺寸之功。

李廣自文帝時以隴西良家子從軍,曆事文景武三帝,在幾十年的征戰史中,李廣雖然作戰勇猛,善於以寡敵眾,但勝績頗少,從來沒有立下大功,這才是其未能封侯的關鍵所在。

李廣的兒子李敢與左賢王部作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甚多,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

可見,並非漢武帝對李廣有偏見,而是李廣確實沒有與列侯相當的軍功。

列侯至東漢正式分為縣、鄉、亭侯三級,所以侯爵分四級,自高到低分別為:

縣侯

鄉侯

亭侯

關內侯

比如魏延,是縣侯。

魏延與諸葛亮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于陽谿,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諸葛亮是鄉侯

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

關羽

而關羽曾經的“漢壽亭侯”則是亭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