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坐飛機也能玩手機了!會影響飛行安全嗎?

劃重點:

中國民航局宣佈將解封飛機上使用手機的禁令。

飛機上用手機對飛行安全的威脅概率極小。

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解除禁令多年。

具體取決於每家航空公司評估申請, 最快有望明年上半年實現。

“飛機上能用手機了!” 最近, 這條消息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最近, 中國民航局解封了飛機上使用手機的禁令, 允許航空公司對可擕式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 並制定相應的管理和使用政策。

飛機上究竟能不能使用手機?這個話題長期以來飽受爭議, 不少人對這項禁令的合理性表示懷疑。 飛機上用手機真的影響飛行安全嗎?為什麼國外有地區早就解禁, 國內現在才放開?本期新聞課為你解開疑惑。

“手機禁令”最早為保護通訊基站

飛機上對手機使用的禁令最早始於1991年, 由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出臺規定。 實施這項規定的原因並非保護飛行安全,

而是為了保護地面的手機通訊基站系統正常運行。

通訊基站

當你使用手機時, 在不同的區域, 會有不同的通訊基站為你服務。 當你從一個區域移動到另一個區域時, 就需要切換到新的基站, 這個切換的過程需要佔用大量計算和資料資源。


當你在飛機上使用手機時, 由於飛行速度很快, 過區切換會非常頻繁, 從而就會加重基站的工作負擔。 因此, 當時的法律規定, 不但在飛機上, 在熱氣球和飛艇上都禁止使用手機。

隨著通訊技術的進步, 頻繁切換基站不再對通訊網路產生負擔。

如今我們坐在飛馳的高鐵上就能正常使用手機。

“開機威脅飛行安全”暫無實證

20世紀60年代, 美國一架飛機因受到收音機干擾, 偏離了正常航線。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立即展開調查, 發現頻率調製(FM)的無線接收機能對飛機的導航系統(如VHF Omni Range等)造成干擾。 包括收音機、助聽器、電子詞典在內的便攜電子設備開始被列入航空禁用範圍。

20世紀八九十年代, 手機產品逐漸興起, 雖然與飛機並不是同頻段的通訊信號, 但在飛行中仍然被全程禁用。 與此同時, 針對“手機信號是否會影響飛行安全”的研究也在不斷進行中。

電影《泰囧》劇照

2001年, NASA實驗所研究發現, 當出現與飛機元件工作頻率相同的雜波時, 會對飛行系統造成干擾, 但是這種信號干擾的影響概率極小。 截至目前, 並沒有實證能支撐“手機威脅飛行安全”這一說法。

而民用航空需要絕對的安全, 在無線電導航頻段內, 不允許有任何的干擾。 也正是因此, 手機自誕生以來, 就被長期列入航空禁用範圍。

不過, 隨著“手機對航空通訊無害論”的證實, 多個國家和地區已開放飛機上使用電子設備的禁令。

為何國內民航對手機的限制比境外嚴?

2013年10月31日,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基於大量研究後宣佈,乘客可以在航班中開啟飛行模式使用iPhone和iPad等個人設備。

1991年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禁止使用手機到2013年擴大對PED的使用,整整經歷了22年。從90年代開始,波音就開始對飛行員報告的飛行事故進行試驗,投入數億美元。

反觀我國民用航空業的研究水準、技術和對航空安全的認識水準,都與歐美研究機構、製造商和局方差距較大,且這些方面的提高需要時間積累。另外,我國民航條例的制定主要參考了美國聯邦航空局的管理條例,但法規內容更新慢,不全面,滯後於環境。

從美國解禁飛行中手機的使用到現在已經4年了,這4年裡國內也需要觀察美國解禁後的執行情況,確認沒有明顯事故後才考慮放寬禁令。

飛機上使用手機仍會有很多限制條件

雖然手機禁令放開,但乘客想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仍然會有很多限制條件。

在美國,乘客可在飛行途中使用除“語音通話”以外的其他手機功能。新加坡規定,飛行途中乘客可在“飛行模式”下使用手機。俄羅斯規定,在飛行途中使用手機時應關閉“資料交換”功能。

國內一名航空業內人士透露,手機禁令放開後,電信運營商的網路並不能直接進入民航客機裡,高空搜不到運營商信號,也不允許收,因為功率太大了,會有影響。因此,飛機需要通過衛星天線去聯接地面互聯網,然後為乘客提供機載wifi。

最快明年能在飛機上用手機

此次修訂的民航新規,將於2017年10月起實施,但並不等於到10月份坐飛機就能立即使用。

新規只是政府把權利下放給了航空公司而已,具體能否在飛機上使用手機,取決於航空公司。需由每家航空公司來評估並向民航局提交申請,得到批准後才可以放開。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樂觀估計,明年上半年乘客有望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出品:浙江省科協、《新聞課》

頭條號:NewsClass

統籌:高振宇 作者:費潔、高振宇

多個國家和地區已開放飛機上使用電子設備的禁令。

為何國內民航對手機的限制比境外嚴?

2013年10月31日,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基於大量研究後宣佈,乘客可以在航班中開啟飛行模式使用iPhone和iPad等個人設備。

1991年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禁止使用手機到2013年擴大對PED的使用,整整經歷了22年。從90年代開始,波音就開始對飛行員報告的飛行事故進行試驗,投入數億美元。

反觀我國民用航空業的研究水準、技術和對航空安全的認識水準,都與歐美研究機構、製造商和局方差距較大,且這些方面的提高需要時間積累。另外,我國民航條例的制定主要參考了美國聯邦航空局的管理條例,但法規內容更新慢,不全面,滯後於環境。

從美國解禁飛行中手機的使用到現在已經4年了,這4年裡國內也需要觀察美國解禁後的執行情況,確認沒有明顯事故後才考慮放寬禁令。

飛機上使用手機仍會有很多限制條件

雖然手機禁令放開,但乘客想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仍然會有很多限制條件。

在美國,乘客可在飛行途中使用除“語音通話”以外的其他手機功能。新加坡規定,飛行途中乘客可在“飛行模式”下使用手機。俄羅斯規定,在飛行途中使用手機時應關閉“資料交換”功能。

國內一名航空業內人士透露,手機禁令放開後,電信運營商的網路並不能直接進入民航客機裡,高空搜不到運營商信號,也不允許收,因為功率太大了,會有影響。因此,飛機需要通過衛星天線去聯接地面互聯網,然後為乘客提供機載wifi。

最快明年能在飛機上用手機

此次修訂的民航新規,將於2017年10月起實施,但並不等於到10月份坐飛機就能立即使用。

新規只是政府把權利下放給了航空公司而已,具體能否在飛機上使用手機,取決於航空公司。需由每家航空公司來評估並向民航局提交申請,得到批准後才可以放開。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樂觀估計,明年上半年乘客有望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出品:浙江省科協、《新聞課》

頭條號:NewsClass

統籌:高振宇 作者:費潔、高振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