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人文虞山·墨井清泉

作者: 掌孝恩


餘秋雨在他的散文《都江堰》裡說:“一個兩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 沒有成為西風殘照下的廢墟, 沒有成為考古學家們的難題,

而是直到今天還在一直執掌著億萬人的生計, 這樣的奇事你相信嗎?……它就是都江堰”。

我的提問是, 一口兩千多年前的古井, 沒有枯萎落寞, 沒有從尋常陌巷的視線中消失, 而是直到今天還在維繫著後人的生活, 這樣的事實你覺得可能嗎?它確實存在, 它就是“言子井”, 又稱“聖井”或“墨井”, 我很喜歡“墨井”這個名字。 

這是一個從內外看起來並沒有特別之處的水井, 但如果把它放在特定的年代再和特定的人物聯繫在一起, 一定會讓你驚奇不已!哪裡會想到從井裡流淌出來的卻是中國江南文明與文化的健旺精彩?

都江堰確實是個了不起的浩大工程, 承擔這個工程的李冰父子也聲名顯赫。 從承載的歷史功績上看,

一口放置於市井人家灶台邊的普通泉井確實無法跟造福天府之國的浩瀚工程相比。 但是, 作為同樣從古代歷史上走出來的老祖宗, 他們自身對中華文明與文化的卓遠貢獻, 那是不能拿都江堰和墨井兩件實物簡單對照一下就可以初下結論的。

我想說的是, 任何一個物件, 在中國人的心中都會容易滋生一種心理啟示:墨井的重要, 不僅是它鮮活地存在了2000多年, 而且是它津潤了2000多年的吳地燦爛文明, 更是它哺育了2000多年吳地文化的獨領風騷。

李冰作為戰國時期的蜀國太守, 創造了人間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 使得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 而生長在墨井邊的一介平民書生言偃, 他從“荊蠻”之地的虞山出走求學南歸,

開創的卻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發揚光大。

李冰從一個從政官員變成了水利專家, 他對中華文明的卓越的貢獻在於水利建造, 這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呈現, 造福千秋萬代。 言偃從一個學生變成了儒學專家, 他對中華文明的傑出貢獻在於儒傳江南, 惠及江山社稷, 這是一個意識形態領域的精神造化。 他們都是各自時代當之無愧的博文翹楚, 查看他們的出生年代, 李冰是戰國, 言偃是春秋, 前者比後者相差200多年。

因為知道墨井及主人的歷史厚重, 我特意選擇了一個晴朗的天氣去看它。 言子故居牆面上的兩塊小碑清晰的記載著言子和墨井的身世:言偃, 字子遊, 春秋時期吳地常熟人。 孔子七十二聖賢中唯一的南方學子,

中國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又稱言子;墨井, 言子生前所居之處的一口井, 如今依然清澈如冽。


這真是一個看起來極不起眼的井眼, 井口不足半米, 井欄以湖石砌成, 井邊立一塊山石, 上刻隸書“墨井”, 連落款也沒有。

看墨井不只是光看它2000多年的靜體,

而是要看活了它2000多年來的清泉流動。 再小的物體也會給後人留下念想, 再不起眼的東西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歎息。 就是在這條巷弄裡喝著墨井水長大的言偃, 從這裡從容地走出, 一直向北尋找孔子拜師學藝, 後來學而有成成了“孔子十哲之一”。 孔子稱讚他:“吾門有偃, 吾道其南。 ”

言偃出生在動盪的春秋混戰時期, 那時的吳國連年征戰楚國、越國都取得了勝利, 但是國王闔閭在一次伐越中意外斃命, 他的兒子夫差繼為吳王。 夫差為了復仇和稱霸, 在吳國大地上到處點燃戰火, 虞山當時就是他屯兵練武的重地。

言偃與夫差同屬一個時代的人, 他親眼目睹了國與國之間的爾虞我詐、挽弓抽劍和人笑馬嘶。 這樣的局面什麼時候能結束?

在巨大的政治亂世中,最悲慘的是百姓,最糾結的是有志青年。言偃思考著另外一種解救蒼生大地的策略,希冀能開闢出一條國泰民安的治國之路。他深信,一切軍事上的生死搏殺都是負面的,只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力量才能真正救國、富國、強國。為此,他毅然背起行囊踏上尋求興國求知的征途。

對比看來,言偃要比夫差英明的多,理智的多,高節的多。無論如何,我敬佩言偃的高屋建瓴和高瞻遠矚。

言偃知道,魯國有個著名的聖人孔子,他周知禮制,知識淵博,授受了不少弟子。但魯國處在家鄉遙遠的北方,他一個南方青年能否經受得住這個未知的考驗?最終,他給自己確定了北國求學的行動。於是,22歲那年言偃整裝出發了。

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對於蠻夷之地並不歧視。他眼見言偃這個文靜青年,竟從吳地千里迢迢拜師於自己,喜出望外,正式收下這位入室弟子。

現在我們遠遠地看過來,這是中國文化史上開天闢地的一次歷史性接納,這次拜師,使得言偃成為孔子3000多學子中唯一一個南方學生。他們師生結拜造就的結果,是中國儒家文化與思想得以在中國江南大地上廣泛傳播並最終形成獨成一派中國吳文化的淵源。這一年,孔子67歲,言偃22歲。

言偃拜師孔子的年代歲月,正是孔子飽受列國質疑和疲憊不堪的後期。言偃十分用功刻苦、善於思考、聯繫實際,深得頹廢中的孔子喜歡和器重。就連比他年長的同門學友們都紛紛稱讚言偃。例如,《劄記檀弓上》記載曾子親口認為不如言偃:我過矣,我過矣,夫夫是也。


言偃還得到了一個魯國武城宰的官職(今山東費縣)。雖然只是個地方官職,但畢竟可以把從師學來的東西付之于治國實踐了。一次,孔子來到武城,聽到處處都有弦歌之聲。於是問言偃:“治理這麼個地方,還用得著小題大做,以樂禮來教育嗎?”言偃說:“以前老師曾教導我,做官的學習了就會有仁愛之心,老百姓學習了就容易聽指揮、聽使喚,教育總是有用的啊!”孔子對他的回答非常認可,深為讚賞。

又一次,言偃向孔子求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現在大家所說的孝,只是指能夠用飲食養活父母。這就像狗和馬,都是被大家所供養的。如果少了尊敬,那麼用什麼來區別能養與孝呢?

言偃對於孝的追問,讓我不禁深感體會:孝絕不是一種口頭上說說而已,也不是金錢和實物能夠隨便替代的,它應是比實物供養更為崇高的精神層面,這個層面一定是發自內心的、由衷的真摯情感,缺少了真摯的情感,只能讓人神情落寞。

言偃一次次地問禮和求教,均有滿足和欣喜,而之後又總是期待更多知識的積累。正是這種期待與孜孜不倦,使他的求學之路越走越寬。因此,我們需要繼續排列他的學有所成。

言偃善於發現和大膽使用人才。武城有個叫澹(dan)台滅明的人,是言偃的同門師弟,長得比較醜,連孔子也不待見他。有一次,孔子問言偃在工作中是否發現好的人才,言偃回答說:“澹台滅明是個難得的人才。”孔子很是吃驚就進一步問為什麼?言偃又回答說:“他辦事不抄小路,不貪便取巧。他不拉關係,不是公事,他從來不找我套近乎”。對此,孔子對言偃又增添了一份讚賞。

言偃不同于其他學友的地方,就在於他遇事傾向於宏觀處事、妥善安排,實事求是、不走極端,也從不輕易忽視利益的細節。難怪宋代大家朱熹評價他是:“高簡、虛曠、不屑細務底人。”“簡易人,于節文有未至處”。

我在梳理他學習課程內容時驚訝地發現,他實在是學完了中國古人講究的“禮、樂、射、禦、書、數”六藝,其實是對孔子思想與學術的全面繼承與發展。

在我看來,言偃背井離鄉遠赴北國苦苦求學,這是中華先賢孜孜不倦精神的偉大彰顯。他的一舉一動,他的一言一行,他的不厭其煩,他的不恥下問,必將造就中華文明與文化的大器之成。

孔子去世後,子游和仲弓、子夏等主動承擔起了整理老師文獻的重任,最後終於完成了合集,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論語》。

《論語》的出臺,集中展示了中華古文明和古文化的精髓,它是孔子哲學思想、政治主張、教育理論和品德修養的集成經典。雖然2000多年過去了,但其中的思想、理論、觀點至今還哺育著當代中華,我想,以後也必將熠熠生輝、光芒萬代。

作為孔子得意門生的言偃,最讓後人推崇的就是在《禮記.禮運》中闡發並傳承發展孔子的“小康”、“大同”思想。言偃認識到,中國社會已經從“天下為公”的時代轉變到“家天下”的時代,雖然那種“大同”社會的美好生活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但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小康”之治還是能夠實現的,這就是他建立禮治社會的思想基礎。

言偃到了古稀之年。在這期間,除了老師孔子的死對他打擊很大之外,還發生了兩件事情,又深深地刺激著他。

一件事是他的國家吳王夫差最終被越國打敗,一夜之間吳國變成了越國;另一件事是他的兒子言思去世了,只有40歲。

這確實刺痛了他的神經。在風塵僕僕的奔波中,他突然想到應該換一種精神去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念和行為方向,他想到遠在南方的那片故土,想到了家鄉庭院裡那口滋潤他長大的墨井。


一個傑出的思想家、理論家不只是簡單獲取思想和知識,現實和社會更為迫切需要的是將他的知識和文化廣泛地傳導給野蠻和落後的地方,這一點,言偃非常清楚自己該做什麼。

於是,61歲那年言偃返回了家鄉。這時的吳地剛剛經歷過血雨腥風的大洗禮,禮制、禮儀、德行、規範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國家千瘡百孔,國已不國。在這種整體氛圍下,言偃需要用他從先進國度學習到的治國理念來教化國人。那就是要廣泛傳授“禮治”、“樂教”和“德治”,把孔門儒學的光輝和魅力傳播到中華江南大地。

他的這種選擇,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儒家思想的傳播者、中國南方文化受益于中原文化的創始者。

言偃迫不及待地開始遊學了,他每到一地都會受到熱烈的歡迎和接待,參加的人也很多。在青溪(今上海奉賢),因教化民風,百姓受益,以致出現了“凡有子弟者,無不令其讀書”的盛況。後來青溪改名為奉賢,是取“奉”言偃為“聖賢”之意。

在宜興講學時,他寓教於樂,讓弟子演奏古代樂曲《韶》,優雅優美的旋律回蕩在上空,大家樂不思蜀,流連忘返。後來老百姓乾脆把講學的村莊改名為“韶巷”。

言偃南歸教學,極大地豐富了吳地的文化學養、人才培育和民俗民風。他對中華教育與文化的貢獻,使他篤信的儒家思想在更為廣闊的華夏大地上光芒四射。他對後人最大的感召力,是一種無比高尚和寬闊的人文情懷—儒雅、厚道、辛勞、包容、安逸、無私。他以自己的行動,獲取了數千年的魅力無窮。

一個知識淵博、學有所成的學者,他的最珍貴之處並不在乎他掌握了多少學問,難貴之處是能夠把他的知識授受給貴族大夫、黎民百姓,開啟國人崇文、尚德千年不絕的良好風氣。 

然而,有始總是有終,墨井裡的清泉有點淒涼。言偃回到吳地只有兩年,就去世了。

他不會擔心什麼,因為他知道,他家裡的那口深井不會乾枯,涓涓清水一直會流淌下去。而對於他,他早已明白已經把自己轉換為另一種強大的生命形式—家鄉讀書之聲蔚然成風……

高樓林立的城市延展到虞山腳下,竟突然放緩了腳步,沒有了熱鬧喧嘩,也沒有狂躁浮華,只有那松柏翠綠的虞山安祥地矗立在那裡。言子墓就在虞山上,做西朝東,居高臨下,氣勢宏狀。

每次在虞山腳下,我總是喜歡先在言子墓道徘徊一會兒。光看它的規模和氣勢,就能令人駐足仰望。而每當看到寬大門庭上方“言子墓道”四個大字時,又會忍不住再次拾階而上。第二道門庭上方雋刻“道啟東南”四個大字,是為乾隆皇帝南巡時欽賜;第三道門庭為“南方夫子”。墓道上方的禦書亭內有康熙皇帝欽賜的“文開吳會”的匾額。

言子的家就在虞山的腳下,粗略目測一下直線距離2000多米。虞山是座青山綠水總相宜的山脈,每到雨季,從山上自上而下流淌下來的雨水彙集到山下的河溪和土壤,這些清水又會滲入地下變成清泉,直徑流淌到山下的各家各戶。

終於又想起那口墨井了。

它用清澈見底的泉水滋養了言偃,始終保持著默默無聞的情表,夾帶著清爽、裹挾著甘甜,融合著雅韻,無私無畏。我一見到墨井就會情不自禁地釋放出潛藏在心底的臆想:把習禮踐行,惠民德教瞬間積聚在這口墨井之中。

我還想,2000多年前的一口古井至今還會讓後人感到甜蜜,這裡面肯定隱藏著中華文脈的一支秘密。

看上去這口墨井的清泉是無味無色的,但實際上卻變得有情有義,恩重如山。言偃學有所成返回虞山開啟江南文化,清泉領悟了主人的理想與抱負,一直持久和深遠地孕育著江南文脈,這種相依相融最終贏得虞山“文學之鄉”的熠熠生輝和生生不息。

言偃和墨井都是中華文明與文化的高貴象徵!感謝言偃的“文開吳會”、“道啟東南”。感謝墨井的源源流淌、滋潤哺育。


檢驗一種人文精神的流淌,最終結果是看它對民間社會的滲透程度。讓我們再歷數一下上千載以來,在言偃播種的文化種子下,結出的薈萃人文和濟濟人才的累累碩果吧:

自唐以來至清,虞山腳下誕生過8名狀元、榜眼4名、探花5名,進士達486名。

張旭(唐書法家)、黃公望(元畫家)、嚴天池(明古琴家)、錢謙益(明文學家、詩人)、瞿式耜(明詩人)、瞿紹基(清藏書家)、翁咸封(清教育家)、王石谷(清畫家)、吳曆(清畫家)、翁同龢(清書法家、藏書家)、曾朴(民國小說家)……都曾享受過墨井清泉的潤澤。

這樣的局面什麼時候能結束?

在巨大的政治亂世中,最悲慘的是百姓,最糾結的是有志青年。言偃思考著另外一種解救蒼生大地的策略,希冀能開闢出一條國泰民安的治國之路。他深信,一切軍事上的生死搏殺都是負面的,只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力量才能真正救國、富國、強國。為此,他毅然背起行囊踏上尋求興國求知的征途。

對比看來,言偃要比夫差英明的多,理智的多,高節的多。無論如何,我敬佩言偃的高屋建瓴和高瞻遠矚。

言偃知道,魯國有個著名的聖人孔子,他周知禮制,知識淵博,授受了不少弟子。但魯國處在家鄉遙遠的北方,他一個南方青年能否經受得住這個未知的考驗?最終,他給自己確定了北國求學的行動。於是,22歲那年言偃整裝出發了。

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對於蠻夷之地並不歧視。他眼見言偃這個文靜青年,竟從吳地千里迢迢拜師於自己,喜出望外,正式收下這位入室弟子。

現在我們遠遠地看過來,這是中國文化史上開天闢地的一次歷史性接納,這次拜師,使得言偃成為孔子3000多學子中唯一一個南方學生。他們師生結拜造就的結果,是中國儒家文化與思想得以在中國江南大地上廣泛傳播並最終形成獨成一派中國吳文化的淵源。這一年,孔子67歲,言偃22歲。

言偃拜師孔子的年代歲月,正是孔子飽受列國質疑和疲憊不堪的後期。言偃十分用功刻苦、善於思考、聯繫實際,深得頹廢中的孔子喜歡和器重。就連比他年長的同門學友們都紛紛稱讚言偃。例如,《劄記檀弓上》記載曾子親口認為不如言偃:我過矣,我過矣,夫夫是也。


言偃還得到了一個魯國武城宰的官職(今山東費縣)。雖然只是個地方官職,但畢竟可以把從師學來的東西付之于治國實踐了。一次,孔子來到武城,聽到處處都有弦歌之聲。於是問言偃:“治理這麼個地方,還用得著小題大做,以樂禮來教育嗎?”言偃說:“以前老師曾教導我,做官的學習了就會有仁愛之心,老百姓學習了就容易聽指揮、聽使喚,教育總是有用的啊!”孔子對他的回答非常認可,深為讚賞。

又一次,言偃向孔子求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現在大家所說的孝,只是指能夠用飲食養活父母。這就像狗和馬,都是被大家所供養的。如果少了尊敬,那麼用什麼來區別能養與孝呢?

言偃對於孝的追問,讓我不禁深感體會:孝絕不是一種口頭上說說而已,也不是金錢和實物能夠隨便替代的,它應是比實物供養更為崇高的精神層面,這個層面一定是發自內心的、由衷的真摯情感,缺少了真摯的情感,只能讓人神情落寞。

言偃一次次地問禮和求教,均有滿足和欣喜,而之後又總是期待更多知識的積累。正是這種期待與孜孜不倦,使他的求學之路越走越寬。因此,我們需要繼續排列他的學有所成。

言偃善於發現和大膽使用人才。武城有個叫澹(dan)台滅明的人,是言偃的同門師弟,長得比較醜,連孔子也不待見他。有一次,孔子問言偃在工作中是否發現好的人才,言偃回答說:“澹台滅明是個難得的人才。”孔子很是吃驚就進一步問為什麼?言偃又回答說:“他辦事不抄小路,不貪便取巧。他不拉關係,不是公事,他從來不找我套近乎”。對此,孔子對言偃又增添了一份讚賞。

言偃不同于其他學友的地方,就在於他遇事傾向於宏觀處事、妥善安排,實事求是、不走極端,也從不輕易忽視利益的細節。難怪宋代大家朱熹評價他是:“高簡、虛曠、不屑細務底人。”“簡易人,于節文有未至處”。

我在梳理他學習課程內容時驚訝地發現,他實在是學完了中國古人講究的“禮、樂、射、禦、書、數”六藝,其實是對孔子思想與學術的全面繼承與發展。

在我看來,言偃背井離鄉遠赴北國苦苦求學,這是中華先賢孜孜不倦精神的偉大彰顯。他的一舉一動,他的一言一行,他的不厭其煩,他的不恥下問,必將造就中華文明與文化的大器之成。

孔子去世後,子游和仲弓、子夏等主動承擔起了整理老師文獻的重任,最後終於完成了合集,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論語》。

《論語》的出臺,集中展示了中華古文明和古文化的精髓,它是孔子哲學思想、政治主張、教育理論和品德修養的集成經典。雖然2000多年過去了,但其中的思想、理論、觀點至今還哺育著當代中華,我想,以後也必將熠熠生輝、光芒萬代。

作為孔子得意門生的言偃,最讓後人推崇的就是在《禮記.禮運》中闡發並傳承發展孔子的“小康”、“大同”思想。言偃認識到,中國社會已經從“天下為公”的時代轉變到“家天下”的時代,雖然那種“大同”社會的美好生活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但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小康”之治還是能夠實現的,這就是他建立禮治社會的思想基礎。

言偃到了古稀之年。在這期間,除了老師孔子的死對他打擊很大之外,還發生了兩件事情,又深深地刺激著他。

一件事是他的國家吳王夫差最終被越國打敗,一夜之間吳國變成了越國;另一件事是他的兒子言思去世了,只有40歲。

這確實刺痛了他的神經。在風塵僕僕的奔波中,他突然想到應該換一種精神去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念和行為方向,他想到遠在南方的那片故土,想到了家鄉庭院裡那口滋潤他長大的墨井。


一個傑出的思想家、理論家不只是簡單獲取思想和知識,現實和社會更為迫切需要的是將他的知識和文化廣泛地傳導給野蠻和落後的地方,這一點,言偃非常清楚自己該做什麼。

於是,61歲那年言偃返回了家鄉。這時的吳地剛剛經歷過血雨腥風的大洗禮,禮制、禮儀、德行、規範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國家千瘡百孔,國已不國。在這種整體氛圍下,言偃需要用他從先進國度學習到的治國理念來教化國人。那就是要廣泛傳授“禮治”、“樂教”和“德治”,把孔門儒學的光輝和魅力傳播到中華江南大地。

他的這種選擇,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儒家思想的傳播者、中國南方文化受益于中原文化的創始者。

言偃迫不及待地開始遊學了,他每到一地都會受到熱烈的歡迎和接待,參加的人也很多。在青溪(今上海奉賢),因教化民風,百姓受益,以致出現了“凡有子弟者,無不令其讀書”的盛況。後來青溪改名為奉賢,是取“奉”言偃為“聖賢”之意。

在宜興講學時,他寓教於樂,讓弟子演奏古代樂曲《韶》,優雅優美的旋律回蕩在上空,大家樂不思蜀,流連忘返。後來老百姓乾脆把講學的村莊改名為“韶巷”。

言偃南歸教學,極大地豐富了吳地的文化學養、人才培育和民俗民風。他對中華教育與文化的貢獻,使他篤信的儒家思想在更為廣闊的華夏大地上光芒四射。他對後人最大的感召力,是一種無比高尚和寬闊的人文情懷—儒雅、厚道、辛勞、包容、安逸、無私。他以自己的行動,獲取了數千年的魅力無窮。

一個知識淵博、學有所成的學者,他的最珍貴之處並不在乎他掌握了多少學問,難貴之處是能夠把他的知識授受給貴族大夫、黎民百姓,開啟國人崇文、尚德千年不絕的良好風氣。 

然而,有始總是有終,墨井裡的清泉有點淒涼。言偃回到吳地只有兩年,就去世了。

他不會擔心什麼,因為他知道,他家裡的那口深井不會乾枯,涓涓清水一直會流淌下去。而對於他,他早已明白已經把自己轉換為另一種強大的生命形式—家鄉讀書之聲蔚然成風……

高樓林立的城市延展到虞山腳下,竟突然放緩了腳步,沒有了熱鬧喧嘩,也沒有狂躁浮華,只有那松柏翠綠的虞山安祥地矗立在那裡。言子墓就在虞山上,做西朝東,居高臨下,氣勢宏狀。

每次在虞山腳下,我總是喜歡先在言子墓道徘徊一會兒。光看它的規模和氣勢,就能令人駐足仰望。而每當看到寬大門庭上方“言子墓道”四個大字時,又會忍不住再次拾階而上。第二道門庭上方雋刻“道啟東南”四個大字,是為乾隆皇帝南巡時欽賜;第三道門庭為“南方夫子”。墓道上方的禦書亭內有康熙皇帝欽賜的“文開吳會”的匾額。

言子的家就在虞山的腳下,粗略目測一下直線距離2000多米。虞山是座青山綠水總相宜的山脈,每到雨季,從山上自上而下流淌下來的雨水彙集到山下的河溪和土壤,這些清水又會滲入地下變成清泉,直徑流淌到山下的各家各戶。

終於又想起那口墨井了。

它用清澈見底的泉水滋養了言偃,始終保持著默默無聞的情表,夾帶著清爽、裹挾著甘甜,融合著雅韻,無私無畏。我一見到墨井就會情不自禁地釋放出潛藏在心底的臆想:把習禮踐行,惠民德教瞬間積聚在這口墨井之中。

我還想,2000多年前的一口古井至今還會讓後人感到甜蜜,這裡面肯定隱藏著中華文脈的一支秘密。

看上去這口墨井的清泉是無味無色的,但實際上卻變得有情有義,恩重如山。言偃學有所成返回虞山開啟江南文化,清泉領悟了主人的理想與抱負,一直持久和深遠地孕育著江南文脈,這種相依相融最終贏得虞山“文學之鄉”的熠熠生輝和生生不息。

言偃和墨井都是中華文明與文化的高貴象徵!感謝言偃的“文開吳會”、“道啟東南”。感謝墨井的源源流淌、滋潤哺育。


檢驗一種人文精神的流淌,最終結果是看它對民間社會的滲透程度。讓我們再歷數一下上千載以來,在言偃播種的文化種子下,結出的薈萃人文和濟濟人才的累累碩果吧:

自唐以來至清,虞山腳下誕生過8名狀元、榜眼4名、探花5名,進士達486名。

張旭(唐書法家)、黃公望(元畫家)、嚴天池(明古琴家)、錢謙益(明文學家、詩人)、瞿式耜(明詩人)、瞿紹基(清藏書家)、翁咸封(清教育家)、王石谷(清畫家)、吳曆(清畫家)、翁同龢(清書法家、藏書家)、曾朴(民國小說家)……都曾享受過墨井清泉的潤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