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的夫人新中國國首任衛生部長李德全發醫師證書

醫師, 是指受過高等醫學教育或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經國家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醫務衛生人員。

醫師:

紅十字標識

〖medical official〗∶古代執掌醫務的官

醫師,掌醫之政令。 ——《周禮·天官》

〖qualified doctor〗∶受過高等醫學教育或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經國家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醫務衛生人員

今指受過高等醫學教育或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經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醫務衛生人員。 漢 應劭《風俗通·窮通·司徒中山祝恬》:“諸生曰:‘今君所苦沉結, 困無醫師, 聞 汲 令好事, 欲往語之。 ’” 宋梅堯臣《聞刁景純侍女瘧已》詩:“醫師尤飲食, 冷滑滯在脾。 ”

李德全(1896-1972), 女。 河北通縣草房村(今屬北京朝陽區)人, 1911年進北京貝滿女子中學讀書, 1915年考入北京私立協和女子大學。 1919年積極參加五四愛國運動, 曾被選為協和女子大學學生會會長。 同年8月大學畢業, 後, 任北京貝滿女中教師。 1922年1月擔任北京基督教女青年會學生部幹事。 1924年2月與馮玉祥結婚。 1949年3月出席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當選為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副主席, 同時任北京師範大學保育系教授兼系主任。 同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被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 10月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部長。1950年8月任中國紅十字總會會長。1952年6月當選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後改為中央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席。1953年2月被增選為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她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5年1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72年4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47年,馮玉祥、李德全(右一)與馮理達在美國

李德全,新中國第一任衛生部長,為我國的衛生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她也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婦女運動的先驅,一生為祖國統一、人民幸福努力工作、無私奉獻,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懷念。

李德全是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夫人,也是他並肩作戰的革命戰友。馮先生回應北伐發動“首都革命”,組織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反對蔣介石賣國獨裁等許多進步言行無不凝聚著她的心血。作為丈夫的使節,她不懼生死,出色地完成了無數艱巨而複雜的使命。

抗戰勝利後,她組織中國婦女聯誼會,為在中國實現民主和平及婦女解放運動始終毫不畏懼地戰鬥在第一線。1946年9月,在紐約召開的世界婦女大會上,她用英語憤怒控訴蔣介石堅持內戰反對和平的倒行逆施,宣傳共產黨的正確主張,她的提案得到了各國婦女代表的支持,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反內戰、爭民主的信心。會後,鄧穎超同志和許多群眾團體讚揚她“為我中華姊妹爭一口氣,為我國爭公道正義”。

1948年夏天,李德全和馮玉祥為了儘快投身于祖國的解放鬥爭,從美國乘船取道蘇聯回國,不幸途中輪船突然失火,馮將軍和他們的一個愛女罹難。李德全強忍巨大創痛,以國事為重,自己傷勢稍愈便毅然回國,投入人民解放鬥爭。

新中國成立後,李德全被任命為衛生部部長,23年來一貫克己奉公,任勞任怨,甘做人民的“老公僕”。她不恥下問,虛心學習,以身作則,帶頭貫徹執行党的衛生工作與群眾相結合的政策。她很關心計劃生育,贊同馬寅初的人口理論,特別關心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事業,她強調婦幼衛生工作必須依靠婦聯組織,深入發動群眾。她組織衛生部門和婦聯互相配合,使改造舊產婆、推廣新法接生、降低嬰兒死亡率、保護婦女兒童健康及建立發展托兒所等項工作,在建國後短短幾年內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她歷任全國婦聯三屆副主席,雖是兼職卻很盡職,把衛生工作和婦女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為人民衛生事業和婦女解放事業嘔心瀝血。

李德全在肩負重任、繁忙工作的同時,還參加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1952年,她代表中國紅十字會,領導中國各界人民組織的“美帝國主義細菌戰罪行調查團”,和各國權威人士組織的國際科學委員會,對美國政府使用細菌武器屠殺中國和朝鮮人民的罪行進行科學調查並給予有力揭露和嚴正譴責。在第十八、十九兩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她反對製造“兩個中國”。作為新中國第一個派往日本的使團代表,她不顧少數反動分子的挑釁,為開拓中日友好作出了貢獻。

10月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部長。1950年8月任中國紅十字總會會長。1952年6月當選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後改為中央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席。1953年2月被增選為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她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5年1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72年4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47年,馮玉祥、李德全(右一)與馮理達在美國

李德全,新中國第一任衛生部長,為我國的衛生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她也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婦女運動的先驅,一生為祖國統一、人民幸福努力工作、無私奉獻,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懷念。

李德全是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夫人,也是他並肩作戰的革命戰友。馮先生回應北伐發動“首都革命”,組織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反對蔣介石賣國獨裁等許多進步言行無不凝聚著她的心血。作為丈夫的使節,她不懼生死,出色地完成了無數艱巨而複雜的使命。

抗戰勝利後,她組織中國婦女聯誼會,為在中國實現民主和平及婦女解放運動始終毫不畏懼地戰鬥在第一線。1946年9月,在紐約召開的世界婦女大會上,她用英語憤怒控訴蔣介石堅持內戰反對和平的倒行逆施,宣傳共產黨的正確主張,她的提案得到了各國婦女代表的支持,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反內戰、爭民主的信心。會後,鄧穎超同志和許多群眾團體讚揚她“為我中華姊妹爭一口氣,為我國爭公道正義”。

1948年夏天,李德全和馮玉祥為了儘快投身于祖國的解放鬥爭,從美國乘船取道蘇聯回國,不幸途中輪船突然失火,馮將軍和他們的一個愛女罹難。李德全強忍巨大創痛,以國事為重,自己傷勢稍愈便毅然回國,投入人民解放鬥爭。

新中國成立後,李德全被任命為衛生部部長,23年來一貫克己奉公,任勞任怨,甘做人民的“老公僕”。她不恥下問,虛心學習,以身作則,帶頭貫徹執行党的衛生工作與群眾相結合的政策。她很關心計劃生育,贊同馬寅初的人口理論,特別關心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事業,她強調婦幼衛生工作必須依靠婦聯組織,深入發動群眾。她組織衛生部門和婦聯互相配合,使改造舊產婆、推廣新法接生、降低嬰兒死亡率、保護婦女兒童健康及建立發展托兒所等項工作,在建國後短短幾年內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她歷任全國婦聯三屆副主席,雖是兼職卻很盡職,把衛生工作和婦女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為人民衛生事業和婦女解放事業嘔心瀝血。

李德全在肩負重任、繁忙工作的同時,還參加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1952年,她代表中國紅十字會,領導中國各界人民組織的“美帝國主義細菌戰罪行調查團”,和各國權威人士組織的國際科學委員會,對美國政府使用細菌武器屠殺中國和朝鮮人民的罪行進行科學調查並給予有力揭露和嚴正譴責。在第十八、十九兩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她反對製造“兩個中國”。作為新中國第一個派往日本的使團代表,她不顧少數反動分子的挑釁,為開拓中日友好作出了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