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古代最有才的皇后為何會被一首詩害死,冤嗎?

蕭觀音(1040年—1075年),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 著名女詩人。 蕭觀音才貌相全, 精通詩詞音律, 於1055年12月被立為皇后, 尊號懿德皇后。

1075年11月, 契丹宰相耶律乙辛、漢宰相張孝傑、宮婢單登、教坊朱頂鶴等人向遼道宗進《十香詞》誣陷蕭後和伶官趙惟一私通。 蕭觀音被道宗賜死, 其屍送回蕭家。

值得一提的是, 傳說蕭觀音母親懷她時曾經做過胎夢, 而此夢則關於她人生命運預兆。 一輪又圓又大的月亮,

忽然從空中墜入懷中, 之後又冉冉升起, 成為皎月, 燦若太陽, 可惜猛然被天狗吞掉。

蕭觀音的才氣極高。 比如, 按照契丹族風俗, 皇帝每年要帶領貴族們外出漁獵, 某次在飲酒高會時, 蕭觀音豪氣勃發, 即席賦詩一首:

威風萬里壓南邦, 東去能翻鴨綠江。

靈怪大千俱破膽, 哪叫猛虎不投降!

此詩氣勢雄渾, 彰顯出北國女子的颯爽豪情, 並借打獵為題, 表現出雄心萬里、威震四方的氣概與豪邁。 在座的群臣齊無不嘆服, 道宗更是大喜。 第二天, 果然有一隻猛虎在林中奔跑, 道宗說:“朕射得此虎, 才不愧皇后的詩。 ”蕭觀音的詩慷慨豪邁, 並有激勵道宗進取的政治文化內涵。 道宗因此對她十分寵愛, 在生下皇子濬後, 更一度備受道宗恩寵。

然而好景不長, 危機和悲劇隨之而來。 道宗在位既久, 怠于朝政。 蕭觀音不時向道宗進諫得失, 可惜, 對已經沒有進取之心的耶律洪基來說, 卻是逆耳之言。 二人逐漸疏遠起來。 蕭觀音也曾想過挽救, 並為此作了《回心院》詞十首, 可惜《回心院詞》並沒有挽回耶律洪基的心,

反而給自己招來了禍事。

1075年十一月, 契丹宰相耶律乙辛、漢宰相張孝傑、宮婢單登、教坊朱頂鶴等人令人模仿《回心院詞》的筆法寫出豔詞《十香詞》, 由單登拿給蕭觀音看, 說是宋朝某皇后的作品, 望其題詩。

當時不明就理的蕭觀音很是喜歡, 並在其上題了《懷古》一詩:

宮中只數趙家妝, 敗雨殘雲誤漢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 曾窺飛燕入昭陽。

耶律乙辛等人由此借題發揮, 向遼道宗進《十香詞》及《懷古》詩, 誣陷蕭後和伶官趙惟一私通。 道宗輕信讒言, 連最後一面都不願見, 蕭觀音被賜死, 其年36歲, 史稱“十香詞冤案”。 她的兒子太子耶律植, 也在耶律乙辛的構陷下廢為庶人, 不久之後也被害死。

冤案發生後, “中外知其冤,

無敢言者”, 最後被一個叫王鼎的人記錄在了他的《焚椒錄》中。

《回心院詞》中, 她曾希望“掃深殿, 待君宴”;“拂象床, 待君王”;“換香枕, 待君寢”。 然而, 情愛又是何等稀薄, 他若是有心, 怎會懷疑?若是有心, 怎會在最後一刻, 都不願見?若是有心, 又怎會至結髮之人於死地?

細草含茸, 圓荷倚蓋, 猶與舞衫相似。

回心院子, 問殿腳香泥, 可留蕭字?

懷古情深, 焚椒尋夢紙。

——朱彝尊《詠蕭觀音》

他本無心, 又怎會回心?宮院再大, 也終是留不下一個蕭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