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草船借箭與諸葛亮周瑜都無關,也許壓根沒發生過

《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故事非常有戲劇性。 說的是, 赤壁大戰期間, 諸葛亮和周瑜都想到了用弓箭對付曹軍, 周瑜為了為難諸葛亮, 推說吳軍箭支不足, 要求諸葛亮十天內搞到十萬支箭, 否則軍法論處。 結果諸葛亮回答說只要三天就好, 雙方還立下軍令狀。

結果, 三天之後, 江面起了濃霧, 諸葛亮帶著幾艘小船到曹軍水寨閒逛。 曹操不知虛實安排弓箭一通猛射, 諸葛亮於是帶著被射成了刺蝟的小船回到東吳, 足額完成任務, 周瑜和曹操都被諸葛亮氣得半死。

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 史書上唯一與這個情節相似的事件既不發生在赤壁大戰, 主角也不是諸葛亮和周瑜, 而是孫權。

這件事發生在赤壁大戰之後的第五年, 地點在濡須, 今天安徽省無為縣。 當時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經形成, 濡須位於曹魏和東吳的邊界, 因此雙方在這裡經常發生摩擦,

也多次擦槍走火爆發戰役。

曹操安排謝奇擔任蘄春典農, 謝奇上任後多次出兵騷擾東吳。 東吳大將呂蒙派人誘降謝奇, 都沒有成功, 於是乾脆派三千人馬狠狠教訓了謝奇一頓。 接著, 在呂蒙的建議下, 孫權在濡須建立船塢, 相當於在水上建立了城堡作為根據地,

跟曹魏長期對抗。

剛剛打敗馬超和韓遂的曹操馬上南下討伐孫權, 雙方就在濡須塢一帶進行對峙, 雙方軍隊發生了多次激戰, 互有勝負。

就在兩軍對峙期間, 一個晚上, 孫權乘坐一艘大船來到前線, 要親眼看看曹操的軍隊情況。 由於是在晚上, 曹軍無法看清江面情況, 曹操不知道對方虛實, 輕易不敢派兵迎戰, 於是命令士兵用弓弩猛射孫權的船隻。

孫權的船隻一邊中箭過多, 以至於單邊吃重, 船身都發生了歪斜, 有翻船的危險。 孫權因此命人調轉船頭, 讓船的另一邊也中了許多箭支, 於是船身才得以平衡, 平安的返回了自己的營地。

史書記載與《三國演義》的不同在於:一、這事發生在濡須之戰, 不是發生於赤壁之戰。 二、這事與諸葛亮和周瑜都無關, 是孫權幹的。 三、孫權不是刻意要騙曹操的箭支, 而是他被曹軍的箭射的沒辦法, 快翻船了, 才想出來調轉船頭的損招。

另外, 孫權草船借箭的事情並非出於《三國志》, 而是出自裴松之對《三國志》的注解中。 裴松之在注解中引用了《魏略》的記載,

敘述了這個故事。

在《魏略》中, 曹操是因為無法知道敵人詳情而放箭。 但是, 裴松志同時又引用了另一本書《吳曆》。 這本書也記敘了孫權乘舟觀瞧曹操陣營的事情, 然而《吳曆》上卻說, 曹操當知道有船前來時, 一下就猜出是孫權本人。 而且,當曹操看到孫權的戰船軍容整齊武器齊備的時候,還發出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劉表的孩子像豬狗。”占了孫權的便宜,罵了劉表這個窩囊廢。

《魏略》和《吳曆》都已經遺失了,如今都只能從其他書中找到他們的一鱗半爪。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最早就是出於《魏略》。《吳曆》中沒有這個情節,《三國志》中也沒有這個情節。

因此草船借箭這件事有沒有發生過,還是個疑問。

而且,當曹操看到孫權的戰船軍容整齊武器齊備的時候,還發出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劉表的孩子像豬狗。”占了孫權的便宜,罵了劉表這個窩囊廢。

《魏略》和《吳曆》都已經遺失了,如今都只能從其他書中找到他們的一鱗半爪。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最早就是出於《魏略》。《吳曆》中沒有這個情節,《三國志》中也沒有這個情節。

因此草船借箭這件事有沒有發生過,還是個疑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