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魯迅的祖父到底做了什麼?使一個官宦殷實之家訊速敗落

文:安靜的風 讀史(dushi818)專欄作家

周福清, 魯迅的祖父。

出生於1838年,

1867年中舉人, 1871年中進土。

後被欽點為翰林院庶起士, 做過知縣, 內閣中書。

一個農民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 在晚清那個腐朽黑暗的社會, 擠進了仕途, 使一個世代農耕放族, 成為了當地顯赫一時的官宦人家, 這是周福清一生最大的輝煌。

他也因此受到鄉民無比的尊重。

1894年, 浙江舉行鄉試。

周福清的兒子, 也就是魯迅的父親周伯宜, 也要參加考試, 雖然前幾次都失敗了, 但他不甘心。 他也想像父親那樣, 搏取功名 , 光宗耀祖, 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

跟周伯宜有同樣想法的, 還有周家家族的五個子弟, 他們以周福清為榜樣, 咬牙切齒要考中, 為了能夠順利的金榜提名, 除了努力讀書, 走一點捷徑也是非常必要的。

他們千方百計打探到, 這次浙江鄉試的主考官是殷如璋。

殷如璋和周福清是同榜進士, 倆人關係不錯,

都在官場上混, 彼此之間有過幾回來往, 相互關照。

這關係太有利了, 大家湊齊了一萬兩銀子, 信心滿滿的找到周福清, 求他賄賂一下, 關鍵時刻高抬貴手。

科場做弊, 這是大忌, 歷朝歷代都是嚴令禁止的。 一旦敗露, 有性命之憂。

這個道理周福清比誰都明白, 可他思來想去, 還是決定挺而走險。

周福清為什麼這麼做呢?

原因有三:

根據自己兒子眼下的實力, 想考取舉人根本不可能, 知子莫如父, 他那點能耐, 周福清很清楚, 非採取這種手段不可, 不然, 兒子的願望只能是願望。

自己久居京城, 人頭熟, 面子廣。 再說朝廷上下有幾個是乾淨之人, 賄賂成風, 貪污腐敗舉不勝舉, 殷如璋也不是什麼凊廉之人, 一萬兩銀子, 足以讓他唯利是圖。

這銀子是另外五家負責, 自己不出一文, 事情成功了, 不但解決了兒子的就業問題, 前程也不可限量。 而且, 事成之後, 豐厚的回報更不會少。

理由很充分,

把握性也很大。

憑什麼不幹。

在利益面前, 有多少凊醒的頭腦, 變得不清醒。 有多少聰明的人,

做出了蠢事。

周福清說幹就幹, 他給殷如璋親自寫了一封信, 內附一萬兩銀票。

只等時機成熟, 把信送上, 便可大功告成。

按照清朝的制度, 為防舞弊, 主考官出京, 不准會見親友, 不准外出會客, 不准接收信件。 可以說處處受到監督。

浙江鄉試地點在省城杭州, 主考官來杭州一定要經過蘇州, 並在蘇州做暫短停留。

周福清算准了時間和地點, 在八月三十一日這天, 帶著僕人陶阿順來到蘇州等候。

九月七日, 殷如璋乘船抵達蘇州, 停泊在閶門碼頭。

事到臨頭, 周福清害怕了, 膽怯了。 這畢竟不是小事, 成功了獲利豐厚, 失敗了代價更大, 腦袋掉了。

他猶豫不決, 雖然富貴險中求, 但這風險也太大了。

他決定先讓僕人陶阿順過去, 摸一摸情況,

如果有異常, 就不要把信交出去。

陶阿順駕一葉小舟, 慢慢靠近殷如璋乘坐的官船, 並順利的把信送上。

當時, 副主考周錫恩也在船上, 正與殷如璋聊天。 殷如璋接到信後, 不便拆閱, 就隨手放在一邊, 倆人繼續閒聊。

僕人陶阿順見殷如璋沒有拆信閱讀, 他怕那一萬兩銀子有什麼閃失, 便高聲叫道:殷大人, 信裡有萬兩銀票, 你得給小的寫一個收據啊。

不怕沒好事, 就怕沒好人。 周福清辦的雖然不是什麼光彩事, 但替他辦事的人, 水準也忒差了點。

有一個會辦事,能辦事的手下,對一個有地位的人,太重要了。

殷如璋聽到送信人的叫喊聲,覺得事情有些蹊蹺。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他把信挮給周錫恩,並笑道:請周大人一閱。

事情就這樣敗露了,蘇州知府派人將陶阿順拿下,一切書函證據,移交蘇州府,案件由蘇州府審理。

在嚴刑拷打下,陶阿順招供,他是受周福清指使,給殷如璋送信的。

知府王仁堪聞聽,覺得此案非同尋常,他迅速把案件上報朝廷。

再說周福清,他在岸上左等不見陶阿順回來,右等不見陶阿順身影。他知道此事凶多吉少,這一驚嚇,竟嚇出了一場大病。

還是逃命要緊,周福清不顧身體虛弱,一路猛跑來到上海。

可是,和尚能跑,廟能跑嗎?家裡那麼多親人怎麼辦?為了不牽連家人、親戚和朋友,周福清思前想後,爰咋咋地,豁出去了,投案自首。

周福清坦白交代,把事都攬到自己頭上,與任何人無關。至於那一萬兩銀票,是自己隨手寫的一張空票,根本兌現不出銀子來。

浙江的一些官員,為周福清求情,說他一時糊塗,且投案自首,請求朝廷從輕發落。

光緒皇帝不這麼認為,周福清身為朝廷命官,知法犯法,必須嚴懲。

於是,朝廷很快就下了一道諭旨:周福清著改斬監候,秋後處決,以肅法紀而儆效尤。

周福清最後雖然沒有被處決,但他的兒子,魯迅的父親周伯宜,在周福清在押期間,因憂憤驚懼而病故,扔下了孤兒寡母,在日漸破敗的家中,艱難度日。

周福清也是晚年淒涼,出獄三年後,病逝。

有一個會辦事,能辦事的手下,對一個有地位的人,太重要了。

殷如璋聽到送信人的叫喊聲,覺得事情有些蹊蹺。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他把信挮給周錫恩,並笑道:請周大人一閱。

事情就這樣敗露了,蘇州知府派人將陶阿順拿下,一切書函證據,移交蘇州府,案件由蘇州府審理。

在嚴刑拷打下,陶阿順招供,他是受周福清指使,給殷如璋送信的。

知府王仁堪聞聽,覺得此案非同尋常,他迅速把案件上報朝廷。

再說周福清,他在岸上左等不見陶阿順回來,右等不見陶阿順身影。他知道此事凶多吉少,這一驚嚇,竟嚇出了一場大病。

還是逃命要緊,周福清不顧身體虛弱,一路猛跑來到上海。

可是,和尚能跑,廟能跑嗎?家裡那麼多親人怎麼辦?為了不牽連家人、親戚和朋友,周福清思前想後,爰咋咋地,豁出去了,投案自首。

周福清坦白交代,把事都攬到自己頭上,與任何人無關。至於那一萬兩銀票,是自己隨手寫的一張空票,根本兌現不出銀子來。

浙江的一些官員,為周福清求情,說他一時糊塗,且投案自首,請求朝廷從輕發落。

光緒皇帝不這麼認為,周福清身為朝廷命官,知法犯法,必須嚴懲。

於是,朝廷很快就下了一道諭旨:周福清著改斬監候,秋後處決,以肅法紀而儆效尤。

周福清最後雖然沒有被處決,但他的兒子,魯迅的父親周伯宜,在周福清在押期間,因憂憤驚懼而病故,扔下了孤兒寡母,在日漸破敗的家中,艱難度日。

周福清也是晚年淒涼,出獄三年後,病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