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當海牙審判來臨時,這位前部長“甯死不審”,他自戕在議會大廈前

2002年4月11日晚7時, 原南聯盟議會大廈木門前, 一位滿頭白髮的老者表情凝重, 他仰天長歎一聲, 突然從口袋中掏出手槍向自己的頭部射擊, 當場倒在血泊中。 事件發生後, 老人被迅速送往醫院搶救, 結果因傷勢過重不幸離世。 他是誰?他為什麼要選擇在議會大廈前自戕呢?這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這位老人名叫弗拉伊科·斯托伊利科維奇, 出生於1937年, 在上世紀80年代的南聯邦時代, 他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政客。 當時, 他與塞族領袖米洛舍維奇私交甚篤, 也極力主張維護塞族人的利益。 1980年鐵托逝世後, 南斯拉夫開始走下坡路, 國內各民族之間的衝突不斷加劇。 90年代初期, 受東歐巨變影響, 南聯邦也開始實行議會多黨制。 1990年12月, 米洛舍維奇當選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後, 因不滿塞族人在聯邦政府權力擴張, 半年後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宣佈獨立出去。

為了維護國家統一,

南聯邦人民軍出兵兩國, 巴爾幹內戰正式爆發。 隨後, 波黑、馬其頓也相繼宣佈獨立出去, 留在聯邦內的只有塞爾維亞和黑山, 1992年4月兩國宣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作為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 米洛舍維奇實際掌握了南聯盟的政權, 在此期間弗拉伊科開始得到了提拔。 在長達四年內戰中, 米洛舍維奇、弗拉伊科支持克羅埃西亞和波黑境內塞族人維護權利, 他們因此被西方國家視為“眼中釘”, 1995年內戰結束後, 美國開始策劃推翻米氏政權。

1997年4月, 米洛舍維奇當選南聯盟總統後, 弗拉伊科被提拔為塞爾維亞內務部長, 主管員警事務和科索沃的治安。 當時, 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激進分子, 不斷運用暴力手段要求分裂出去, 弗拉伊科採取了強硬鎮壓措施。 隨著科索沃危機愈演愈烈, 西方國家看到了打擊米洛舍維奇政權的機會。 1998年底,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開始介入科索沃危機, 翌年3月24日,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發動大規模空襲, 直到6月20日才正式宣佈結束轟炸。

在北約強大攻勢下, 南聯盟被迫同意北約制定的方案, 造成了科索沃的實際獨立。 2000年9月, 南聯盟舉行戰後總統大選, 米洛舍維奇選舉失利, 親西方的反對派執掌了政權。 米洛舍維奇下臺後, 弗拉伊科也辭掉了內政部長, 但依然當選為國會議員。 為討好西方世界, 塞爾維亞政府總理金吉奇逮捕了米洛舍維奇, 並不顧國民強烈反對, 將米氏引渡到海牙前南國際刑庭。 隨後, 弗拉伊科也被海牙通緝, 認為其犯有戰爭罪, 弗拉伊科憤怒回應道, 北約對南斯拉夫的轟炸才是真正的戰爭罪行。

2002年4月11日, 南聯盟國會強行通過一項規定:凡被海牙法庭通緝的戰犯嫌疑人, 只要在南斯拉夫領土上被發現, 無論是哪國公民, 都將被引渡到海牙法庭。 依照該法, 弗拉伊科也將會被引渡到海牙, 為了免受羞辱, 他於是選擇了自戕。 開槍自殺後, 一位議員在議會大廈前宣讀了他的遺書。 遺書稱:“作為聯邦議會一名議員, 我用這一行動表示對這個傀儡政權的抗議。 我譴責他們通過肆意違反南聯盟憲法和法律、踐踏國家尊嚴而毀滅這個國家的行為。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