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高中歷史宏觀複習——5、世界近代史(第二講)

第二講:資產階級革命時代

宏觀複習總說明

經濟包括經濟形態、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動力、經濟各個領域的表現、經濟制度、經濟政策。

政治包括社會形態、社會矛盾、制度建設、民族關係或中外關係、軍事鬥爭和對外政策。

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運動、教育、科技、文藝等。

時間、時期、內容、特徵

17世紀—18世紀中期

工廠手工業時期、現代化起步、開啟工業文明大門的政治革命時期

構想、構建理性王國, 革命時代, 科學誕生

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封建制度矛盾尖銳, 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

經濟

1、殖民擴張,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得以拓展。

2、工廠手工業的發展資本的原始積累, 重商主義政策廣泛盛行。

3、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政治

0、工業資產階級還未真正掌權, 處於劣勢, 世界各國整體仍是以封建制度為主。

1、17世紀—18世紀荷蘭、英國等西歐列強的殖民擴張, 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建立。

(1)1640年—1689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1775年—1787年美國獨立戰爭和共和制的確立。

(3)1789年—1794年法國大革命。

2、17世紀—18世紀荷蘭、英國等西歐列強殖民擴張, 密切各地區聯繫。

思想文化

1、近代科學技術產生並取得突破, 為後來的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準備。

(1)1687年牛頓經典力學。

2、啟蒙運動廣泛傳播, 17世紀—18世紀理性主義推動了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浪潮。

複習上次請點擊下面連結↓

高中歷史宏觀複習——5、世界近代史(第一講:資本主義的興起萌芽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