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喜歡亂扔東西當真是個“淘氣包”?空間敏感期腫麼辦?

文 | 米默默

圖 | 網路

本文共1943字, 扔東西、空間敏感期、引導

最近一個媽媽給默默留言:寶貝目前一歲六個月了, 平時還算乖, 最近寶寶特別喜歡摔東西、扔東西, 桌子上的東西、鞋架上的鞋子、櫃子裡的物品, 只要是她能拿得到的, 統統都扔到地上, 有時候拿著東西不分青紅皂白的往人身上、臉上、頭上扔, 甚至可以用摔來形容, 扔的力氣很大, 我被砸過幾次, 好痛, 真有揍她的衝動。

扔東西、摔東西、砸人的時候特別興奮, 說她也不管用, 打她小手也不管用, 打哭了能安生幾分鐘, 回頭照舊, 小孩子這個年紀都是這樣嗎?這樣的狀態能持續多久?有沒有好的引導方法呢?

當寶寶鍾愛于一些在家長看來毫無意義, 或者說是搞破壞的行為時, 媽媽們一定要hold住自己的脾氣, 那其實是寶寶通過身體、行動、看、聽去瞭解探索感受物體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說明寶寶進入空間敏感期,

爸爸媽媽要多些耐心哦!

空間敏感期是什麼東東?

這是一個有趣的時期, 也是一個讓媽媽們很頭痛的時期, 空間敏感期是0-6歲的一個持續發展時期, 孩子會通過身體或者某些行為去探索空間, 比如:孩子爬到沙發上在跳下來;孩子把東西扔出去, 把東西疊起來然後再推倒等等, 這些在成人眼裡的“淘氣”, 都是孩子探索空間的行為, 通過不斷的探索孩子得到空間感, 從而形成空間概念。

空間敏感器寶寶都有那些表現?

對瓶子蓋子小孔小洞感興趣

反復的將瓶子上的蓋子擰掉, 再擰上去, 對家裡的鑰匙孔、插板孔、水管口、禮品盒等等這些很感興趣, 喜歡拿手或者東西往裡面塞, 塞進去, 然後嘗試著拿出來, 反復如此。

鑽各種不同的大小空間

寶寶喜歡鑽到桌子、椅子的下面, 喜歡開開櫃子鑽進櫃子裡、喜歡呆紙箱裡, 喜歡鑽進自己的小帳篷裡, 摸摸這裡、看看哪裡, 一個人在一個空間裡能呆很久。

轉圈圈、飛機抱飛翔

寶寶喜歡爸爸媽媽跟ta玩轉圈圈的遊戲, 或者飛機抱式飛翔,

以這種方式感受空間。

亂扔東西

寶寶喜歡把桌子上的、櫃子裡的, 只要是他們能夠拿的到、拿的動的東西扔出去, 來感受空間距離, 寶寶會發現原來物體與物體是可以分開的, 是有距離的, 在探索時樂在其中, 所以常常會出現“屢教不改”的現象。

爬上爬下

寶寶喜歡爬到沙發上, 再爬到沙發的靠背上, 然後蹦下來;爬樓梯、上桌子、路哪裡不平走哪裡, 不厭其煩的反復爬, 會給媽媽一種哪裡高就往哪裡爬, 那危險往哪裡去的感覺。 這其實是孩子用自己的身體對空間探索的一個過程。

躲貓貓

寶寶喜歡把自己藏起來, 讓爸爸媽媽找自己, 或者讓爸爸媽媽藏起來, 自己去找爸爸媽媽。 在玩的過程中, 寶寶能感受到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空間關係, 體驗這種妙趣。

在保證寶寶安全的前提下, 給寶寶去探索的權利, 不要總是呵斥、阻止孩子去探索, 當孩子過了敏感期, 你想讓他對這些東西感興趣都難, 過分的阻止寶寶, 會讓寶寶的自我保護能力、自信心受到破壞。 父母應該做的是陪孩子去探索, 保證孩子的安全。

空間敏感器的寶寶怎麼樣正確引導?

1、將家裡比較危險的東西收起來(比如:比較尖銳的東西、容易爆炸的東西),放到寶寶找不到的地方,給孩子探索創造條件,不要給寶寶設置禁區,當寶寶遇到問題幫忙想辦法解決。當ta滑到了、被抽屜夾到手、被床單纏住沒辦法脫身,父母上前幫忙想辦法解決,並加以提醒。

2、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可以讓寶寶做一些ta年齡能夠做到的家務,比如:讓ta把垃圾丟到垃圾桶裡,把書放到書架上,把玩具收回箱子裡,把凳子給爸爸搬過去等等。不僅能幫寶寶探索空間,還能讓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

3、教學源於生活,不用刻意的去學習什麼,在生活中的小細節就可以讓寶寶獲得探索中的樂趣,生活中隨處都可以找到幫助寶寶探索的東西。

1)家裡的抱枕、沙發墊、積木、盒子、書都可以成為寶寶疊高高。

2)皮球、沙包、抱枕、枕頭比較輕軟的東西可以給孩子扔、拋、接,既幫助探索空間距離感,又能鍛煉寶寶眼手的協調能力。

3)上下樓梯讓寶寶自己走,去感受,幫助寶寶建立空間意識。

ps:父母一定要做好安全保護哦

4)不用的紙箱,讓寶寶坐在裡面玩,也可兩端都拆開,讓寶寶鑽洞洞。

5)家裡的床單、被子,可以變成小帳篷,父母和寶寶鑽到裡面,父母支出空間,和寶寶一起感受這小小空間的樂趣。

6)家裡的被子、枕頭、收納箱等等,父母可以設置成小障礙,讓寶寶想辦法翻越過去,既可以鍛煉寶寶對空間障礙的觀察能力,有能鍛煉寶寶行動平衡能力,同時加強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

7)家裡的櫃子、窗簾、沙發、門、桌子都是很好的捉迷藏工具,父母和寶寶輪流玩躲貓貓,邊找邊提醒寶寶,是在門後面、櫃子裡面、桌子下面等等這些方位行名詞。

ps:父母不要玩的太認真哦,藏的寶寶找不到就不好玩了。

8)把寶寶玩的東西,想要的東西,放到一個指定的位置,讓寶寶到指定的位置去尋找,尋找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醒寶寶,不能達到是幫助寶寶想辦法解決。

保證孩子的安全。

空間敏感器的寶寶怎麼樣正確引導?

1、將家裡比較危險的東西收起來(比如:比較尖銳的東西、容易爆炸的東西),放到寶寶找不到的地方,給孩子探索創造條件,不要給寶寶設置禁區,當寶寶遇到問題幫忙想辦法解決。當ta滑到了、被抽屜夾到手、被床單纏住沒辦法脫身,父母上前幫忙想辦法解決,並加以提醒。

2、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可以讓寶寶做一些ta年齡能夠做到的家務,比如:讓ta把垃圾丟到垃圾桶裡,把書放到書架上,把玩具收回箱子裡,把凳子給爸爸搬過去等等。不僅能幫寶寶探索空間,還能讓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

3、教學源於生活,不用刻意的去學習什麼,在生活中的小細節就可以讓寶寶獲得探索中的樂趣,生活中隨處都可以找到幫助寶寶探索的東西。

1)家裡的抱枕、沙發墊、積木、盒子、書都可以成為寶寶疊高高。

2)皮球、沙包、抱枕、枕頭比較輕軟的東西可以給孩子扔、拋、接,既幫助探索空間距離感,又能鍛煉寶寶眼手的協調能力。

3)上下樓梯讓寶寶自己走,去感受,幫助寶寶建立空間意識。

ps:父母一定要做好安全保護哦

4)不用的紙箱,讓寶寶坐在裡面玩,也可兩端都拆開,讓寶寶鑽洞洞。

5)家裡的床單、被子,可以變成小帳篷,父母和寶寶鑽到裡面,父母支出空間,和寶寶一起感受這小小空間的樂趣。

6)家裡的被子、枕頭、收納箱等等,父母可以設置成小障礙,讓寶寶想辦法翻越過去,既可以鍛煉寶寶對空間障礙的觀察能力,有能鍛煉寶寶行動平衡能力,同時加強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

7)家裡的櫃子、窗簾、沙發、門、桌子都是很好的捉迷藏工具,父母和寶寶輪流玩躲貓貓,邊找邊提醒寶寶,是在門後面、櫃子裡面、桌子下面等等這些方位行名詞。

ps:父母不要玩的太認真哦,藏的寶寶找不到就不好玩了。

8)把寶寶玩的東西,想要的東西,放到一個指定的位置,讓寶寶到指定的位置去尋找,尋找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醒寶寶,不能達到是幫助寶寶想辦法解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