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富裕家庭走出的革命者

———記閩粵贛邊縱隊聯合司令部政委范元輝

“金砂古木督, 田坎高過屋, 丈二田坎, 尺二田腹, 牽牛唔過, 手耙腳碌。 ”這首描述田小土瘦淒涼景象的客家童謠,

說的正是當年永定縣金砂鄉古木督。 如今的古木督, 早已不復當年貧瘠, 官名也已改成了上金村, 但“古木督”這一稱呼, 仍然在當地人口中相傳。 古木督見證了一段歷史, 它的年輪中深深地烙印著紅色的符號。 1927年, 該村成立了黨支部和農民協會, 建立了鐵血團。 1928年, 古木督率先開展“平倉分糧”“分糧吃大戶”鬥爭。 永定暴動時, 全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男女青壯年參加了攻打縣城的戰鬥。 中央紅色交通線設在內地的唯一交通大站———閩西工農通訊社, 就曾設于古木督背頭窠永昌樓, 中共閩西臨時特委也在當地的崇德樓宣佈成立。 這個如今的革命基點村, 曾經的紅色熱土, 為中國革命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其中就有原閩粵贛邊縱隊閩西南聯合司令部政委范元輝。

“假私濟公”的革命者

1908年, 範元輝出生在古木督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 初中畢業後, 擔任小學教師期間, 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 並於192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6月, 福建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一次群眾性武裝暴動在永定拉開大幕,

範元輝率家鄉的青年農民, 參加了張鼎丞領導的這場暴動, 後轉入農村進行土地革命。 1929年3月, 範元輝在長汀參加紅四軍, 任軍政治部宣傳員、收發股長。 同年8月調回永定, 任溪南區常備隊黨代表、縣蘇維埃政府文書等。 主力紅軍北上長征, 他跟隨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等同志留了下來, 堅持三年遊擊戰爭。

三年遊擊戰是艱苦異常的, 孤懸敵後的紅軍遊擊隊戰士, 不但要風餐露宿與天地鬥, 還要與數倍乃至十數倍於己的敵人周旋, 時刻遊走在生與死的邊緣, 斷糧斷炊更是家常便飯。 嚴峻形勢下, 範元輝多次秘密回到他那個經濟較為殷實的家中, 不是為了圖一餐飽飯,

更不是為了享受片刻安逸, 而是為了“假私濟公”:每次從家中回到部隊, 他總能帶來一些家裡的糧食和蔬菜, 除此之外, 還有銀元。 這些銀元, 既有他父親生前埋藏的, 也有他前妻生前攢下的私房錢, 範元輝毫不猶豫地把這些錢全部交給了部隊, 交給了組織。 這個習慣, 範元輝始終保持著。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年, 範元輝調任三明後, 他給辦公室訂了不少報紙, 而訂報紙的錢, 全部來自於他的工資。

要不要自衛反擊?

隨著國共二次合作, 堅持三年遊擊戰的紅軍指戰員們走出了深山。 1938年春, 根據國共兩黨關於編組新四軍的協議, 原活動在閩西、閩粵邊、閩贛邊和浙南地區的紅軍遊擊隊, 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 支隊成立後旋即北上, 奔赴蘇皖前線投入到抗日戰爭中去。 為了保護閩西的革命果實, 也為了保護留在閩西的黨組織和家屬, 部分幹部和指戰員留了下來, 範元輝根據組織安排, 留在中共閩粵贛省委機關工作, 後擔任永定縣委領導。 然而, 國民黨所謂的“合作”, 並非國共兩黨的“蜜月”,新四軍第二支隊一北上,留守人員設在龍岩的辦事處、留守處立即被閩西國民黨當局取消,刊物也被停止出版。國民黨頑固派時不時地製造摩擦,甚至搜捕、殺害閩西党的幹部和革命群眾。閩西的黨組織遵守談判協議,沒有馬上予以反擊,而是選擇了隱忍。雖然如此,國民黨地方當局並未就此收手,反而甚囂塵上,終於在1941年1月20日露出了其血淋淋的獠牙,悍然向中共閩西特委和龍岩、永定縣委發動軍事進攻,抓捕共產黨人、革命群眾七八百人,殺害200餘人,製造了“閩西事變”。 9月,中共閩西特委再次遭襲,特委書記王濤犧牲。在艱難的情況下,中共閩西地方黨組織領導人民開展了以“保田”為中心的一系列鬥爭。同年冬,閩西黨組織進一步貫徹中共中央于“南委事件”後作出的繼續堅決貫徹“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指示,轉入地下活動,黨組織轉移上山隱蔽,開展生產自救運動。但即便如此,閩西國民黨頑軍仍四處偵查,破壞我黨各地建立的生產基地,沒收生產工具,掠奪產品。

敵頑瘋狂進攻,我們要不要自衛反擊?于抗戰期間在國統區開展武裝鬥爭會不會破壞、影響抗日統一戰線大局?嚴峻形勢下,這兩個問題一直在閩西黨組織幾位領導的腦海中盤旋。範元輝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破壞統一戰線的是國民黨頑固派,不是我們共產黨。對頑固派的進攻,決不能一味退讓,必須反擊,必須自衛。中央指示我們‘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不反擊,不自衛,就是坐而待斃,就是對革命的犯罪,就談不上‘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範元輝的這一觀點,與1941年6月7日黨中央《關於對老蘇區老遊擊區工作方針的指示》精神不謀而合,但當時中央這一指示尚未傳達到閩西,而範元輝能提出相同的觀點,及其難能可貴。

1943年,中共閩粵邊委作出決定,成立反頑自衛武裝,組建經濟工作總隊,由劉永生任總隊長、范元輝任政委,在閩西南廣泛開展活動。一年後,王濤支隊宣告成立,範元輝擔任政委,王濤支隊在閩西南開展反頑自衛鬥爭,沉重打擊了敵頑的囂張氣焰,積蓄壯大了革命力量,為後來組建閩粵贛邊縱隊奠定了基礎。

縱橫閩粵邊

抗戰勝利不久,閩粵國民黨當局再次向我閩粵邊舉起屠刀,四處捕殺共產黨員、接頭戶,閩粵邊又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1945年11月,中共閩粵邊臨時委員會成立,範元輝當選為副特派員,和魏金水等人一起領導閩粵邊革命鬥爭。1947年春,閩粵邊工委根據中央指示,擴建隊伍,開展公開的遊擊戰爭,配合人民解放戰爭正面戰場作戰,並提出了先粵東後閩西南的武裝鬥爭方針。5月中旬,粵東支隊正式成立。7月起,分散閩粵邊各地的我黨武裝力量結束分散隱蔽,陸續開始集中,開展武裝鬥爭,經過籌備,在原閩西地委特務隊和原閩西南邊地委特務隊基礎上組建的閩西支隊於8月20日正式成立。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壯大,1948年10月,永和埔獨立大隊和永和遊擊隊併入閩西支隊,剛剛當選新一屆閩西地委書記的范元輝出任政治委員。

整編後的閩西支隊遠離邊縱司令部(1948年8月7日至24日舉行的閩粵邊區黨代表會議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閩西支隊歸邊縱領導),經常是單獨作戰,根據敵情,作出決策,務求每戰必勝。範元輝多謀善斷,在每次戰鬥作出決策之前,都必事先跟藍漢華(支隊長)、邱錦才(支隊副政委)、陳水錦(副支隊長)等共同商議,作出周密部署。在戰鬥中,他和其他支隊領導時常身先士卒,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在他們這種精神鼓舞下,每個指戰員都鬥志昂揚,不怕犧牲,勇敢戰鬥。1948年11月間,閩西支隊連續取得襲擊戰的勝利:11月上旬,支隊挺進永定湖雷,打下石城坑,殲敵一個班,摧毀炮樓一座;11月14日又在大埔縣城與湖寮之間的長龍崗,伏擊大埔縣自衛總隊湖寮大隊一中隊,斃俘其大隊副以下官兵9人;11月下旬,閩西支隊向平和縣九象鄉挺近,二度攻克象湖山炮樓,斃傷敵60餘名,繳獲槍支50余支;挾此勝軍威,閩西支隊攻打大埔廣陵鄉公所,並在七昌壩伏擊前來增援的大埔縣兩個保警中隊。斃傷俘敵中隊長以下官兵77名,繳獲輕機槍2挺,長短槍85支,子彈3000餘發。大埔自衛隊在閩西支隊打擊下,成了驚弓之鳥,不敢輕舉妄動。半個月之內,閩西支隊轉戰閩粵邊,連戰連捷。

一位好的領導,不但能在戰場上帶領戰士們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在生活中,也能給予戰友們無微不至的長者般的關懷,在閩粵贛邊縱隊,劉永生如是,魏金水如是,範元輝也不例外。曾在閩西支隊擔任宣教工作的羅天在回憶范元輝時提及兩件事情,言語平實,卻飽含他對範元輝的感激之情:“當時風雨交加,坡陡路滑,我在經過一座小木橋時,不慎掉到橋下的河中,碰在一塊大石頭上,腿部受傷。元輝同志立即從背包裡拿出一塊紗布給我包紮傷口。我只好用一根棍子當拐杖,忍著劇痛,繼續前進。抵達基點村大崠背時,感到腰部腿部疼痛。這時,元輝同志特地前來看望我,認為傷情不輕,便親自扶著我到老接頭戶賴婆婆家,再三叮囑她要好好照料我,設法找到治傷草藥,給我治療。經過幾天的內服外敷,很快就好了。”“元輝同志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經常和我們談心,交流思想。當他知道我由於長期夜行軍,患了夜盲症時,特地交待事務長阿琪哥,每逢殺豬‘加油’時都把豬肝留下醮鍋底黑灰,叫我吃。這是民間藥方,我服了幾次,夜盲症給治好了。”

解放閩西南

閩西支隊在1948年底的連戰連捷,給閩西地區國民黨以有力打擊,極大地鼓舞了群眾鬥爭情緒,區黨委和邊縱司令部通令嘉獎。而此時的全國解放戰場,也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殲滅了國民黨的精銳兵團和主力部隊。當1949年的春天來到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飲馬長江,劍指江南。1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正式成立,原來按地域建制的番號,統一改為部隊番號,閩西支隊於1月29日正式整編為邊縱第七支隊,范元輝任政治委員。春節間隙,支隊全體指戰員集中到大崠背基點村休整,並舉行慶功會。范元輝在會上向全體指戰員講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大好形勢,充分肯定了此前閩西支隊連戰連捷的勝利意義,同時提出了春節後的戰鬥任務。修整結束後,第七支隊根據邊區黨委和邊縱司令部關於閩西地區“發展重心應放在(上)杭、長(汀)、連(城)邊與粵東隔江呼應”的指示,決定先消滅象湖的敵人,範元輝和七支隊全體指戰員再上征程。

2月20日—21日,第七支隊以“引蛇出洞”之計成功殲滅象湖山炮樓的守敵,斃傷敵32名,俘敵18名,繳機槍2挺、長短槍支30余支。3月20日,第七支隊轉戰永定坎市,攻下鄉公所,擊斃被稱為永定“反共兩虎”之一的永定縣軍事科長,並俘鎮長以下20余人,繳獲長短槍40余支;坎市之戰後,第七支隊乘勝挺進湖雷,再下一城;4月,第七支隊入境上杭,進至豪康時與敵保二團一個營及上杭保警激戰,斃敵30餘名後轉移至梅縣松源修整。數日後,再北上中都、廬豐、茶地、白沙,沿途消滅多股民團。20日,進攻舊縣,迫使當地自衛隊及土匪百余人投誠。此後,第七支隊挺進武平並進一步向連城、長汀發展。

與此同時,閩粵贛邊區黨委和邊縱針對閩西國民黨軍政人員做了大量策動工作。1949年初,國民黨福建省龍岩專區專員兼保安司令李漢沖先後與香港分局和邊區黨委取得聯繫,表示願意適時起義,閩西地方實力派傅柏翠亦與邊區黨委接頭,表示要與李漢沖採取同一步驟起義。3月20日,劉永生、魏金水分別復函二人,表示歡迎之外請他們派出代表到永和埔邊根據地會談。3月24日,閩粵贛邊區黨委致信閩西地委,指示閩西地委與李、傅取得聯繫,開展工作。根據這一指示,閩西地委與李、傅取得聯繫後,範元輝、吳潮芳、賴祖雄等人在大埔百侯與李漢沖派來的專署視察吳德賢商討起義問題。此後,香港分局、邊區黨委、閩西地委又與李、傅進行多次會談,推動閩西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李漢沖被國民黨福建省政府免職後,繼任的專員練惕生同樣有適時起義的打算。5月22日,閩西義勇軍臨時行動委員會成立,同時成立閩西義勇軍司令部,保四團和上杭、永定、武平、龍岩四縣縣長及其武裝4100餘人通電起義。

為了統一和加強閩西、閩南地區人民武裝和起義部隊的作戰指揮,6月3日,邊縱閩西南聯合司令部在永定湖雷成立,范元輝任政治委員,邊縱第七支隊、第八支隊(原閩南支隊)和起義部隊統歸聯合司令部指揮。聯合司令部在接管國民黨各縣政權、掃蕩殘敵的同時,國民黨胡璉和劉汝明兵團從中原一路南撤,佔領了閩西南不少地方。聯合司令部下屬各支隊旋即轉入農村,與南撤之敵展開激戰,陸續收復被其佔領的地方。9月1日龍岩解放後,第七支隊和各獨立團以及閩西義勇軍在閩西各縣肅清地方反動武裝,重建政權,籌集軍糧支援前線,第八支隊挺進閩南參加漳廈戰役,至12月12日詔安解放,除金門和東山島外,閩南全境解放。

1949年11月,范元輝任中共福建省第八地委(後改為閩西地委、龍岩地委)書記、第八軍分區書記、政委。

時值解放初期,閩西地方幹部嚴重缺乏,邊區黨委從大埔、梅縣調來大批幹部,同時范元輝還向省委書記張鼎丞請示,要來了一批幹部。範元輝堅持五湖四海,不搞宗派,團結一班人領導閩西各縣人民開展剿匪、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大運動,維護社會治安,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他經常走村串戶,慰問軍烈屬。為培養革命後代,積極創辦閩西烈軍屬子弟學校。1950年5月,省委派伍洪祥任龍岩地委書記,范元輝任副書記,他能上能下,很好地配合伍洪祥開展工作。1954年9月,范元輝任龍岩地委第三書記。1955年3月,他兼任龍岩地委黨史辦主任,組織編寫出版了《閩西黨史研究參考資料》,並徵集到毛澤東在閩西時寫的《反對本本主義》拓印本原件(孤本)。1956年7~12月,范元輝任龍岩地委書記、省委候補委員、省委組織部副部長。1957年1月至1958年8月,他兼任永定縣委書記、省委委員。1958年9月,範元輝調到三明工作,先後任三明重工業建設委員會副書記(兼組織部長、監委書記)、中共三明人民公社籌備委員會書記(兼監察委員會書記、政法部部長)、中共三明市委書記(兼監委書記、三明市人武部黨委書記)、中共三明地委副書記等職務。無論在龍岩,亦或三明,範元輝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任勞任怨,為人襟懷坦蕩蕩,革命意志不動搖。(本報綜合整理)

並非國共兩黨的“蜜月”,新四軍第二支隊一北上,留守人員設在龍岩的辦事處、留守處立即被閩西國民黨當局取消,刊物也被停止出版。國民黨頑固派時不時地製造摩擦,甚至搜捕、殺害閩西党的幹部和革命群眾。閩西的黨組織遵守談判協議,沒有馬上予以反擊,而是選擇了隱忍。雖然如此,國民黨地方當局並未就此收手,反而甚囂塵上,終於在1941年1月20日露出了其血淋淋的獠牙,悍然向中共閩西特委和龍岩、永定縣委發動軍事進攻,抓捕共產黨人、革命群眾七八百人,殺害200餘人,製造了“閩西事變”。 9月,中共閩西特委再次遭襲,特委書記王濤犧牲。在艱難的情況下,中共閩西地方黨組織領導人民開展了以“保田”為中心的一系列鬥爭。同年冬,閩西黨組織進一步貫徹中共中央于“南委事件”後作出的繼續堅決貫徹“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指示,轉入地下活動,黨組織轉移上山隱蔽,開展生產自救運動。但即便如此,閩西國民黨頑軍仍四處偵查,破壞我黨各地建立的生產基地,沒收生產工具,掠奪產品。

敵頑瘋狂進攻,我們要不要自衛反擊?于抗戰期間在國統區開展武裝鬥爭會不會破壞、影響抗日統一戰線大局?嚴峻形勢下,這兩個問題一直在閩西黨組織幾位領導的腦海中盤旋。範元輝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破壞統一戰線的是國民黨頑固派,不是我們共產黨。對頑固派的進攻,決不能一味退讓,必須反擊,必須自衛。中央指示我們‘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不反擊,不自衛,就是坐而待斃,就是對革命的犯罪,就談不上‘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範元輝的這一觀點,與1941年6月7日黨中央《關於對老蘇區老遊擊區工作方針的指示》精神不謀而合,但當時中央這一指示尚未傳達到閩西,而範元輝能提出相同的觀點,及其難能可貴。

1943年,中共閩粵邊委作出決定,成立反頑自衛武裝,組建經濟工作總隊,由劉永生任總隊長、范元輝任政委,在閩西南廣泛開展活動。一年後,王濤支隊宣告成立,範元輝擔任政委,王濤支隊在閩西南開展反頑自衛鬥爭,沉重打擊了敵頑的囂張氣焰,積蓄壯大了革命力量,為後來組建閩粵贛邊縱隊奠定了基礎。

縱橫閩粵邊

抗戰勝利不久,閩粵國民黨當局再次向我閩粵邊舉起屠刀,四處捕殺共產黨員、接頭戶,閩粵邊又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1945年11月,中共閩粵邊臨時委員會成立,範元輝當選為副特派員,和魏金水等人一起領導閩粵邊革命鬥爭。1947年春,閩粵邊工委根據中央指示,擴建隊伍,開展公開的遊擊戰爭,配合人民解放戰爭正面戰場作戰,並提出了先粵東後閩西南的武裝鬥爭方針。5月中旬,粵東支隊正式成立。7月起,分散閩粵邊各地的我黨武裝力量結束分散隱蔽,陸續開始集中,開展武裝鬥爭,經過籌備,在原閩西地委特務隊和原閩西南邊地委特務隊基礎上組建的閩西支隊於8月20日正式成立。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壯大,1948年10月,永和埔獨立大隊和永和遊擊隊併入閩西支隊,剛剛當選新一屆閩西地委書記的范元輝出任政治委員。

整編後的閩西支隊遠離邊縱司令部(1948年8月7日至24日舉行的閩粵邊區黨代表會議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閩西支隊歸邊縱領導),經常是單獨作戰,根據敵情,作出決策,務求每戰必勝。範元輝多謀善斷,在每次戰鬥作出決策之前,都必事先跟藍漢華(支隊長)、邱錦才(支隊副政委)、陳水錦(副支隊長)等共同商議,作出周密部署。在戰鬥中,他和其他支隊領導時常身先士卒,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在他們這種精神鼓舞下,每個指戰員都鬥志昂揚,不怕犧牲,勇敢戰鬥。1948年11月間,閩西支隊連續取得襲擊戰的勝利:11月上旬,支隊挺進永定湖雷,打下石城坑,殲敵一個班,摧毀炮樓一座;11月14日又在大埔縣城與湖寮之間的長龍崗,伏擊大埔縣自衛總隊湖寮大隊一中隊,斃俘其大隊副以下官兵9人;11月下旬,閩西支隊向平和縣九象鄉挺近,二度攻克象湖山炮樓,斃傷敵60餘名,繳獲槍支50余支;挾此勝軍威,閩西支隊攻打大埔廣陵鄉公所,並在七昌壩伏擊前來增援的大埔縣兩個保警中隊。斃傷俘敵中隊長以下官兵77名,繳獲輕機槍2挺,長短槍85支,子彈3000餘發。大埔自衛隊在閩西支隊打擊下,成了驚弓之鳥,不敢輕舉妄動。半個月之內,閩西支隊轉戰閩粵邊,連戰連捷。

一位好的領導,不但能在戰場上帶領戰士們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在生活中,也能給予戰友們無微不至的長者般的關懷,在閩粵贛邊縱隊,劉永生如是,魏金水如是,範元輝也不例外。曾在閩西支隊擔任宣教工作的羅天在回憶范元輝時提及兩件事情,言語平實,卻飽含他對範元輝的感激之情:“當時風雨交加,坡陡路滑,我在經過一座小木橋時,不慎掉到橋下的河中,碰在一塊大石頭上,腿部受傷。元輝同志立即從背包裡拿出一塊紗布給我包紮傷口。我只好用一根棍子當拐杖,忍著劇痛,繼續前進。抵達基點村大崠背時,感到腰部腿部疼痛。這時,元輝同志特地前來看望我,認為傷情不輕,便親自扶著我到老接頭戶賴婆婆家,再三叮囑她要好好照料我,設法找到治傷草藥,給我治療。經過幾天的內服外敷,很快就好了。”“元輝同志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經常和我們談心,交流思想。當他知道我由於長期夜行軍,患了夜盲症時,特地交待事務長阿琪哥,每逢殺豬‘加油’時都把豬肝留下醮鍋底黑灰,叫我吃。這是民間藥方,我服了幾次,夜盲症給治好了。”

解放閩西南

閩西支隊在1948年底的連戰連捷,給閩西地區國民黨以有力打擊,極大地鼓舞了群眾鬥爭情緒,區黨委和邊縱司令部通令嘉獎。而此時的全國解放戰場,也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殲滅了國民黨的精銳兵團和主力部隊。當1949年的春天來到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飲馬長江,劍指江南。1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正式成立,原來按地域建制的番號,統一改為部隊番號,閩西支隊於1月29日正式整編為邊縱第七支隊,范元輝任政治委員。春節間隙,支隊全體指戰員集中到大崠背基點村休整,並舉行慶功會。范元輝在會上向全體指戰員講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大好形勢,充分肯定了此前閩西支隊連戰連捷的勝利意義,同時提出了春節後的戰鬥任務。修整結束後,第七支隊根據邊區黨委和邊縱司令部關於閩西地區“發展重心應放在(上)杭、長(汀)、連(城)邊與粵東隔江呼應”的指示,決定先消滅象湖的敵人,範元輝和七支隊全體指戰員再上征程。

2月20日—21日,第七支隊以“引蛇出洞”之計成功殲滅象湖山炮樓的守敵,斃傷敵32名,俘敵18名,繳機槍2挺、長短槍支30余支。3月20日,第七支隊轉戰永定坎市,攻下鄉公所,擊斃被稱為永定“反共兩虎”之一的永定縣軍事科長,並俘鎮長以下20余人,繳獲長短槍40余支;坎市之戰後,第七支隊乘勝挺進湖雷,再下一城;4月,第七支隊入境上杭,進至豪康時與敵保二團一個營及上杭保警激戰,斃敵30餘名後轉移至梅縣松源修整。數日後,再北上中都、廬豐、茶地、白沙,沿途消滅多股民團。20日,進攻舊縣,迫使當地自衛隊及土匪百余人投誠。此後,第七支隊挺進武平並進一步向連城、長汀發展。

與此同時,閩粵贛邊區黨委和邊縱針對閩西國民黨軍政人員做了大量策動工作。1949年初,國民黨福建省龍岩專區專員兼保安司令李漢沖先後與香港分局和邊區黨委取得聯繫,表示願意適時起義,閩西地方實力派傅柏翠亦與邊區黨委接頭,表示要與李漢沖採取同一步驟起義。3月20日,劉永生、魏金水分別復函二人,表示歡迎之外請他們派出代表到永和埔邊根據地會談。3月24日,閩粵贛邊區黨委致信閩西地委,指示閩西地委與李、傅取得聯繫,開展工作。根據這一指示,閩西地委與李、傅取得聯繫後,範元輝、吳潮芳、賴祖雄等人在大埔百侯與李漢沖派來的專署視察吳德賢商討起義問題。此後,香港分局、邊區黨委、閩西地委又與李、傅進行多次會談,推動閩西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李漢沖被國民黨福建省政府免職後,繼任的專員練惕生同樣有適時起義的打算。5月22日,閩西義勇軍臨時行動委員會成立,同時成立閩西義勇軍司令部,保四團和上杭、永定、武平、龍岩四縣縣長及其武裝4100餘人通電起義。

為了統一和加強閩西、閩南地區人民武裝和起義部隊的作戰指揮,6月3日,邊縱閩西南聯合司令部在永定湖雷成立,范元輝任政治委員,邊縱第七支隊、第八支隊(原閩南支隊)和起義部隊統歸聯合司令部指揮。聯合司令部在接管國民黨各縣政權、掃蕩殘敵的同時,國民黨胡璉和劉汝明兵團從中原一路南撤,佔領了閩西南不少地方。聯合司令部下屬各支隊旋即轉入農村,與南撤之敵展開激戰,陸續收復被其佔領的地方。9月1日龍岩解放後,第七支隊和各獨立團以及閩西義勇軍在閩西各縣肅清地方反動武裝,重建政權,籌集軍糧支援前線,第八支隊挺進閩南參加漳廈戰役,至12月12日詔安解放,除金門和東山島外,閩南全境解放。

1949年11月,范元輝任中共福建省第八地委(後改為閩西地委、龍岩地委)書記、第八軍分區書記、政委。

時值解放初期,閩西地方幹部嚴重缺乏,邊區黨委從大埔、梅縣調來大批幹部,同時范元輝還向省委書記張鼎丞請示,要來了一批幹部。範元輝堅持五湖四海,不搞宗派,團結一班人領導閩西各縣人民開展剿匪、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大運動,維護社會治安,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他經常走村串戶,慰問軍烈屬。為培養革命後代,積極創辦閩西烈軍屬子弟學校。1950年5月,省委派伍洪祥任龍岩地委書記,范元輝任副書記,他能上能下,很好地配合伍洪祥開展工作。1954年9月,范元輝任龍岩地委第三書記。1955年3月,他兼任龍岩地委黨史辦主任,組織編寫出版了《閩西黨史研究參考資料》,並徵集到毛澤東在閩西時寫的《反對本本主義》拓印本原件(孤本)。1956年7~12月,范元輝任龍岩地委書記、省委候補委員、省委組織部副部長。1957年1月至1958年8月,他兼任永定縣委書記、省委委員。1958年9月,範元輝調到三明工作,先後任三明重工業建設委員會副書記(兼組織部長、監委書記)、中共三明人民公社籌備委員會書記(兼監察委員會書記、政法部部長)、中共三明市委書記(兼監委書記、三明市人武部黨委書記)、中共三明地委副書記等職務。無論在龍岩,亦或三明,範元輝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任勞任怨,為人襟懷坦蕩蕩,革命意志不動搖。(本報綜合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