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案例」微信買低價手機遇騙,5萬多元買一堆空盒子

微信低價買進5萬多元的手機, 最後卻收到了一堆空手機盒。 原來, 嫌疑人此前開手機店虧本欠下巨債, 想騙一筆錢跑路。

5萬多元採購手機收到空盒

張先生是一名手機經銷商。 7月27日, 他在微信群裡看到有人低價銷售蘋果手機, 每部手機報價比市場價低50-100元。 於是張先生就與對方互加微信好友, 諮詢進貨事宜, 群裡的人都喊這位賣家“肖老闆”。 在私聊窗口, “肖老闆”又主動將手機的價格壓了一下, 張先生大喜, 當即表示合作。

張先生先向“肖老闆”訂購了22000元的貨, 第二天就收到了手機, 的確是正品行貨, 於是,

張先生又提出再採購一批。 7月31日, 張先生給“肖老闆”轉帳51690元, 但是這次的發貨速度卻沒有上次那麼快。 “肖老闆”說是發貨量太大, 物流跟不上。 在張先生再三催促下, “肖老闆”于8月4日上午給張先生髮來一張發貨單的照片, 8月5日中午, 張先生收到貨物, 但打開一看, 每個手機盒都是空的, 裡面根本沒有手機, 張先生立即報了警。

民警通過摸排走訪發現, 收款帳戶戶主是24歲的湖南女子肖某, 而錢進入其帳戶後, 有一部分又被轉給了廣東男子林某。 不過, 將空手機盒寄出的並非上述兩人, 而是另外兩名年輕男子。 民警趕赴深圳找到肖某, 不過她並非開手機店的, 對於詐騙一事也毫不知情。 不過, 她給民警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 今年5月底,

她曾受雇于一陳姓老闆的手機店。 陳老闆問她借走了支付寶、銀行卡等帳戶資訊, 說是生意拓展需要。 儘管她現在在手機店並沒有什麼具體工作, 但陳老闆依舊給她發工資。

經營不善欠鉅款想騙錢跑路

嫌疑人陳某交代, 他原本在深圳開了一家手機店, 後來因為經營不善欠下了100多萬元的債務。 於是就想在店鋪關門之前再大賺一筆, 然後攜款潛逃。

今年7月, 嫌疑人陳某頻繁加入手機經銷商的微信群、QQ群, 之後再新建一個群, 把之前群裡的經銷商拉入自己的新群中。 然後他在群裡大肆發自己的廣告並給出商品報價, 再發一些他從網上下載的貨物庫存的照片, 製造自己實力雄厚、生意火爆的假像。 陳某給出的手機報價通常比市場價低50元甚至優惠更多,

當群裡有人向他詢價的時候, 陳某又會給出更低的價格, 以此吸引受害人上當。

提 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