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嘗試新場景化服務 上汽車享家提速“百城萬店”計畫

從只要能與互聯網沾上邊就能融到資, 到不斷有汽車O2O公司倒閉、業績下滑的消息傳出, 只用了大概三年時間。 去年上半年, 曾號稱是國內規模最大的O2O汽車養護平臺博湃養車正式宣佈破產倒閉, 距該公司進入O2O汽車後市場僅一年半, 在此前, 博湃養車其曾獲得過兩輪投資。

博湃以及其餘O2O公司的先後倒閉, 讓業內對汽車後市場O2O都產生了懷疑。

“O2O本身沒什麼問題, 關鍵的情況是之前錢都太好拿了, 所以幾乎融到資的項目都在不停的燒錢, 搶流量, 然後再拿資料去融資。 很少有人真正想明白後市場的盈利點到底在哪裡。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舉例, “比如很多的上門保養服務, 一看就是個偽命題。 ”

車享平臺兼車享家CEO夏軍認為。 這些O2O企業存在的問題有幾點, 一是線上和線下割裂, 二是沒有建立起服務的場景, 三是和車主之間未能建立起情感的連接,

談不上用戶黏性。

“做一個APP, 就宣稱自己是O2O, 這也太容易了。 ”上述不願具名的人士認為。 真正的O2O的模式, 是給使用者提供線上線下綜合服務的平臺, 線上下單線下服務, 形成閉環。 線上平臺入口很容易搭建, 但對汽車後市場這種對技術服務要求較高的專案來說, 技術、產品的可靠性以及服務的流程化顯然更加重要。 夏軍說, 車後市場O2O, 難的不是線上而是線下。

作為國內第一家大規模試水電商平臺化服務的車企, 上汽在三年間建立了車享平臺, 旗下包括新車、二手車以及售後服務市場等多個板塊, 不僅能夠希望為消費者提供“全生命週期”線上業務體系, 還希望以此試水, 完成從傳統的汽車製造商,

向汽車類綜合服務商的轉型。

車享家專注於售後服務市場, 這是汽車O2O創業項目中, 被大多數投資人看好的業務領域。 按照市場諮詢公司益普索(IPSOS)的資料顯示, 2015年, 中國汽車後市場的規模達到1180億美元, 預計2020年達到2140億美元, 市場空間巨大。

經歷了此前的淘汰和洗牌, 大多數心急分羹的項目都死在了半路上。 這讓車享家對於未來的發展保持高度的謹慎和理性。 “未來整個行業的變化、整個市場的機會蛋糕越來越大, 大家對這個市場的認識越來越回歸到商業的本質, 回歸到這個模式的本身、這個業務本身是不是能為用戶、為合作的夥伴真正創造新的價值。 ”夏軍說。 車享家的模式是先重後輕, 前期先重資產, 門店都靠自營,

自己整合供應鏈、建立標準化的服務流程, 以後資源積累起來了, 再慢慢放開加盟和合作。

截至到目前, 車享家的線下門店已經有1100多家, 到今年年底, 希望能達到1500家。 這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保守估計一家門店的建設成本為50萬的話, 到年底光直營店的建設投入就需要至少7.5億元。 按照規劃, 2020年, 車享家的店面要達到10000家, 就算按照一半自建一半加盟的比例, 需要的資金投入至少需要50億元。

高投入對於很多創業公司來說可能是很大的壓力, 但對於背靠上汽的車享來說, 資金並不會成為太大的問題。 重資產模式容易為車享家建立起來競爭的壁壘, 讓競爭對手難以模仿和超越, 但是對於業務本身來說, 如何創造價值, 是夏軍在考慮的關鍵問題。

中國車市已經進入存量發展階段, 龐大的汽車用戶群體, 為車享家的業務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但是, 這種需要高度精細化、高度標準化的服務專案, 在一家店乃至一百家店落地相對容易, 但要做到在10000家點保持同樣的水準, 對企業的管理水準要求極高。 場景化的維修服務體驗不是第一次被業內提出, 但到目前為止, 尚未真正看到有成功落地者多因如此。 車享家能否做到, 有待觀察。

上汽正在加大對包括車享家在內的電商服務專案的支援。 在其今年募集的150億元資金中, 有4億元車享網專案。 作為第一個規模化探索汽車後市場業務的整車企業, 上汽集團不僅希望借車享家進行試水, 更是希望能夠將後市場業務作為一個單獨的業務和盈利板塊獨立運作。 夏軍對記者表示,車享家或將在2019年運作獨立上市。

夏軍對記者表示,車享家或將在2019年運作獨立上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