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真正聰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

大部分人總以為, 聰明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 實際上, 聰明的人反而更容易毀了自己。

錢鐘書曾經說過, “越是聰明人, 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

胡適也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 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 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 ”

大多數情況下, 普通人沒得選, 只能以勤補拙, 認准一條路走到底。 聰明人因為聰明, 選擇的機會比普通人要多得多, 但相同的, 面對的誘惑也要多得多。

不信你去看, 很多走私、造假、詐騙、鑽法律空子的人, 其實一點都不笨, 相反, 他們很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聰明去犯罪。

只可惜, 不把聰明用在正道上, 只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聰明人比普通人領悟能力更強, 很多東西, 他們只要稍稍用心就能學會。 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己無所不能的錯覺, 慢慢變得不屑於用普通人的方法學習。

聰明人想成功, 需要時刻保持清醒, 天資很重要, 但心態更重要。

如果不擺正心態, 你只會變得越來越迷失, 最後被自己的自負傲慢坑害。

國學大師錢穆曾言:“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 訣竅無他, 都是能人肯下笨勁。 ”聰明人, 要學會下笨功夫, 笨功夫雖然不起眼, 卻務實有用。

當年曾國藩考秀才, 年年認真背書參加科考,

卻年年落榜, 最終竟花了七年才中秀才。

大家都說曾國藩“笨”, 但僅兩年他就中了舉人, 過三年又高中進士, 從此步步高升, 官居二品, 成為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

其實, 曾國藩的“笨”, 反而是種精明, 他深知成功別無他法, 唯有下笨勁, 所以才那麼鍥而不捨地考了七年秀才。

然而也正是曾國藩考秀才時下的笨功夫, 為他日後的科舉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曾國藩常說:“天下之至拙, 能勝天下之至巧。 ”

越是聰明的人, 越能懂得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學習。

這是一個追求高效率的互聯網時代,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大量宣稱能讓人快速學習的文章:

“三分鐘教你看懂XXX”

“一個星期包你學會XXX”

“十五天讓你搞定XXX”

“幾個月讓你從月薪5000到月薪50000”

……

表面上看, 我們似乎可以利用這些別人總結出來的“經驗”更快走向成功, 以免繞彎路。

實際上, 沒有什麼知識是幾篇文章、幾部視頻就能教會的, 真正有用的知識, 都是通過自己努力學習、認真思考得來的。

這些粗淺的訊息除了給自己一種“我在學習”的假像之外,

沒有任何幫助。

所以別再妄想找到什麼成功的捷徑了, 記住一句話:

凡是可貴的東西, 都必須花大量時間精力才能得到, 追求捷徑是成功路上最大的災難。

越聰明, 越要學會下笨功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