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丨清潔取暖是個系統化工程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與節能研究院副院長路賓

實施“煤改電”, 加速能源替代, 對於推動社會節能減排, 緩解城市霧霾困擾,

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為“煤改電”電能替代示範城市, 北京全力推進“煤改電”工程, 促進和諧宜居之都建設。

為此, 《民生週刊》記者專訪了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與節能研究院副院長路賓, 請他來解讀“煤改電”對環境的改善作用。

民生週刊:目前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在“煤改電”工作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路賓:“煤改電”“煤改氣”“煤改清潔能源”, 都是為了減少排放、緩解大氣污染的壓力而做的。 我們目前做的工作, 就是怎麼樣為清潔供暖來服務。 改善供暖, 從而改善民生。

我們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與節能研究院, 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 一直在做跟建築環境相關的研究工作, 我們能夠做的技術支撐工作很多,

我們也在給政府做一些技術支撐工作, 包括一些檔的起草等等, 都是在技術上做相應的建議。

民生週刊:清潔取暖的方式有哪些?您能否簡單介紹幾種?

路賓:清潔取暖有很多種技術路線:蓄熱式供暖裝置、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太陽能、生物質能等, 都是清潔供暖的方式。 哪些地區選用哪種方式, 要根據這個地區的能源結構和政策來選擇。

選擇能源的方式要因地制宜。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宜電則電、宜氣則氣”, 這個“宜”就是指要因地制宜。 能源方式和技術路線, 都要根據當地的能源結構和所具有的能源來選擇。 比如改電, 當地的電一定要是充足的。

蓄熱式電供暖方式, 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 電蓄熱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在國內, 從材料到裝備製造都不是很成熟。

地源熱泵發起於上世紀90年代, 我們研究所從美國學習技術, 然後引進到中國。 地源熱泵相對比較成熟。 它的原理就是:打一個孔, 把塑膠管道埋進去, 可能要100多米, 根據不同的地區, 深度不一樣, 通過水在地下迴圈, 夏天再把熱量存到土壤裡面, 進行供冷, 冬天把熱量從土壤裡取出來, 通過熱泵交換, 生產出45℃到50℃左右的熱水, 再向建築物裡供暖。

地源熱泵技術雖然比較成熟, 但是它有一個要求, 存進去的跟取出來的要相對平衡, 這樣區域的溫度才能平衡。 比如夏天不用, 冬天溫度就會降低, 供暖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因為要打孔埋管, 造價也還是很高的。

民生週刊:目前,

清潔供暖面臨哪些困難?

路賓:10~15年前我們院就一直在從事清潔供暖的研究工作, 包括空氣源熱泵、蓄熱式電加熱裝置、太陽能、地源熱泵, 還有生物質能、室內的採暖和建築保溫等等, 這些技術我們一直在研究, 實現清潔取暖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

一些地區的“煤改電”, 就是把過去燒散煤的土暖氣換成空氣源熱泵, 雖然換了熱源, 但末端並沒有動, 末端還是原來的暖氣片, 但暖氣片的多少和熱源是否匹配?確實實現了污染的減排, 但系統是不是做得最好最優?系統的效率有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耗能是不是最低?目前社會的認知還不夠, 從技術、實施、使用層面, 還需要做一些工作, 這樣才能使系統應用得更好, 才能夠可持續推廣。

民生週刊:做了哪些技術支援?

路賓:政府在推動, 我們在做一些技術支援。 在我們的技術範圍內, 使這項技術應用得更好, 能夠實現清潔能源替代, 並且保障使用效果。 同時, 在保障效果的前提下, 使系統能耗或者耗能水準達到最低。

去年, 在北京各個區縣推廣“煤改電”的過程中, 我們到各個區縣, 首先培訓他們的幹部, 然後是執行層, 再到農村的大隊幹部, 還有一些用戶。 也對一些企業進行培訓, 包括怎麼安裝、怎樣配備系統等。

民生週刊:對於清潔供暖, 您有哪些建議?

路賓:從設備角度講, 得讓用戶買得起, 更重要的是要讓他用得起。 如果用不起, 就還是會用過去的燒煤方式。 要做到可持續發展, 一定需要一個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現在“煤改電”工程推廣規模很大,很多工作是由設備製造商來供給,系統方面還不是最優化,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行業方面,要提高行業的技術水準,要培訓用戶,使使用者習慣這種能源方式,讓他們對系統的認知能力有所提升,才能使未來的運行費用降低。

民生週刊:設備裝置如何選擇?是否國外的技術設備優於國內?

路賓:清潔能源在建築中的應用,在中國不超過3年。國外的技術設備進入中國的時間也不是很長,國內技術設備的研發也不是很多,現在說誰更有優勢,需要時間來檢驗。到底對建築的供暖效果如何?還需要進一步檢驗。檢驗需要一定的過程,但這個技術是毋庸置疑的。

民生週刊:目前,對於“煤改電”的設備製造商我們是如何監管的?

路賓:這次北京“煤改電”的設備製造商,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權我們來進行檢測。通過3個程式來管控:第一,投標前,要求我們到廠家,在生產線上抽取樣品,進行檢測,產品合格才能投標;第二,品質把控是在現場,各個區農委,或者項目管理機構,要從現場抽取產品樣機,到我們這裡來檢測生產線和供貨是否一致,可以規避中間的弄虛作假,合格以後才能用到農戶家;第三,是運行效果的檢測,每一個廠家的設備安裝進農戶,我們要對運行階段的品質效果、供暖效果進行檢測。在這三個方面做到位了,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就會控制得比較好了。

民生週刊:有個概念叫“智慧家居”,您能解釋一下這個概念嗎?

路賓:“智慧家居”就是對我們居住的環境的溫度、濕度、PM2.5,還有二氧化碳的濃度等等,進行檢測,並且有相應的要求,然後通過電氣設備的控制使環境更加適合人的居住。未來的農房,也會朝著這個發展方向。

未來還可以把空調、供暖、空氣新風集成在一起。隨著生活水準提高,是可以達到的。我們提到的“智慧城市”,整個城市要達到智慧化,從建築角度講,也要“智慧建築”,家居也要“智慧家居”。都要往“智慧”的方向發展,但真正什麼時候能做到,我覺得10年左右的時間應該可以達到。

現在“煤改電”工程推廣規模很大,很多工作是由設備製造商來供給,系統方面還不是最優化,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行業方面,要提高行業的技術水準,要培訓用戶,使使用者習慣這種能源方式,讓他們對系統的認知能力有所提升,才能使未來的運行費用降低。

民生週刊:設備裝置如何選擇?是否國外的技術設備優於國內?

路賓:清潔能源在建築中的應用,在中國不超過3年。國外的技術設備進入中國的時間也不是很長,國內技術設備的研發也不是很多,現在說誰更有優勢,需要時間來檢驗。到底對建築的供暖效果如何?還需要進一步檢驗。檢驗需要一定的過程,但這個技術是毋庸置疑的。

民生週刊:目前,對於“煤改電”的設備製造商我們是如何監管的?

路賓:這次北京“煤改電”的設備製造商,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權我們來進行檢測。通過3個程式來管控:第一,投標前,要求我們到廠家,在生產線上抽取樣品,進行檢測,產品合格才能投標;第二,品質把控是在現場,各個區農委,或者項目管理機構,要從現場抽取產品樣機,到我們這裡來檢測生產線和供貨是否一致,可以規避中間的弄虛作假,合格以後才能用到農戶家;第三,是運行效果的檢測,每一個廠家的設備安裝進農戶,我們要對運行階段的品質效果、供暖效果進行檢測。在這三個方面做到位了,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就會控制得比較好了。

民生週刊:有個概念叫“智慧家居”,您能解釋一下這個概念嗎?

路賓:“智慧家居”就是對我們居住的環境的溫度、濕度、PM2.5,還有二氧化碳的濃度等等,進行檢測,並且有相應的要求,然後通過電氣設備的控制使環境更加適合人的居住。未來的農房,也會朝著這個發展方向。

未來還可以把空調、供暖、空氣新風集成在一起。隨著生活水準提高,是可以達到的。我們提到的“智慧城市”,整個城市要達到智慧化,從建築角度講,也要“智慧建築”,家居也要“智慧家居”。都要往“智慧”的方向發展,但真正什麼時候能做到,我覺得10年左右的時間應該可以達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