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老一輩說方言會影響女兒語言發育嗎?這些問題專家是這麼說的

浙大兒院康復科李海峰主任為您答疑有關小兒運動、言語、認知等腦功能發育的診斷與治療相關問題。

我兒子16個月大, 還不大會叫爸爸媽媽, 有問題嗎?

網友“小天宇媽媽”問:我家兒子16個月大, 還不會叫爸爸媽媽, 只是偶爾叫一下, 不確定是否有意識地叫。 但是大人說話孩子很多都聽得懂, 要什麼不要什麼, 都會用點頭和搖頭表示。 民間說, 男孩子說話晚, 以及“貴人語遲”的說法是對的嗎?怎麼判斷孩子語言發展情況?

李海峰醫師回答:嬰兒語言能力的發育有理解和表達兩方面, 理解先於表達。 根據兒童語言發育大概進程,

12-18個月大的孩子, 能聽懂眼、鼻、口、頭髮、手、腳等至少2個身體部位和一種物品的名稱, 用“自己的語言”加手勢表示需要、正是處於牙牙學語階段, 會有意識叫“爸”“媽”以外另一個字。 您的孩子在語言理解方面表現不錯, 如果不能確定孩子是否是有意識稱呼, 建議多觀察, 多引導, 必要時也可到專科醫院對孩子語言發育水準做全面評估, 及時給予干預措施。

小兒的語言發育受多種因素影響, 民間說的“貴人語遲”, 我想指的就是孩子語言發育存在個體差異性, 如果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干預引導, 促進孩子健康發育, 又何樂而不為呢!

家裡說方言的人特別多, 會影響孩子語言發育嗎?

網友“落魄天神”問:我家女兒15個月大,

語言發育和社區裡的其他同齡孩子比, 似乎慢一些。 我懷疑, 是不是和我家的語言環境亂有關係?我和老婆都是外地來杭州工作的, 家裡帶孩子的爺爺奶奶講一地的方言, 外公外婆又是另一個地方的方言。 這個語言環境的問題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 我很擔心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 怎麼辦?

李海峰醫師回答:小兒的語言發育受氣質、活動度和母親育兒能力、環境和傳統的影響, 但並不是完全由上述因素所決定。

15個月的孩子語言異常, 可有如下表現:對母親聲音無應答、不牙牙學語、不能理解簡單的指令、不會有意識叫爸媽、不會用“自己的語言”加手勢表示需要等。 您擔心寶寶語言發育似乎慢一些, 具體情況並不太清楚,

建議帶您孩子到正規的專科醫院對孩子語言發育水準做全面評估, 及時給予干預措施。

寶寶喜歡講話, 卻聽不懂她在說什麼, 應該怎麼辦?

網友“明天豔陽”問:女兒5歲了, 聰明伶俐, 就是說話口齒不清, 她喜歡講話, 可周圍的人都不能聽懂她在講什麼, 該怎麼辦呢?

李海峰醫師回答:根據您說的情況, 最大可能性是患有構音障礙。 構音障礙患者主要表現為發音不准, 咬字不清, 聲響、音調、速度、節律異常和鼻音過重等, 說話含糊不清和不流利。 嚴重時, 言不分音, 語不成句, 難以聽懂。 構音障礙患者言語所表達的內容和語法往往都是正常的, 對理解他人的語言也無困難, 而僅僅是口語的表達障礙。

構音障礙可以是患者主要的或唯一的症狀,

也可以是次要的伴隨症狀。 一般幼兒三歲半應能發p、b、m、h音素, 四歲半發k、j、f、d, 五歲半發t、r、l、s、sh、g。 我們多見的是入學兒童把g發成d,s、z、x, 還有個別孩子構音完全混淆或不能發聲, 這類咬音不正須及時糾正, 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心理。

4個月的寶寶飛機手, 是否是腦癱的跡象?

網友“小紅寶”問:我在網上查到, 腦癱的孩子常有斜頸、拇指內扣、飛機手等異常姿勢。 我家寶寶4個月了, 有時候有飛機手, 可能是腦癱嗎?(飛機手, 指的是頭往後仰、兩隻手往後、模仿飛機飛的樣子)

李海峰醫師回答:僅憑飛機手不足以診斷腦癱。 腦癱必須同時存在持續性的運動發育落後、肌力及肌張力異常、異常姿勢及反射異常四方面內容。

但我們需要注意嬰兒神經發育的早期異常跡象,

如存在下表各月齡段中四項之一的異常情況, 有必要至專科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明確, 以利於早期發現異常, 早期康復, 改善預後。

3個月

6個月

8個月

12個月

對很大聲沒有反應

發音少, 不會笑出聲

聽到聲音無反應

不會揮手表示“再見”或拍手表示歡迎

不注視人臉, 不追視移動人或物品

緊握拳不鬆開

不會區分勝任和熟人

呼喚名字無反應

逗引時不發音, 不會笑

不會伸手及抓著

不會雙手傳遞玩具

不會用拇食指對捏小物品

俯臥時不會抬頭

不能扶坐

不會獨坐

不會扶物站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