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家孩子欺負我孩子,你管不管!

今天群裡一個妹子很焦慮的來諮詢我最近孩子愛咬人這件事。

她女兒現在還不到兩歲, 最近一言不合就咬人, 而且下嘴狠。 前幾天家裡親戚帶著孩子來玩, 她在做飯的時候兩個小孩子就因為玩具爭執起來了, 對方孩子比她家孩子小, 沒搶過, 她女兒直接在對方孩子後背咬了一口, 破皮的那種。 她拍了照片給我看, 真的挺嚴重的, 她說當時親戚情緒特別激動, 她覺得必須要把自己孩子打一頓才能讓對方家長消氣。

最後的結果是, 她把女兒打了一頓, 下手不是特別狠, 但是絕對是真生氣了, 讓女兒道歉,

女兒死活不道歉。 事後她回憶起來, 覺得女兒當時已經被自己嚇到了, 眼神裡都是恐懼。 她自己難過到吃不下飯, 又不知道該怎麼教育, 越想越焦慮。

她也不是一開始就對孩子打罵, 而是好好商量, 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你這樣做不對, 這樣做的話小朋友就不和你一起玩了, 女兒也答應她不再咬人, 但是下一次還繼續咬, 完全把自己的承諾忘得一乾二淨。

可哥也經常幹這種事兒, 他一般的暴力行動就是直接上手打, 一般喜歡打臉, 殺傷力還是滿強的。 他的攻擊行為在一歲半以後開始出現, 兩歲多開始爆發。

在外面玩的時候, 一般他要是打了別人孩子我沒攔住的話我會先很嚴肅的告訴他這樣做不可以, 拉住他, 避免他繼續攻擊對方, 然後和對方小朋友確認有沒有受傷, 和小朋友道歉。 如果家人在旁邊我會和家長道歉, 然後安撫一下家長和孩子的情緒。 之後會暫時避免讓他再和這個小朋友接觸的太近, 免得又打起來。

孩子打人了要怎麼教育?

1、三歲以下的孩子, 別逼著他道歉

為啥說別逼著孩子道歉, 因為他壓根不知道為啥要道歉。 雖然這個時候似乎孩子不認個錯很難平息對方家長的憤怒, 但是你也要忍住自己的焦慮, 孩子不是不應該道歉, 而是他還沒有道歉的概念。

道歉的意義是孩子真的意識到自己傷害了對方,

心裡內疚想要彌補, 而不是被我們逼著機械性的重複了一句“對不起”。

這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代替他去道歉。 別在這個時候說家長溺愛孩子, 這不是溺愛, 這是監護人應盡的責任。 你的道歉, 你的內疚會讓孩子學習到什麼才是正確的認錯姿勢,

通過你的道歉他也能感受到他的行為到底造成了什麼後果。

孩子的心智發育是需要時間的, 成年人有的時候都不能在自己犯錯之後誠懇認錯, 更別說一個還不到三歲的孩子。 身教絕對重于言傳。

2、別指望他一次就能記住

為什麼我都說了他那麼多次, 他還是要去打人?這估計是很多爸媽內心咆哮的疑問。

我先問一句:看了那麼多夫妻相處之道的文章, 教你好好說話, 別冷暴力, 教你溝通的藝術, 你為啥還是脾氣一上來依舊一頓臭駡?或者依舊冷暴力?

很多父母都對孩子特別的苛刻, 反之對自己倒是挺寬容。 我自己沒啥問題, 我就是這性格, 怪就怪我老公不體貼, 怪我老婆不溫柔, 怪我孩子不懂事兒。

大部分人可能都記不住自己三歲以內的經歷,但是如果我們稍微客觀一點想想,一個兩歲左右的孩子如果什麼事情都是你說一遍他就能記住,那這孩子應該是外星生物。

我們對孩子的苛刻其實是來源於對自己的不滿。

我們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表現出來不恰當的言行,不願意要一個讓自己丟面子臉上無光的孩子,不願意讓別人覺得自己管教無方。這時候其實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代表我們的“作品”。我們害怕自己的作品不夠好,所以想盡辦法去打磨拋光,但是很少有人會記得照顧一下“作品”本身材質到底適不適合你這麼折騰。

3、你自己的人際關係處理好了嗎?

這個直擊靈魂的問題,我敢說沒幾個人能拍著胸脯說我人際關係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我的人際關係都存在問題,那我憑什麼要求孩子做到比我還好呢?

在此澄清一下,並不是說我自己有問題我就不能去教孩子變得更好了,而是有的家長的心態是:因為我有問題,我知道有問題很痛苦,所以你千萬不能有問題。我的問題我這麼大歲數已經改不了了,但是你必須做好。

而教育孩子需要的心態是:我知道自己有一些問題,改起來可能也挺困難的,但我會盡力引導你走更正確的路。但是如果做的不好也不能全怪你,畢竟你是我生的,咱倆一起努力。

這兩者的區別就是父母能不能為自己的人生狀態負責。你要知道你的人生過得不順,不是生了個孩子導致的,是你本來就有很多BUG沒修復,沒孩子的時候你還可以躲在象牙塔里假裝看不見這些問題,而孩子出生以後,這些問題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暴露無遺。

同樣的,孩子就算變得再好,也不能代表我們自己的人生得到了昇華,有句話怎麼說的:最可怕的就是有的鳥自己飛不動,就生個蛋,催著蛋快快飛。

如果要讓我總結一下好的父母需要具備的能力,那可能需要有兩點:

反省的能力:不論你學了多少,看了多少,都有能力去反省,敢於面對自己可能沒做好的地方,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完人。

忍受焦慮的能力:孩子都是不安套路出牌的,不是你做到完美他就不出問題。當他不符合你的預期的時候,你能不能忍受住焦慮,尊重孩子所展示出來的他真實的那一面。

大部分人可能都記不住自己三歲以內的經歷,但是如果我們稍微客觀一點想想,一個兩歲左右的孩子如果什麼事情都是你說一遍他就能記住,那這孩子應該是外星生物。

我們對孩子的苛刻其實是來源於對自己的不滿。

我們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表現出來不恰當的言行,不願意要一個讓自己丟面子臉上無光的孩子,不願意讓別人覺得自己管教無方。這時候其實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代表我們的“作品”。我們害怕自己的作品不夠好,所以想盡辦法去打磨拋光,但是很少有人會記得照顧一下“作品”本身材質到底適不適合你這麼折騰。

3、你自己的人際關係處理好了嗎?

這個直擊靈魂的問題,我敢說沒幾個人能拍著胸脯說我人際關係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我的人際關係都存在問題,那我憑什麼要求孩子做到比我還好呢?

在此澄清一下,並不是說我自己有問題我就不能去教孩子變得更好了,而是有的家長的心態是:因為我有問題,我知道有問題很痛苦,所以你千萬不能有問題。我的問題我這麼大歲數已經改不了了,但是你必須做好。

而教育孩子需要的心態是:我知道自己有一些問題,改起來可能也挺困難的,但我會盡力引導你走更正確的路。但是如果做的不好也不能全怪你,畢竟你是我生的,咱倆一起努力。

這兩者的區別就是父母能不能為自己的人生狀態負責。你要知道你的人生過得不順,不是生了個孩子導致的,是你本來就有很多BUG沒修復,沒孩子的時候你還可以躲在象牙塔里假裝看不見這些問題,而孩子出生以後,這些問題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暴露無遺。

同樣的,孩子就算變得再好,也不能代表我們自己的人生得到了昇華,有句話怎麼說的:最可怕的就是有的鳥自己飛不動,就生個蛋,催著蛋快快飛。

如果要讓我總結一下好的父母需要具備的能力,那可能需要有兩點:

反省的能力:不論你學了多少,看了多少,都有能力去反省,敢於面對自己可能沒做好的地方,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完人。

忍受焦慮的能力:孩子都是不安套路出牌的,不是你做到完美他就不出問題。當他不符合你的預期的時候,你能不能忍受住焦慮,尊重孩子所展示出來的他真實的那一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