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真有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大廈將傾遍地烽火

《說唐全傳》等小說演義中, 提到隋末天下大亂, 民不聊生, 起義軍蜂起, 常說的“十八路反王, 六十四處煙塵”, 煙塵是烽火戰火之意, 指小規模。

它們大體指:

金墉城李密稱西魏王

濟甯王薄稱知世王

濟南唐璧稱濟南王(虛構)

山后劉武周稱定陽王

河北李子通稱鳳鳴王

亳州朱粲稱南陽王

相州高談聖稱白禦王

曹州孟海公稱宋義王

江陵蕭銑稱梁王

涼州李軌稱大涼王

明州張金稱稱齊王

兗州徐元朗稱魯王

蘇州沈法興稱上樑王

楚州高士達稱冀州王

湖廣雷大鵬稱楚王(虛構)

河南王世充稱洛陽王

夏州竇建德稱夏明王

沙陀羅呼羅國王稱突厥王(虛構)

共有十八路反王。 六十四處煙塵, 為首的是杜伏威、張善相、薛舉眾英雄。 (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十八路反王除唐璧雷大鵬和沙陀羅呼羅國王屬虛構和稱王稱帝有出入外, 其他基本屬實。

史載, 隋煬帝營建東都洛陽、修建大運河、巡遊江都, 役夫無數, 天下民眾苦於苛捐雜稅繁重徭役, 隋大業七年(611年, 南方鵬注), 煬帝為征高句麗做準備, 徵發全國兵民數百萬, 使“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南方鵬注), 山東、河北地區由於地近遼東, 遭到的破壞更加嚴重, 加上水旱災荒,

民不聊生, 王薄在山東長白山率先起義, 自稱“知世郎”, 作《無向遼東浪死歌》號召人民反對遼東之役, 一時應者雲集, 山東河北兩地均有農民起義呼應。 (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613年, 不滿煬帝已久的楊素之子楊玄感發動叛亂, 雖很快被平定, 但意味著統治集團內部鬥爭白熱化。

大業十年(614年), 全國各地義軍已發展到百余支, 起義人數達數百萬之眾, 逐漸形成了河南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和江淮的杜伏威、輔公祏軍三支大的起義軍。 各路義軍與平叛隋軍多次大戰互有勝負, 戰局微妙。 隋朝各地官僚軍將、地主豪強乘機割據一方, 伺機而動。 (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大業十三年(617年), 太原留守李淵起兵, 長驅進入關中, 僅用一個月便攻克長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