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帝都不想當了?三朝內禪的真相

我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 最高統治者是實行世襲和終身制的。 一個人一旦黃袍加身, 基本會在皇帝位上當到生命盡頭, 才會由新皇帝接位。 但也有少數例外, 皇帝的身體還是好好的, 就宣佈退位, 成為所謂的太上皇。 南宋初就發生了宋高宗孝宗光宗三次讓位給太子, 自己當太上皇的事。 三次禪位各有原因, 共同點都是北方有強敵金國虎視眈眈, 王朝並不十分穩固。 (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太上皇當屬南宋的高宗趙構。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 已經做了36年皇帝的宋高宗趙構, 聲稱自己“老且病”、“倦勤”, 傳位給養子、趙匡胤的後裔趙昚, 這一年, 趙構55歲。 趙構退位當太上皇。 讓一個聽命于己的繼承人早點替代自己處理朝政, 既省得處理政事煩心, 又能在金兵再度南侵時出逃脫下枷鎖;既可以安享尊榮, 又可以在適當時候以太上皇身份左右大局。

趙昚即宋孝宗, 即位後對趙構極盡孝道。 淳熙十四年(1187年, 南方鵬注)十月, 趙構死于德壽宮中, 趙昚得知後失聲痛哭, 兩天不能進食, 又表示要服喪三年, 為了服喪, 讓太子趙敦參預政事。

由於太子年過四十, 繼位心切, 在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禪讓于太子,

是為宋光宗, 趙昚自稱太上皇, 閒居重華殿, 繼續為宋高宗服喪。 光宗與孝宗不和, 長期不去探望孝宗。 為此, 孝宗悶悶不樂而生病。 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 孝宗逝于臨安重華殿。

孝宗趙昚得病時, 光宗趙敦既不請人看病又不去探望趙昚, 最終朝臣拒絕朝見趙敦, 集體前往太上皇所居宮殿朝見, 他才被迫妥協。 但是趙昚病逝時作為兒子的光宗不服喪更不願意主持喪禮。

光宗的行為使朝野議論紛紛, 大臣惶恐不已, 因此, 外戚韓侂胄和知樞密院事趙汝愚等大臣奏請太皇太后(宋高宗的皇后)出面主持大局, 高宗皇后吳氏自高宗死後一直與太上皇孝宗同住重華宮, 雖年有八十, 卻處變不驚, 命宰執赴重華宮發喪,

向外宣佈“皇帝有疾, 可在南內服喪”, 保存朝廷體面, 平息朝野義憤。 (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在大喪除服那天, 吳太皇太后在北內太上皇靈柩前垂簾聽政, 宣佈皇子嘉王(光宗兒子, 南方鵬注)即皇帝位, 是為甯宗, 尊光宗為太上皇。 史家把高孝光寧四帝之間的皇位交接稱為“三朝內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