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一位老師的內心獨白:你對孩子的溺愛,是給自己刨下的坑

01

有一個中年婦女。

在這座偌大的城市, 沒有穩定的工作, 沒有賺錢的技能, 靠別人介紹給城裡人家打掃衛生賺取生活費。

她勤奮、踏實,

經過粗糙的雙手擦拭的地板和傢俱, 一塵不染。 她努力地活著, 同時為幾個家庭服務。

她養活了一個兒子。

她希望靠自己的努力, 能夠為兒子創造美好的生活。 兒子很小的時候, 她就送兒子去各類培訓班, 學畫畫、學鋼琴、學英語。 只要是城裡小孩有的, 她都努力給兒子創造。

她和大多數父母一樣, 希望兒子學有所成, 不走自己的老路。 她給兒子買不算便宜的衣服和玩具, 一有時間, 就送兒子去遊樂場, 去旅遊, 去見識外面的世界。

她竭盡所能, 從物質上給予兒子最好的一切。

漸漸地, 兒子熟悉了這一切, 以為這都是理所當然。 在家裡, 兒子是小皇帝, 一切需求都被滿足。

恰恰, 這個中年婦女忘了教給兒子一些美好的品質。

比如節儉、勤奮、友善、助人、好學......

她心甘情願地付出, 以為拿出自己所有的一切, 就可以培養一個優秀的兒子。 豈不知, 她只感動了自己。

漸漸地, 兒子貪圖享樂、好逸惡勞。 一切需求都被輕易滿足的兒子失去了刻苦努力的決心, 失去了獨立自主的意志。 兒子漸漸長大, 她慢慢變老。 她供養兒子的能力減弱, 兒子的需求越來越難以滿足。 兒子開始對她不滿, 有時竟對她口出惡言。

被溺愛的兒子長大後成了巨型嬰兒。 沒有學歷, 沒有生存技能。 她也漸漸被兒子嫌棄。

老邁的她成了祥林嫂, 見人就述說自己這一輩子的辛勞。

“我辛辛苦苦把兒子拉扯大, 給他吃好的、穿好的, 沒想到到頭來卻沒有得到兒子的好。 我這一輩子真是太不值了。

剛開始, 她從別人那裡得到了廉價的同情。 時間長了, 周圍的人都厭煩了她的喋喋不休。

是什麼造成了她如今的處境?

是溺愛, 是不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 讓兒子成了如今的模樣。

家庭教育, 不只是盡可能地給他良好的物質條件, 而是要教給他物質之外的東西。

良好的家庭教育, 是給子女最好的奢侈品。

02

朋友給我講了一個差不多的故事。

朋友單位有一個臨時工, 離異, 每個月靠打雜獲得三千塊的工資收入。 她每天早上吃一個包子解決早餐, 中午儘量少吃, 節省開支。

她兒子在外省上大學, 她把節省下來的錢給兒子買一萬多塊的外星人筆記本, 兒子用來打遊戲。 她怕兒子放假回來坐長途火車太過於勞累, 給他錢買來回的飛機票。 她怕兒子在外面讀書吃苦, 每個月拿出工資的一半給兒子當生活費, 另外, 她還給兒子買昂貴的衣服鞋子。

一切, 都源于對兒子無盡的愛。

這種愛是偉大了, 但是卻犧牲了自己, 成全了兒子, 最後苦了自己。

兒子剛開始對她的這種付出還有點惴惴不安,

後來, 慢慢就習慣了。 因為, 兒子直到讀大學, 依然沒有學會獨立生活。 兒子把她當做了依靠。

兒子大學畢業了, 沒有一個單位願意要他。 因為他什麼都不會。 兒子看不上那些低端的工作, 又辛苦、又沒有多少錢, 還不如在家上網打遊戲來得自在。

某一天, 臨時工阿姨在辦公室哭了。 她說, 自己付出了這麼多, 兒子卻沒有理解她。 本來家庭條件就不好, 兒子竟然不出去工作。 她覺得越來越難, 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兒子想去日本旅遊, 找她伸手要兩萬塊錢。

那一刻, 她驚呆了, 五味雜陳。 她花了半輩子的時間供養兒子, 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 沒想到兒子進入社會卻掙不了一分錢, 還找她要旅遊費。 她辛苦一年都存不下兩萬。 她這輩子都還沒有出去旅遊過。

她對我朋友訴苦,朋友卻不知道怎麼安慰她。

因為,一切都晚了。

對子女的教育不應該是溺愛,應該是在關心愛護下對其嚴加管教。對子女寄予厚望是父母的樸素願望,但是這種厚望首先應該是嚴加管教。

毫無節制地一廂情願付出不是愛,沒有底線地一味滿足也不是愛。愛,是要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教給他們那些最美好的品質。

比如:獨立、勤奮、好學、理解、尊重、

03

當年,我的班主任從農村苦讀,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回縣一中任教。

班主任對女兒的教育就值得我們深思。

小師妹在很小的時候,班主任就讓她獨立做事,洗衣服、洗碗、做家務,讓她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教她學會照顧家人。

在學習上、生活上,教給她人生的道理。做了好事,及時鼓勵;做了錯事要認錯,並且改正。

小師妹在成長的過程中,同樣遇到很多困惑,但是他沒有直接干預,而是讓小師妹自己去摸索、試錯,適時給予指導,慢慢成長。

他並沒有向大多數父母一樣,在假期給小師妹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而是給她買了很多書籍,陪著她一起閱讀,交流,並鼓勵她寫作。

在浩瀚的書籍海洋中,小師妹獲得了啟迪,收穫了成長。在高考中,以高分考上了北師大的本碩連讀,報考的是自己喜歡的地球科學專業。

小師妹在大學報到前夕,告訴班主任:

“爸爸,我已經長大了,你們不用送我去學校。我自己去,以後,我要學會獨立成長,在大學期間,我要努力學習,豐富自己,培養人生的能力。在空餘的時間,努力兼職,爭取養活自己。”

“爸爸媽媽,我很感謝你們對我的愛,我很感謝你們對我的付出。今年我18歲,我已經長大了。以後,由我來照顧你們”

在大學期間,得益于小師妹從小養成的大量閱讀寫作習慣,很快就在報刊上發表了第一篇處女作。在學習上刻苦努力,她的專業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班主任說,他這輩子最驕傲的事,就是培養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兒。她不用擔心她未來的道路,因為,在很小的時候,她就已經養成了優秀的品質。

龍應台寫給兒子安德列的一段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在我看來,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對孩子的一生作考慮。培養他愛的能力,獨立的思想,讓他明白,在他成年之前,他所獲得的一切都是父母辛勤而來的,心中時常要有感恩之心。

多讀書,讀活書,在書籍的滋養中培養健全的人格。最終終會收穫人生的幸福。

更多優質作品敬請期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我願人生若只如初見”(歡迎評論、轉發、收藏)

她這輩子都還沒有出去旅遊過。

她對我朋友訴苦,朋友卻不知道怎麼安慰她。

因為,一切都晚了。

對子女的教育不應該是溺愛,應該是在關心愛護下對其嚴加管教。對子女寄予厚望是父母的樸素願望,但是這種厚望首先應該是嚴加管教。

毫無節制地一廂情願付出不是愛,沒有底線地一味滿足也不是愛。愛,是要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教給他們那些最美好的品質。

比如:獨立、勤奮、好學、理解、尊重、

03

當年,我的班主任從農村苦讀,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回縣一中任教。

班主任對女兒的教育就值得我們深思。

小師妹在很小的時候,班主任就讓她獨立做事,洗衣服、洗碗、做家務,讓她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教她學會照顧家人。

在學習上、生活上,教給她人生的道理。做了好事,及時鼓勵;做了錯事要認錯,並且改正。

小師妹在成長的過程中,同樣遇到很多困惑,但是他沒有直接干預,而是讓小師妹自己去摸索、試錯,適時給予指導,慢慢成長。

他並沒有向大多數父母一樣,在假期給小師妹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而是給她買了很多書籍,陪著她一起閱讀,交流,並鼓勵她寫作。

在浩瀚的書籍海洋中,小師妹獲得了啟迪,收穫了成長。在高考中,以高分考上了北師大的本碩連讀,報考的是自己喜歡的地球科學專業。

小師妹在大學報到前夕,告訴班主任:

“爸爸,我已經長大了,你們不用送我去學校。我自己去,以後,我要學會獨立成長,在大學期間,我要努力學習,豐富自己,培養人生的能力。在空餘的時間,努力兼職,爭取養活自己。”

“爸爸媽媽,我很感謝你們對我的愛,我很感謝你們對我的付出。今年我18歲,我已經長大了。以後,由我來照顧你們”

在大學期間,得益于小師妹從小養成的大量閱讀寫作習慣,很快就在報刊上發表了第一篇處女作。在學習上刻苦努力,她的專業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班主任說,他這輩子最驕傲的事,就是培養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兒。她不用擔心她未來的道路,因為,在很小的時候,她就已經養成了優秀的品質。

龍應台寫給兒子安德列的一段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在我看來,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對孩子的一生作考慮。培養他愛的能力,獨立的思想,讓他明白,在他成年之前,他所獲得的一切都是父母辛勤而來的,心中時常要有感恩之心。

多讀書,讀活書,在書籍的滋養中培養健全的人格。最終終會收穫人生的幸福。

更多優質作品敬請期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我願人生若只如初見”(歡迎評論、轉發、收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