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茶不僅好喝,用好了,還能治病!(附送4驗方)

茶葉又名茶, 茗, 茶葉為山茶科植物茶的嫩葉或嫩芽。 春、夏和秋季採收初發的葉芽, 以清明前後採收者為好。 一般經加工精製後用,

亦可鮮用。 茶葉品種極多, 可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緊壓茶、花茶等類。 經常選用的多為綠茶, 紅茶和花茶。 綠茶性涼, 擅長清熱清暑;紅茶性溫, 擅長溫中健胃;花茶居中, 四季皆可飲用。 除此之外, 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喜歡喝磚茶, 福建等省人們多喝烏龍茶。

我國茶葉品種多, 大約有140種。 其外觀造型千姿百態, 香氣, 滋味各具特色, 清湯綠葉, 十分誘人, 其中名茶有龍井、毛峰、碧螺春等。 茶葉因產地、品種、採集時問與加工方法不同, 含的營養成分也不同, 所以喝的茶葉應當雜一些。

一般人喝茶這樣安排:夏季飲綠茶, 冬季飲紅茶, 春秋兩季選花茶。

茶的營養:

茶葉含嘌呤類生物鹼, 以咖啡鹼為主, 另有可哥豆堿、茶鹼、黃嘌呤、胡蘿蔔素、維生素、精氨酸、單寧酸、鞣質、揮發油、三萜皂苷等營養成分。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茶葉中所含的茶鹼和咖啡鹼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強大的興奮作用。 綠茶提取物有明顯的降壓作用、抗動脈硬化作用、抗氧化作用等。 茶葉尚具有利尿、降血脂、抗癌、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和抗過敏作用等。

茶葉的單寧酸可預防中風。

中醫理解:

茶葉性涼味甘苦, 具有清暑止渴, 消食化痰, 清熱利尿, 溫中和胃的功效。 主治風熱上犯, 頭暈目昏, 暑熱煩渴, 或飲酒過度, 多睡好眠, 神疲體倦, 小便短赤或水腫尿少, 油膩食積, 消化不良, 濕熱腹瀉, 痢疾等症。

此外, 茶葉還具有解毒的作用, 用於誤服金屬鹽類或生物鹼類毒物尚未被吸收者。 每次用3~10克茶葉泡茶;或煎湯;或入丸、散劑。

藥用驗方:

1. 清暑止渴湯

綠茶葉10克, 鮮西瓜皮60克, 鮮蘆根30克, 用清水煎二次, 取300毫升, 分三次溫服, 具有清熱解暑, 生津止渴的功效, 主治頭痛目昏, 目赤邂痛, 心煩口渴, 小便不利等症。

2. 健脾消食湯

花茶末15克, 神曲15克, 雞內金10克, 白術10克, 枳實10克,

水煎服。 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 主治暴飲暴食, 脘腹脹滿, 不思飲食等症。

3. 海金沙散

海金沙30g, 茶葉15g, 車前草子各15克, 共研細末, 每次6~9g, 用通草10g, 燈心草5g, 煎湯送服。 具有清利下焦濕熱的功效, 主治熱結小腸, 小便不通, 臍下滿悶等症。

4. 菊花茶:

菊花10克, 茶葉3克, 沸水浸泡, 徐徐飲用。 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適用于夏熱所致的頭目不清, 精神疲倦, 煩熱, 小便短赤等症。

飲茶注意:

1. 脾胃虛寒、失眠及習慣性便秘者慎服茶。

2. 服人參、土茯苓, 威靈仙及含鐵藥物者禁服茶葉。

3. 茶葉過量、喝茶過濃, 易引起煩躁、興奮、嘔吐、失眠等“中毒”症狀, 大量喝西瓜汁可解“醉茶” 。

4. 飯後不宜立即喝濃茶。 茶雖然是理想的飲品, 但茶葉含大量鞣酸。 飯後立即喝茶, 茶水與食物相混, 茶葉中的鞣酸與食物結合成不溶性沉澱物, 使鐵難以被吸收。

5. 不宜空腹飲茶, 腎虛尿頻失禁者勿服濃茶。

作者:李乾構, 國家級名老中醫、北京中醫醫院脾胃病專家、BTV《養生堂》重要嘉賓。 本文出自李老代表著作《大國醫——脾要輕補, 胃要嬌養》, 一書說透脾胃養生的秘訣!

名醫傳承

壹號專家()旗下中醫養生頻道

名醫傳承

壹號專家()旗下中醫養生頻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