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拼上身家性命的中國父母,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一群人

文/獨孤傷

中國父母很焦慮, 為孩子忙得簡直焦頭爛額。 為什麼這麼說?且看下面的一個事例。

小王家孩子今年上二年級, 在孩子還沒有上學之前, 就已經開始學習英語、鋼琴、繪畫, 上學之後又開始上游泳補習班、奧數補習班。

小王老婆現在專職在家照顧孩子, 而在孩子上學之前還是和小王一樣擁有工作的。 至於為什麼現在沒有了, 那就很好理解了——陪孩子。

可以說小王這夫妻倆對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 小王自己教孩子數學, 教邏輯推理, 小王老婆陪孩子上各種興趣班, 雖然有的班縮了又縮, 減了又減。

據小王老婆親自描述, 感覺陪孩子比上班還累, 每天都得操心上火。 孩子學得好了, 自己當然高興, 孩子學得差了, 自己比孩子還要提心吊膽, 心情煩躁。

小王老婆在說這些話的時候, 眼睛正盯著手錶, 準備去接孩子放學。

上面舉的事例並非個例, 而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尤其是那些家境不錯, 父母是學歷較高的中產家庭, 他們的教育焦慮很深, 對孩子的教育很是瘋狂。

為什麼會這樣?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周圍家的孩子學習, 自家孩子卻在玩:鄰居家裡的娃學習鋼琴, 自己家的娃還成天在外頭到處玩, 這個時候父母會坐不住, 生怕孩子將來變成差生。

按照別人說的方法教孩子, 卻沒效果:聽了各種教育專家的育兒課程,

看來各種教育達人的教育書籍, 最終發現孩子還是那個老樣子, 沒有一點變化。

升學競爭變激烈, 入學的條件變嚴格:幼升小, 小升初, 初升高, 每一關都像過獨木橋, 家長需要時刻關注資訊, 把握任何機會, 給孩子努力選擇好學校。

對未來擔憂, 怕孩子對變化束手無策:人工智慧大火, 機器戰勝人類的例子層出不窮, 無數的人將被機器取代, 國家也重視人工智慧教育, 這些變化讓家長和孩子都措手不及。

有人將上面四個原因分別成為:攀比焦慮、茫然焦慮、壓力焦慮、遠慮焦慮。 正是這四個焦慮讓家長們變得瘋狂, 對每一點關於孩子的風吹草動都趨之若鶩。

因為這四種焦慮, 看到有好的學區房就積極爭搶, 生怕晚一秒就沒了,

聽說有好的培訓班就抓緊報名, 生怕晚一步就落後。

對於這樣的現象, 有人給了一句深刻的總結, 我個人非常認同:因為教育所帶來的巨大焦慮, 讓每個父母都成為了行為藝術家。

那麼, 外國的父母焦慮嗎?其實也很焦慮, 但是卻沒有這麼的瘋狂, 因為外國的父母把孩子當作是國家的, 不想中國的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 這就是區別。

孩子是父母生的, 也是父母養的, 但是學校是國家提供, 老師是社會供給, 況且知識是孩子自己學習, 命運是孩子自己掌控。

父母切不可為了自己而影響孩子的前程, 而為了自己作為父母的面子和私欲, 正是中國父母產生巨大焦慮的源泉。

補課、爭學區房、參觀名校, 這些都無可厚非,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忽視孩子的教育規律和成長速度, 因為在努力給孩子爭取更多好的教育資源的時候, 給孩子精神上的支持也許更為重要。

為父母者, 切不可被所謂的教育焦慮給沖昏了頭腦, 否則, 中國的父母真就成了世界上最可憐的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