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別做夢了,你以為老人想給你帶孩子嗎?

22

週末的時候, 我們最經常的Social方式是, 幾家湊一起, 找個有庭院或者兒童樂園的餐廳吃Bruch。 孩子們跑成一堆, 大人們才能遊手好閒地湊在一起。

有一次, 我們三家一起去, 進了餐廳張羅著擺桌子的時候, 服務生問:“你們到底有幾個人?”

Alice說:“七個大人, 八個孩子。 ”

我詫異:“怎麼會有七個大人?”

Ella說:“還有Alice的媽媽啊。 ”

這時候, 我才明白在花園裡面領著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姑娘, 跟著這一堆孩子跑的那個老太太是Alice的媽媽, 不是餐廳裡來湊熱鬧的食客。

自助式餐廳, 桌子準備好了, 就可以吃了。 但是我們叫了兩遍, 孩子們正玩的開心, 都不願來來吃飯。 大人就先開始吃, 邊吃邊聊天, 到也開心。

等大人們都吃的差不多了, 我們把孩子們都叫了回來, Alice的媽媽也跟著回來了, 她去拿了點兒吃的, 還沒吃幾口, 小丑表演開始了。 孩子們一陣歡呼的跑去看, Alice的媽媽放下盤子, 趕忙就跟著去了。

遠遠的, 可以看得到, 小丑在中間, 周圍都是孩子, 最外面是幾個圓胖矮墩彎著腰, 僂著背, 看孩子的老太太。 周日星級酒店的自助午餐, 按人頭價位, 肯帶阿姨來吃的可能性不大, 都是外婆或則是奶奶。 在位置上坐著, 邊吃邊聊的, 都是子女, 這好像是全國統一定律。

前些天我在一個媽媽群裡看到, 一個媽媽在吐槽, 她婆婆把帶孩子帶壞了, 孩子四歲了, 吃飯要攆著喂, 上躥下跳一刻也停不住;去幼稚園就搶小朋友玩具, 居然還沖著小朋友吐口水。

現在中國超過60%的孩子都是老人帶的, 老人的溺愛把孩子慣壞了, 或者老人的陳舊觀念, 把孩子帶壞了的例子非常普遍, 比比皆是, 一下子有好些媽媽也來七嘴八舌的吐槽老人帶熊孩子的事蹟。

有人@那個最初那個媽媽:“你為什麼不自己帶?”

那個媽媽說:“我真想辭職在家帶孩子, 可是我老公不同意。 少一份收入啊。 其實, 我媽和我婆婆都想帶, 我們交給婆婆帶, 我媽還有意見。 ”

也許為了獲得兒女們的關注, 也許為了不和兒女分開, 從表面上和道理上, 父母們會爭著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

然而, 父母尤其對於自己有房子, 有退休工資, 可以自給自足的父母們來說, 真的壓根沒有他們說那麼渴望給孩子帶孩子, 給孩子帶孩子是, 因為這是家, 因為這是自己的孩子, 怎麼辦?沒辦法, 只能自己咬著牙盯著幹。 這是一個事實, 只是沒有人捅破而已。

我這麼說, 絕對不是自己關著門悶想出來的;是我在獨立帶娃這些年裡,

在各個遊樂場, 小花園, 早教中心興趣班的外面, 聽帶娃的老人們說的。 在沒有自己孩子在面前的時候, 老人們其實也在吐槽:帶娃累, 帶娃煩, 體力吃不消, 萬一有閃失, 精神壓力大, 而且還要時時受孩子的擠兌和埋怨, 這裡不對, 那裡錯了, 有苦難言。

沒有成年帶過娃的人, 不知道帶娃的辛苦。 帶娃的辛苦最大的表現, 即不在於體力上的消耗, 也不在於腦力透支。

帶娃是一種這樣的工作, 輕不行重不行, 有力卻使不上, 卻還要不停的集中精力, 更同時處理一堆細枝末節的細節, 一直抻著, 抻到最後, 才發什麼也沒做, 於是整個人像是被紮破的氣球一樣, 氣泄了, 而且還要365天, 天天重複。

從小到大, 我不是個討喜的孩子。 迄今為止,

我受到最多的最懇切的表揚是, 我居然自己把兩個孩子帶大了, 而且兩個孩子活蹦亂跳的, 各個零件都齊全。 無論是老人們, 還是同輩們, 都是由衷的說:“你真的太厲害了, 我真的玩不轉!”

說實話, 我從來沒覺得一個人帶兩個孩子, 是多麼不可勝任偉大的任務。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 把生出來的孩子養大, 這不是最自然的事情麼?帶的怎麼樣要看個人能力, 但是帶還是不帶, 卻是個人的態度和觀點!

我在小花園裡在看娃的時候, 不止一次有老人們給我說:“你在國外讀過書, 現在還不如去找工作, 拿工資請個全職的住家阿姨幫你帶, 不必現在輕鬆多了嗎。 ”

的確, 這對我也許是一種省力的選擇, 但是我是個嫉妒心很強的女人, 我辛辛苦苦十月懷胎生出來的孩子,除了參與創造她們的爸爸,我不能接受在這個世界上,孩子和另外一個人的感情比和我更緊密。

要知道,生只不過是一種血緣,耳鬢廝磨的養育,才是奠定家庭感情的基礎。被自己的媽媽養大的孩子是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被婆婆養大的孩子是自己的小叔子或者小姑子,被住家阿姨全權帶大的孩子,會變成一個的疏離的陌生人,因為如果孩子根本不會記得,曾經他在你肚子裡面的十個月的安撫。

我們總是說,最完美的親情應該是一場漸行漸遠得體的目送,但是今天的父母們忘記了自己的界限感,緊緊的抓著,手不松,變成了廣大家庭的痛苦根源。

然而事實上的今天,比起不想鬆手的父母來說,哭哭啼啼,不肯鬆手,因為沒有父母的幫助,自己根本就搞不定人生的子女,才是廣大家庭的痛苦根源。

如果父母有選擇,他們一定會選和朋友們跳跳舞,聊聊天,去旅行,買點便宜貨。週末或者假期,或者在自己沒事的時候,逗逗孫子們玩兒,把孩子們打扮好了,去到老姐妹面前炫耀一番。

退休之後,早起買菜,風力雨裡抱著孩子滿院子遛彎,接送幼稚園,一日三餐,洗澡餵飯,晚上還接著帶著孩子睡,完全把自己當老媽子的,那都是責任,是無奈,是義務,是不能提的心酸!

的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條件全職在家看孩子,可是讓父母看孩子和請父母幫忙照顧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焦慮而忙碌,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在事實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除非個人執念強烈,我們總是將計就計的把看孩子的重心轉移出去,讓把自己變成了可有可無,僅僅是幫助照顧的角色。

孩子是婚姻中的紐帶,孩子更是婚姻中的粘合劑。只有獨立帶娃,才是保持自己個人家庭緊密的秘密武器。

所謂的家庭,僅僅是指父母和沒成年子女,而三代以上就是家族。對於今天飛速發展的新型社會而言,人屬於家庭,家庭屬於國家,而家族僅僅剩下感情的聯繫,沒有了任何責任,義務和一定要擠在一起的必需,若是家族成員之間在一起生活,弊大於利。

帶孩子苦,帶孩子累,帶孩子花得多,賺得少,抹殺了自己的風輕雲淡的自由自在,然而沒有汗流浹背的付出,沒有耳鬢廝磨的陪伴,沒有痛苦無比的努力,我們永遠也不會擁有一個完整的家,更不會有心如磐石的幸福。

請不要再自作多情的以為老人們稀罕給你帶孩子,也不要再指責老人給你帶好你的孩子,這根本不是他們的責任,而是你自己還沒有成年的能力,沒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我辛辛苦苦十月懷胎生出來的孩子,除了參與創造她們的爸爸,我不能接受在這個世界上,孩子和另外一個人的感情比和我更緊密。

要知道,生只不過是一種血緣,耳鬢廝磨的養育,才是奠定家庭感情的基礎。被自己的媽媽養大的孩子是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被婆婆養大的孩子是自己的小叔子或者小姑子,被住家阿姨全權帶大的孩子,會變成一個的疏離的陌生人,因為如果孩子根本不會記得,曾經他在你肚子裡面的十個月的安撫。

我們總是說,最完美的親情應該是一場漸行漸遠得體的目送,但是今天的父母們忘記了自己的界限感,緊緊的抓著,手不松,變成了廣大家庭的痛苦根源。

然而事實上的今天,比起不想鬆手的父母來說,哭哭啼啼,不肯鬆手,因為沒有父母的幫助,自己根本就搞不定人生的子女,才是廣大家庭的痛苦根源。

如果父母有選擇,他們一定會選和朋友們跳跳舞,聊聊天,去旅行,買點便宜貨。週末或者假期,或者在自己沒事的時候,逗逗孫子們玩兒,把孩子們打扮好了,去到老姐妹面前炫耀一番。

退休之後,早起買菜,風力雨裡抱著孩子滿院子遛彎,接送幼稚園,一日三餐,洗澡餵飯,晚上還接著帶著孩子睡,完全把自己當老媽子的,那都是責任,是無奈,是義務,是不能提的心酸!

的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條件全職在家看孩子,可是讓父母看孩子和請父母幫忙照顧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焦慮而忙碌,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在事實上,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除非個人執念強烈,我們總是將計就計的把看孩子的重心轉移出去,讓把自己變成了可有可無,僅僅是幫助照顧的角色。

孩子是婚姻中的紐帶,孩子更是婚姻中的粘合劑。只有獨立帶娃,才是保持自己個人家庭緊密的秘密武器。

所謂的家庭,僅僅是指父母和沒成年子女,而三代以上就是家族。對於今天飛速發展的新型社會而言,人屬於家庭,家庭屬於國家,而家族僅僅剩下感情的聯繫,沒有了任何責任,義務和一定要擠在一起的必需,若是家族成員之間在一起生活,弊大於利。

帶孩子苦,帶孩子累,帶孩子花得多,賺得少,抹殺了自己的風輕雲淡的自由自在,然而沒有汗流浹背的付出,沒有耳鬢廝磨的陪伴,沒有痛苦無比的努力,我們永遠也不會擁有一個完整的家,更不會有心如磐石的幸福。

請不要再自作多情的以為老人們稀罕給你帶孩子,也不要再指責老人給你帶好你的孩子,這根本不是他們的責任,而是你自己還沒有成年的能力,沒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