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邦曾許諾:“見天不殺、見地不殺”為什麼韓信最終還是被殺了?

高處不勝寒, 劉邦也不例外, 劉邦打下江山稱帝時已經年逾五十, 老年的劉邦變得愛猜忌、多疑, 甚至不再信任當年一同南征北戰的功臣將領們, 尤其是不放心異姓的諸侯, 於是有眾多功將紛紛被劉邦殺害。

韓信是劉邦的第一開國功臣, 劉邦打江山的幾次硬仗基本都是韓信的功勞, 比方說大家熟知的背水一戰, 十面埋伏, 就連劉邦的死對頭項羽, 最終也是被韓信逼迫自刎而死。 劉邦曾經對韓信許諾:“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 意思是說看見天不能殺韓信, 看見地不能殺韓信, 不能用鐵的東西殺韓信。

總結來說就是韓信是不能殺的, 任何情況下劉邦都承諾不殺韓信。 可歎的是, 劉邦的承諾並沒有兌現!韓信最終還是被殺了。

韓信並非是被劉邦直接殺的, 直接殺韓信的人是劉邦的原配老婆呂雉, 據說是用竹劍殺的。 呂雉殺韓信並沒有通知劉邦,

殺了以後才告訴劉邦的。 那麼劉邦在得知韓信被殺以後是什麼反應呢?司馬遷記載這段歷史用了五個字來形容劉邦的心情“且喜且憐之”。 所謂的且喜且憐之意思就是說即非常高興, 有感到非常的可惜。 劉邦和韓信有著相同的遭遇, 二人都是出身基層, 都在未成名時受到過屈辱(韓信胯下之辱, 劉邦也是貧苦出身)。 可以這樣說劉邦是由衷的喜歡韓信, 他的憐是因為他知道韓信是無辜被殺的。

 劉邦為什麼要殺韓信可以歸結以下幾個原因:

1, 韓信的軍事才能大家都知道, 如果劉邦死了之後, 誰能駕馭得了, 包括張良這樣為劉邦辛辛苦苦打天下的人, 誰也不希望劉邦死後, 韓信做大。 韓信是軍事天才, 能把作戰搞得和繡花一樣, 這種本領不能不讓人佩服。 不過也是有帝王之心劉邦多不能容忍的, 劉邦知道自己孩子的實力, 也知道手下大臣誰也奈何不了韓信。

2, 韓信聽人唆使, 有可殺的理由。 當年劉邦手下謀士酈食其, 憑藉三寸不爛之舌, 說降齊王, 韓信卻唯恐酈食其僅僅靠一張嘴, 功勞就比自己大, 於是繼續攻城, 造成的結果就是酈食其被烹殺, 這讓劉邦格外惱火, 韓信是一個為了目的不顧及別人死活的人;

3, 劉邦在難處, 請求韓信儘快支援, 韓信卻借機加碼, 要求劉邦封自己為假齊王。 劉邦聽後破口大駡,

想拒絕要求, 還是張良積極提醒, 告誡劉邦現在是必須重用韓信的時候, 果然封韓信為齊王, 不過心裡對韓信有怨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