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四川唯一!國家剛剛宣佈這個縣獲評全國示範!

↑ 點擊上方“四川發佈”關注我們

特大好消息!!!

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出爐

蒲江縣榜上有名!

“國字型大小”生態招牌納入囊中!

▼▼▼

9月20—21日,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浙江省安吉縣召開, 會上環境保護部對獲得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給予了命名和授牌, 此次全國共有46個市縣獲命名, 四川省蒲江縣入列, 蒲江縣也是四川省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縣。

那麼, 蒲江縣是如何在四川眾多縣市里脫穎而出, 成功當選呢?下面就為你揭曉謎底,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蒲江縣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的探索與實踐吧!↓↓↓

蒲江縣位於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南部, 是進藏入滇的咽喉要道, 幅員面積583平方公里, 轄7鎮4鄉1街道, 總人口28萬, 森林覆蓋率52.6%, 有“綠色蒲江·天然氧吧”之譽。 2013年1月, 蒲江縣榮獲環保部“國家生態縣”命名, 並率先在成都市三圈層正式啟動了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建設工作,

積極探索西部丘陵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模式。

【強化頂層設計, 完善長效體制機制】

①突出規劃引領。 編制四川省首個丘陵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規劃, 提出“綠色化+”發展路徑, 構建“四湖兩河兩丘一屏障”的生態空間格局。

②劃定生態紅線。 在四川省率先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地方性環境功能區劃編制, 劃定了“一片、兩帶、多點”生態保護紅線, 推進 “多規合一”試點, 構建環境空間管制制度框架。

【突出生態優先, 切實改善環境品質】

①加強生態系統保護。 秉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理念, 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工程。

②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嚴格落實“河長制”, 建立飲用水源長效管護機制, 空氣品質實施動態管控。

③嚴格環境風險管控。 建立多部門聯動執法機制, 與周邊區縣建立跨區域環境應急管理合作機制, 全方位守護好蒲江這片“山水田林湖”。

【做優綠色產業, 打造綠色發展典範】

①傾力打造有機農業。 整縣推進有機農業,

突出發展茶葉、柑橘、獼猴桃三大主導產業, 綠色、GAP和有機認證面積達8.7萬畝。 “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醜柑”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②加速發展生態工業。 堅持“產城一體、綠色低碳”理念, 西部唯一中德中小企業合區落戶蒲江, 與華夏幸福合作建設國際生態精工新城。

③全面提升健康休閒業。 推進全域景觀化建設, 打造明月國際陶藝村, 持續舉辦櫻桃節、採茶節、獼猴桃節等生態旅遊節會, 建成 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3個。

根本

堅守生態理念, 一以貫之一抓到底是根本

蒲江縣自2000年啟動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以來, 咬定青山不放鬆, 一屆接著一屆幹、一張藍圖幹到底, 在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 也守住了蒲江的綠水青山, 夯實了永續發展根基。

關鍵

突出地方特色,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是關鍵

在全國率先啟動整縣推進有機農業縣建設, 實施耕地品質保護與提升三年行動。 同時, 依託良好自然生態資源, 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和文創產業, 2016年, 全縣旅遊人均收入4607元, 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成效初顯。

基礎

全民參與,共創共用是基礎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成都市率先實施全域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覆蓋率達到90%以上,被譽為“歐洲一樣的農村”,實現良好生態環境全民共建、全民共用。

未來

繼續堅定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下一步,蒲江縣將深入踐行“兩山”理論重要思想,學習借鑒全國各地先進經驗,繼續堅定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保護綠水青山和城鄉居民增收的同步雙贏,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努力為全國西部丘陵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探索“蒲江模式”、貢獻“蒲江經驗”。

自豪!驕傲!

也就是說蒲江縣成為了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榜樣

也是其生態文明建設的實力體現~

一起為美麗的蒲江縣點贊吧!

基礎

全民參與,共創共用是基礎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成都市率先實施全域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覆蓋率達到90%以上,被譽為“歐洲一樣的農村”,實現良好生態環境全民共建、全民共用。

未來

繼續堅定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下一步,蒲江縣將深入踐行“兩山”理論重要思想,學習借鑒全國各地先進經驗,繼續堅定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保護綠水青山和城鄉居民增收的同步雙贏,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努力為全國西部丘陵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探索“蒲江模式”、貢獻“蒲江經驗”。

自豪!驕傲!

也就是說蒲江縣成為了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榜樣

也是其生態文明建設的實力體現~

一起為美麗的蒲江縣點贊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