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沒問題,大人有問題》有感:正確可行的育兒方法其實很簡單

看到這本專門寫給大人的《孩子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時, 我被它的書名吸引了, 我是學心理學的, 我明白:孩子一張白紙來到這個世界,

慢慢地, 他呈現什麼樣, 其實都是父母給的。 這方面兒童心理學理論書有很多, 但市面上就這個問題還沒有一本很淺顯易懂的書, 專門去普及, 因此我毫不猶豫的定了這本書。

這本書雖然有191頁, 但很好讀, 裡面上百個實例, 全部來源於真實生活, 讀來生動有趣, 我只花了2小時便全部讀完, 不深奧難懂, 卻發人深思, 讓我在想了一晚後, 又看了第二遍。

在目錄中, 你就能看到, 作者不客氣的羅列了大人的10大問題, 但看完全書, 特別是看了第二遍後, 我深深覺得, 作者並非想討伐大人, 而是給了大人們一面鏡子, 映出了一些大人沒有意識到, 並且不願意見到的現象。

如果你潛下心, 放低姿態, 認真看這面鏡子, 就會既不好意思,

又會心一笑, 比如:非要正確答案的大人, 這在理科爸爸和焦慮媽媽中太常見了;還有, 為了保住位置, 免除別人說三道四而努力, 並非真正努力的大人;也有給孩子讀繪本時, 有講課感覺的自大的大人們。 等等……

當然, 我最喜歡的, 是這本書從不同角度闡述問題的方式,

比如:

第45頁, 作者提到“大人總在孩子耳邊嚷嚷‘努力加油’, 真是毫無情趣”因為“孩子還沒到需要懂得自圓其說的人生階段。 ”, 看這段時, 我的理解就是:鼓勵孩子、表揚孩子都要具體化, 不要喊無趣的口號。

第124頁, 作者提到很多讀者提問“我的孩子這樣下去行嗎?”, 作者覺得很無奈, “這個‘行嗎?’到底是指什麼, 對於哪一點, 什麼狀況下的行與不行”, 看到這裡我簡直要笑出聲, 因為這樣沒頭沒腦的提問確認讓人搞不明白, 但它又那麼真實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 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這樣的錯。

作者還在第138頁提到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也是每個家長都會犯的錯, “‘鯨不是魚, 是哺乳動物’, 這種簡單的教法會給孩子造成困擾。 ”, 確實,

很多時候, 大人以為已經說清楚了, 但其實沒有, 這會造成孩子的誤讀。 就這個問題, 作者建議, 至少應該說完整“鯨在動物分類時被劃分為哺乳動物。 ”。

以上三條, 我都歸為教大人把話說完整, 作者分了三個角度來闡述, 或許我們會想到其一, 但經常會遺漏其他方面的完整表達, 而作者這樣一寫, 一舉例, 就很清楚了。 這樣的主題和舉例, 在書裡還有很多, 都寫的非常細膩和全面。

書要寫得這樣有趣, 除了作者自己要時刻觀察生活外, 還要擁有一顆童心, 這本書的作者五味太郎, 雖然今年已經72歲了, 但或許是由於幾十年的兒童繪本創作, 讓他時刻都保有一顆單純、詼諧的赤子之心。 我相信只有凡事保持好奇心, 才能創作出有趣的童書, 如:當作者的女兒在作文裡寫“我爸爸沒有工作”, 而導致老師擔心時, 作者沒有焦慮, 而是畫了一幅畫告訴女兒, 自己是做什麼工作的, 俏皮的作者, 在畫出的書店裡還故意畫滿了顧客, 試圖讓女兒感到爸爸的繪本賣的很好, 看到這裡, 連我都能想像到那幅可愛的站滿人的書店畫作了。

當然作者在發現這些大人的問題同時,也給出了解決方法,比如“孩子十歲之前,應該給他頒發‘自由護照’,絕對不可以和孩子談金錢利益”等等,很多方法,因本文篇幅有限,無法一一羅列,大家可以自己去翻看這本《孩子沒問題,大人有問題》。誠然有些方法可能暫時難以實現,但還有一些則非常具體可操作,在我看來,這些方法背後都有心理學的理論依據,但通過五味太郎的描述,則更自然,更好理解。

最後,以五味太郎先生的一句話做結尾,也獻給所有的大人們,希望大人們在育兒中能時刻自省,減少問題。

不要讓孩子生活在一個“無視孩子存在”的社會裡,對於孩子來說,僅僅通過父母持續默默地關注,孩子的人格就能發展得非常健全。

end

大家好,我是一個8歲男孩的媽媽,也是職業心理諮詢師、營養師。熱愛寫作、時尚、下廚,有很多的愛好,在這裡我會結合心理學,把育兒思考,以及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事情,透過心理學加以總結歸納,並分享。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訂閱@處處有心(在今日頭條APP搜索欄輸入“處處有心”,點擊“關注”即可。)

當然作者在發現這些大人的問題同時,也給出了解決方法,比如“孩子十歲之前,應該給他頒發‘自由護照’,絕對不可以和孩子談金錢利益”等等,很多方法,因本文篇幅有限,無法一一羅列,大家可以自己去翻看這本《孩子沒問題,大人有問題》。誠然有些方法可能暫時難以實現,但還有一些則非常具體可操作,在我看來,這些方法背後都有心理學的理論依據,但通過五味太郎的描述,則更自然,更好理解。

最後,以五味太郎先生的一句話做結尾,也獻給所有的大人們,希望大人們在育兒中能時刻自省,減少問題。

不要讓孩子生活在一個“無視孩子存在”的社會裡,對於孩子來說,僅僅通過父母持續默默地關注,孩子的人格就能發展得非常健全。

end

大家好,我是一個8歲男孩的媽媽,也是職業心理諮詢師、營養師。熱愛寫作、時尚、下廚,有很多的愛好,在這裡我會結合心理學,把育兒思考,以及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事情,透過心理學加以總結歸納,並分享。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訂閱@處處有心(在今日頭條APP搜索欄輸入“處處有心”,點擊“關注”即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