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聽歷史·游南京」關羽一句話氣得孫權吐血

播音:南京廣播電臺 吳迪珺

《聽歷史·游南京》第六期

孫權本來很想和關羽這個鄰居處好關係, 聯合抗曹。 於是又打出了政治婚姻這張牌,

派人到關羽處為自己兒子提親, 娶他的女兒做兒媳。 關羽這個人自負自傲, 毫無政治大局觀, 他一向看不起士大夫, 也看不起孫權。 很藐視地看著來使說“虎女豈能嫁犬子”, 然後毫不客氣地把他趕走了。 這句話說得就太過分了, 姑且不談孫權曾有恩于劉備, 退一萬步講, 孫權也是和劉備平級的人, 怎麼能稱“犬”呢?太自負的人總要付出代價, 從近處看, 他為自己挖掘了墳墓;從遠處看, 他為大哥劉備也準備了棺材。

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孫權, 但他必須先忍耐, 要積蓄所有的力量給關羽以致命的一擊。

西元216年, 曹操再次出兵攻打孫權, 雙方又在濡須口對峙。 以往孫權都是趾高氣昂, 在水上很鄙視曹操的。 曹操也找不到好的辦法,

正在頭疼, 突然接到了孫權一封奇怪的信, 稱他要投降。 身邊的大臣感到莫名其妙, 紛紛勸說:孫權實力根本沒受損, 這定是在使詐, 曹公萬不可相信。 曹操哈哈大笑:諸君錯了, 孫權這次是真心的。

所有的人面面相覷:這是怎麼回事啊?

原來此時劉備占了荊州、益州還不滿足, 正向北挺進關中, 曹軍抵抗不住連連後退。 在荊州, 關羽又是氣焰囂張。 曹、孫兩家發現, 彼此吞掉對方已不現實, 而來自蜀方的壓力則漸漸讓他們呼吸不暢, 聯手對付劉備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於是曹操很爽快地接受了孫權的請降要求。 從此, 孫權和曹操幾乎再沒有發生過大的戰鬥, 同時調轉了槍口, 瞄準劉備。

西元217年, 魯肅死了。 他的死是有重大意義的,

標誌著孫、劉兩家關係的徹底破裂。 魯肅的戰略重心一直沒有變, 那就是聯劉抗曹。 魯肅在世時, 有極高的威望, 孫權也不願過分駁他的面子, 孫、劉中間就有緩衝帶, 魯肅一死, 孫權終於和劉備攤牌了。

接替魯肅的是呂蒙, 這個人一向反對和劉備結盟。 當時孫權戰略上有兩個考慮, 一是進攻徐州, 一是收拾關羽。 呂蒙堅定地主張收拾關羽, 說:徐州是平原, 即使攻下來也擋不住曹操的反撲;而打下荊州, 就可以全據長江, 和曹操爭霸中原。

魯肅認為關羽太強, 可聯合抗曹;呂蒙認為關羽太強, 只有滅了他才能安心。

可見對於同一件事情,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 就會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呂蒙是個厲害的角色, 16歲的時候,

他就私自跟著姐夫出去打仗, 姐夫發現後, 大驚, 狠狠罵他也阻止不了。 回來後, 呂母聽說很生氣還要處罰他, 呂蒙說:現在這樣的窮日子活不下去了, 出去打仗說不定獲得功勞, 取得富貴。

母親又疼又愛饒恕了他。 但他年齡太小, 一個年長的士兵曾當面嘲笑他, 呂蒙大怒, 拿刀就把他殺了, 然後逃走。 後來被孫策看中, 安排他在身邊做事。

孫權做了一把手後, 想把軍中的年輕將領重新洗牌, 淘汰一部分能力太低的人, 將部隊再次整合。 呂蒙聽說後, 把值錢的物品全部賒了出去, 得到的錢為部下趕制了新的服裝和綁腿, 並加緊操練。 孫權檢閱時, 看到呂蒙兵馬陣容一新, 行進有序, 真是鶴立雞群。 孫權大悅, 認定他治軍有方, 不但沒有削減他的部隊,

反而增加了他的兵員。 此後, 他跟隨孫權參加過平山越、征黃祖以及赤壁大戰, 屢立戰功, 步步高升。

他原本是一個武將, 孫權勸他讀書學習, 呂蒙推說工作太忙沒有時間。 孫權說:我只是要你粗略地閱讀, 難道你比我還要忙?

呂蒙這才開始發憤讀書。 日積月累, 他讀的書, 超過了許多文臣。 魯肅是一個儒將, 不太看得起他, 一次正好經過呂蒙處, 呂蒙口若懸河, 說出了防備關羽的五條計策。 魯肅聽了大驚, 走到他面前, 驚歎再不是“吳下阿蒙”。 呂蒙說:“士別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從此, 二人結為好友。 這兩句對話也成了有名的成語。

當時的形勢是:劉備打下了漢中, 自稱漢中王, 退還了曹操代表朝廷授的印綬, 表示徹底和曹操控制的朝廷決裂。 關羽為了呼應劉備,攻打曹操控制的襄陽。

孫權本來想趁機攻取合肥,但想想不對,重新定義了敵人和朋友,意識到這是全取荊州的好機會。

西元219年,是建業作為東吳“准都城”的最後一年,也是孫權報仇雪恨的一年。先來看看對陣雙方的形勢。

7月,關羽派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將軍士仁守公安,他自己率領主力攻打曹仁駐守的樊城。

經過:天降大雨,連綿十多天,漢水因此暴漲,關羽挖開江堤,大水沖向趕來救援的于禁七路大軍,於禁軍在平地,被水淹五六丈,七軍皆沒。

結果:于禁投降,大將龐德被殺。周圍原屬曹操的諸郡紛紛投降,關羽威震華夏。

影響:曹操害怕,打算從許都遷走,避開關羽的鋒芒。幸好司馬懿等人獻計,說:關羽得志,孫權必定不開心,不如與孫權結盟。曹操趕緊向孫權拋出繡球。

孫權搖擺不定,關羽大勝後身上的光芒太耀眼,孫權也被照得頭暈:關羽大概真是戰神吧。孫權心裡打鼓,於是派出使者和關羽聯絡,試探性地問:兄弟東吳也來出一把力,怎麼樣?

關羽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對著來使痛駡了一頓:貉子(對孫權的蔑視稱呼)來這麼遲,是來搶勝利果實的吧,他的混帳心思我還不明白,等我滅了樊城,回頭就滅了他。

孫權本來就是想和關羽禮節性地招招手,沒抱多大希望。但沒想到的是,關羽出口這麼囂張,只要是血性男人,哪個會受得了。既然動了殺心,就要十拿九穩,先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他一把接過曹操拋來的繡球,向曹操“上書稱臣”,帶信給曹操:願為大王驅馳。

孫權還沒忘了給關羽回信,就是一再道歉,稱自己說錯話了,向關羽大英雄賠罪。

關羽一看,孫權原來真是個軟蛋啊。更讓關羽看不起孫權的是,東吳在荊州的負責人呂蒙還是個病人,身體都不好還出來做什麼領導啊!原來讓關羽擔心的荊州大後方,從黎明到夜晚,都是靜悄悄。於是關羽一心一意地在前方進攻樊城。

形勢卻在漸漸地發生變化。

前方:樊城內曹仁沉殺白馬,與士兵盟誓,同心固守,戰死至一兵一卒。城外徐晃領兵來救,兩人都是曹軍名將。曹操隨後又親率大軍救援,任“抗關大戰”的總指揮。

後方:荊州東吳暗中調兵遣將。

呂蒙的身體確實不好,但沒有嚴重到那個地步,他在演戲。因為他領會了孫權的意圖,那就是示弱。

為了麻痹關羽,呂蒙宣稱要回建業休假式治療,推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來代替自己。這個人就是陸遜。

陸遜是孫權的秘密武器,其實是個非常厲害的人,在平定會稽等多地的叛亂中都立有大功。他的最大的特長,就是以少勝多,經常以奇襲取勝。孫權早就知道他是一把利刃,把孫策的女兒許配給了他。但孫權平時並不過分地宣傳他,一直雪藏,為的就是出奇招。

呂蒙稱病回建業的途中,經過蕪湖時遇到陸遜,陸遜也已猜出他在演戲,對他說:關羽現在專心進攻北方,我們如果出其不意,一定可以成功。

呂蒙還不想過早地洩露機密,就打哈哈:關羽勇猛,又經營了這麼多年,我身體又不好,荊州不太容易打啊。

實際上,呂蒙已看出陸遜眼光非同一般,高山流水,是個知己。回到建業以後立即向孫權推薦陸遜。陸遜到了荊州以後,繼承呂蒙方針,演戲功夫也不弱,對關羽大灌迷魂湯。

陸遜是比呂蒙更狡猾的人,他到了陸口(今湖北嘉魚西南),就寫信給關羽,恭維到肉麻的程度,而且肉麻得不著痕跡,以為是關心老朋友,信中說:樊城一仗,於禁被俘,遠近所有人都佩服你,你足以流芳百世,當年的晉文公、韓信都不一定比得上你啊。但曹操十分厲害,他肯定不甘心失敗,還會增兵會戰。希望你不要驕傲輕敵。我是一介書生,沒什麼能力擔當重任,幸好遇到了將軍你這樣的好鄰居,只是心直口快說說我的意見,不一定合適,請你多多指教。

他的意思就是要關羽只看前方,別回頭。關羽果然上當,非常得意,以為陸遜只是膽小的毛頭小夥。關羽對呂蒙本來還是有戒心的,留了一半的軍士守後方。此時更加放心地調荊州的守軍增援前線,後方的江陵等幾乎成了空城。

陸遜則給孫權寫了一封信,關鍵字是:關羽必被擒。

向關羽砍出“致命一刀”

孫權隱忍多年,“第三刀”終於揚眉出鞘。

陸遜對關羽恭維備至,讓雙方的交往披上一層溫情脈脈的薄紗,在薄紗之下,呂蒙這把鋒利的尖刀悄無聲息地刺了過來。

呂蒙為了瞞過荊州江邊守兵,把兵船裝扮成商船,精銳部隊穿上白衣裝成商人,晝夜西上,一直兵臨荊州城下。蜀漢的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將軍士仁守公安,還是能戰的。但關羽屬於本事大脾氣也大的人,和高層將領關係很差,批評這兩個後勤部長不稱職,揚言回頭收拾他們。

麋芳、士仁一肚子怨氣,終於找到報復的機會,那就是豎起白旗不戰而降。呂蒙又和陸遜攻取了宜都、秭歸等重鎮,回軍駐守夷陵,以防劉備出蜀救關羽。兩人又派兵基本掃平荊州南片的蜀方勢力,轉眼一個個城頭旗幟更換。

東吳已布下天羅地網。但呂蒙還覺得不夠,要做就做絕,他要從心理上徹底瓦解關羽軍隊。他到了荊州後,軍隊秋毫無犯。相傳呂蒙的堂弟拿了民家一個斗笠,用來覆蓋官府的鎧甲。呂蒙認為他犯了軍令,揮淚把他斬首。關羽府庫中的財寶,呂蒙一分不取,全部封存。

呂蒙又噓寒問暖城內百姓,對年長者——早晚慰問;對困難者——給予補助;對生病者——派人送藥;對饑寒者——贈給衣食。呂蒙還允許後方的家屬和前方的士兵通信。家屬們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在呂蒙手下的生活遠比在關羽手下好過啊!結果一傳十,十傳百,關羽不僅後方全部變了顏色,前方士兵的內心也紛紛動搖。

孫權為了保證一刀封喉的成功,他離開了建業,搬到了公安(今湖北公安),要親自指揮活捉關羽以解心中之恨。同時他帶信對曹操說:願意討伐關羽,但有個附加條件,就是希望曹公保密,免得關羽有防備。

曹操已派兵解圍樊城。面臨著一個選擇題,就是怎麼處理孫權的附加條件。大多數謀士主張保密,以保證孫權偷襲成功。司空祭酒董昭卻說:我們假裝答應孫權,實際上把消息透露給關羽和守樊城的曹仁。關羽肯定氣得解圍去和孫權算帳,我們坐收漁人之利。替孫權保密,萬一城裡守不住,我們大虧啊。

曹操連連點頭,命令徐晃把消息分別用箭射入樊城和關羽營中。可見雙方雖是盟友,也是勾心鬥角,出賣朋友是家常便飯。

樊城的守將勇氣倍增,堅定了守城決心。天公也配合,洪水漸退,岌岌可危的城池又變得堅固起來。關羽接到消息後,真是頭頂一聲霹靂,不久噩耗成真,荊州失守。關羽軍心大亂,引兵撤退。

還沒有到達荊州,後方已陸陸續續傳來了消息,結果大半士兵不是戰死的,而是自動散去的。關羽向西退守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派人到上庸向劉封、孟達求救 ,劉封和關羽的私交一般,又和孟達意見不同,顧不上救關羽。

關羽的特點是:其勝時,巨浪滔天;其敗時,江河決堤。曹操、劉備、孫權都經歷過一瀉千里的大潰敗,但都沒有全面崩盤,多能穩住腳跟,關鍵就是看:人心向背。關羽敗時,由於積怨太多,已是眾叛親離。

當他突圍到漳鄉(今湖北當陽境內)附近時,被東吳軍活捉。西元219年12月,孫權斬殺關羽父子。

這是孫權的輝煌勝利,全面奪回荊州,勢力延伸到三峽以東、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但呂蒙還沒有來得及得到封賞就病死了。孫權將上游的軍事大權交給了陸遜。

孫權奪荊州,大部分時間是坐鎮建業遙控,順風順水,覺得這裡是個福地。到了219年,建業轉眼已度過9年的都城試用期,那麼會不會被孫權立即“轉正”呢?(文稿:揚子晚報 楊民僕)

往期

楊民僕: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主編揚子晚報南京新聞10多年。2015年1月起,在揚子晚報上連載《長江岸邊說六朝》,2016年8月結束,好評如潮。如今第一本已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2016年,被南京市委市級機關工委聘為客座教授,為機關幹部講授歷史。

作者寄語

如今,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似乎要有高僧的定力,才能抵擋得住手機風情萬種的誘惑;而聽書,不需要內心的抵抗和糾結,只要放鬆身心,江邊散步、躺椅小憩,耳邊就飄過一頁頁故事。

《長江岸邊說六朝》在揚子晚報上連載上一年零八個月,80萬字,把這段紛亂的歷史,用通俗的語言,理出簡明的脈絡。感謝南京市旅遊委邀請播音員錄製成音訊。如果你沒有信心看完全部文字,不妨聽一聽音訊,金戈鐵馬、美人歌舞、佛寺鐘聲、群鶯亂飛,伴著抑揚頓挫的語調,在愉悅和享受中,一一浮現在腦海裡,任憑眼前車水馬龍、喧嘩安靜。

關羽為了呼應劉備,攻打曹操控制的襄陽。

孫權本來想趁機攻取合肥,但想想不對,重新定義了敵人和朋友,意識到這是全取荊州的好機會。

西元219年,是建業作為東吳“准都城”的最後一年,也是孫權報仇雪恨的一年。先來看看對陣雙方的形勢。

7月,關羽派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將軍士仁守公安,他自己率領主力攻打曹仁駐守的樊城。

經過:天降大雨,連綿十多天,漢水因此暴漲,關羽挖開江堤,大水沖向趕來救援的于禁七路大軍,於禁軍在平地,被水淹五六丈,七軍皆沒。

結果:于禁投降,大將龐德被殺。周圍原屬曹操的諸郡紛紛投降,關羽威震華夏。

影響:曹操害怕,打算從許都遷走,避開關羽的鋒芒。幸好司馬懿等人獻計,說:關羽得志,孫權必定不開心,不如與孫權結盟。曹操趕緊向孫權拋出繡球。

孫權搖擺不定,關羽大勝後身上的光芒太耀眼,孫權也被照得頭暈:關羽大概真是戰神吧。孫權心裡打鼓,於是派出使者和關羽聯絡,試探性地問:兄弟東吳也來出一把力,怎麼樣?

關羽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對著來使痛駡了一頓:貉子(對孫權的蔑視稱呼)來這麼遲,是來搶勝利果實的吧,他的混帳心思我還不明白,等我滅了樊城,回頭就滅了他。

孫權本來就是想和關羽禮節性地招招手,沒抱多大希望。但沒想到的是,關羽出口這麼囂張,只要是血性男人,哪個會受得了。既然動了殺心,就要十拿九穩,先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他一把接過曹操拋來的繡球,向曹操“上書稱臣”,帶信給曹操:願為大王驅馳。

孫權還沒忘了給關羽回信,就是一再道歉,稱自己說錯話了,向關羽大英雄賠罪。

關羽一看,孫權原來真是個軟蛋啊。更讓關羽看不起孫權的是,東吳在荊州的負責人呂蒙還是個病人,身體都不好還出來做什麼領導啊!原來讓關羽擔心的荊州大後方,從黎明到夜晚,都是靜悄悄。於是關羽一心一意地在前方進攻樊城。

形勢卻在漸漸地發生變化。

前方:樊城內曹仁沉殺白馬,與士兵盟誓,同心固守,戰死至一兵一卒。城外徐晃領兵來救,兩人都是曹軍名將。曹操隨後又親率大軍救援,任“抗關大戰”的總指揮。

後方:荊州東吳暗中調兵遣將。

呂蒙的身體確實不好,但沒有嚴重到那個地步,他在演戲。因為他領會了孫權的意圖,那就是示弱。

為了麻痹關羽,呂蒙宣稱要回建業休假式治療,推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來代替自己。這個人就是陸遜。

陸遜是孫權的秘密武器,其實是個非常厲害的人,在平定會稽等多地的叛亂中都立有大功。他的最大的特長,就是以少勝多,經常以奇襲取勝。孫權早就知道他是一把利刃,把孫策的女兒許配給了他。但孫權平時並不過分地宣傳他,一直雪藏,為的就是出奇招。

呂蒙稱病回建業的途中,經過蕪湖時遇到陸遜,陸遜也已猜出他在演戲,對他說:關羽現在專心進攻北方,我們如果出其不意,一定可以成功。

呂蒙還不想過早地洩露機密,就打哈哈:關羽勇猛,又經營了這麼多年,我身體又不好,荊州不太容易打啊。

實際上,呂蒙已看出陸遜眼光非同一般,高山流水,是個知己。回到建業以後立即向孫權推薦陸遜。陸遜到了荊州以後,繼承呂蒙方針,演戲功夫也不弱,對關羽大灌迷魂湯。

陸遜是比呂蒙更狡猾的人,他到了陸口(今湖北嘉魚西南),就寫信給關羽,恭維到肉麻的程度,而且肉麻得不著痕跡,以為是關心老朋友,信中說:樊城一仗,於禁被俘,遠近所有人都佩服你,你足以流芳百世,當年的晉文公、韓信都不一定比得上你啊。但曹操十分厲害,他肯定不甘心失敗,還會增兵會戰。希望你不要驕傲輕敵。我是一介書生,沒什麼能力擔當重任,幸好遇到了將軍你這樣的好鄰居,只是心直口快說說我的意見,不一定合適,請你多多指教。

他的意思就是要關羽只看前方,別回頭。關羽果然上當,非常得意,以為陸遜只是膽小的毛頭小夥。關羽對呂蒙本來還是有戒心的,留了一半的軍士守後方。此時更加放心地調荊州的守軍增援前線,後方的江陵等幾乎成了空城。

陸遜則給孫權寫了一封信,關鍵字是:關羽必被擒。

向關羽砍出“致命一刀”

孫權隱忍多年,“第三刀”終於揚眉出鞘。

陸遜對關羽恭維備至,讓雙方的交往披上一層溫情脈脈的薄紗,在薄紗之下,呂蒙這把鋒利的尖刀悄無聲息地刺了過來。

呂蒙為了瞞過荊州江邊守兵,把兵船裝扮成商船,精銳部隊穿上白衣裝成商人,晝夜西上,一直兵臨荊州城下。蜀漢的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將軍士仁守公安,還是能戰的。但關羽屬於本事大脾氣也大的人,和高層將領關係很差,批評這兩個後勤部長不稱職,揚言回頭收拾他們。

麋芳、士仁一肚子怨氣,終於找到報復的機會,那就是豎起白旗不戰而降。呂蒙又和陸遜攻取了宜都、秭歸等重鎮,回軍駐守夷陵,以防劉備出蜀救關羽。兩人又派兵基本掃平荊州南片的蜀方勢力,轉眼一個個城頭旗幟更換。

東吳已布下天羅地網。但呂蒙還覺得不夠,要做就做絕,他要從心理上徹底瓦解關羽軍隊。他到了荊州後,軍隊秋毫無犯。相傳呂蒙的堂弟拿了民家一個斗笠,用來覆蓋官府的鎧甲。呂蒙認為他犯了軍令,揮淚把他斬首。關羽府庫中的財寶,呂蒙一分不取,全部封存。

呂蒙又噓寒問暖城內百姓,對年長者——早晚慰問;對困難者——給予補助;對生病者——派人送藥;對饑寒者——贈給衣食。呂蒙還允許後方的家屬和前方的士兵通信。家屬們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在呂蒙手下的生活遠比在關羽手下好過啊!結果一傳十,十傳百,關羽不僅後方全部變了顏色,前方士兵的內心也紛紛動搖。

孫權為了保證一刀封喉的成功,他離開了建業,搬到了公安(今湖北公安),要親自指揮活捉關羽以解心中之恨。同時他帶信對曹操說:願意討伐關羽,但有個附加條件,就是希望曹公保密,免得關羽有防備。

曹操已派兵解圍樊城。面臨著一個選擇題,就是怎麼處理孫權的附加條件。大多數謀士主張保密,以保證孫權偷襲成功。司空祭酒董昭卻說:我們假裝答應孫權,實際上把消息透露給關羽和守樊城的曹仁。關羽肯定氣得解圍去和孫權算帳,我們坐收漁人之利。替孫權保密,萬一城裡守不住,我們大虧啊。

曹操連連點頭,命令徐晃把消息分別用箭射入樊城和關羽營中。可見雙方雖是盟友,也是勾心鬥角,出賣朋友是家常便飯。

樊城的守將勇氣倍增,堅定了守城決心。天公也配合,洪水漸退,岌岌可危的城池又變得堅固起來。關羽接到消息後,真是頭頂一聲霹靂,不久噩耗成真,荊州失守。關羽軍心大亂,引兵撤退。

還沒有到達荊州,後方已陸陸續續傳來了消息,結果大半士兵不是戰死的,而是自動散去的。關羽向西退守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派人到上庸向劉封、孟達求救 ,劉封和關羽的私交一般,又和孟達意見不同,顧不上救關羽。

關羽的特點是:其勝時,巨浪滔天;其敗時,江河決堤。曹操、劉備、孫權都經歷過一瀉千里的大潰敗,但都沒有全面崩盤,多能穩住腳跟,關鍵就是看:人心向背。關羽敗時,由於積怨太多,已是眾叛親離。

當他突圍到漳鄉(今湖北當陽境內)附近時,被東吳軍活捉。西元219年12月,孫權斬殺關羽父子。

這是孫權的輝煌勝利,全面奪回荊州,勢力延伸到三峽以東、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但呂蒙還沒有來得及得到封賞就病死了。孫權將上游的軍事大權交給了陸遜。

孫權奪荊州,大部分時間是坐鎮建業遙控,順風順水,覺得這裡是個福地。到了219年,建業轉眼已度過9年的都城試用期,那麼會不會被孫權立即“轉正”呢?(文稿:揚子晚報 楊民僕)

往期

楊民僕: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主編揚子晚報南京新聞10多年。2015年1月起,在揚子晚報上連載《長江岸邊說六朝》,2016年8月結束,好評如潮。如今第一本已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2016年,被南京市委市級機關工委聘為客座教授,為機關幹部講授歷史。

作者寄語

如今,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似乎要有高僧的定力,才能抵擋得住手機風情萬種的誘惑;而聽書,不需要內心的抵抗和糾結,只要放鬆身心,江邊散步、躺椅小憩,耳邊就飄過一頁頁故事。

《長江岸邊說六朝》在揚子晚報上連載上一年零八個月,80萬字,把這段紛亂的歷史,用通俗的語言,理出簡明的脈絡。感謝南京市旅遊委邀請播音員錄製成音訊。如果你沒有信心看完全部文字,不妨聽一聽音訊,金戈鐵馬、美人歌舞、佛寺鐘聲、群鶯亂飛,伴著抑揚頓挫的語調,在愉悅和享受中,一一浮現在腦海裡,任憑眼前車水馬龍、喧嘩安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