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你可知道殘荷之美?

進入秋季, 滿眼盡是金色的景象, 金色的果子, 金色的葉子, 金色的花, “寒風凜冽菊豪放”, 滿耳也盡是讚賞這秋天絢爛光景的詩句, 有天, 偶然路過一荷塘, 卻見原本滿池的亭亭的荷葉與田田的荷花, 早已沒有了”魚戲新荷動, 鳥散餘花香”的美妙景象, 現如今卻變成殘荷一片, 荷花凋零, 荷葉枯萎, 是啊, 人多願意沉浸在秋日歡快收穫的喜悅裡, 誰還在意這滿池塘的殘荷敗柳的景色?

眼前景色不由得讓我想起很多文人墨客以殘荷為題的詩畫作品, 秋雨綿綿, 秋風蕭瑟, 雨打殘荷, 更添離人愁緒, 傷春悲秋的思緒在這滿池的殘荷面前, 如這冷冷的秋水, 更深、更甚漾開在心底, 微瀾成漪。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唐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 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留得枯荷聽雨聲”是李商隱的秋荷, 傳遞出一種豁達與自在。

《踏莎行》

宋 賀鑄

楊柳回塘, 鴛鴦別浦。

綠萍漲斷蓮舟路。

斷無蜂蝶慕幽香, 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 行雲帶雨。

依依伺與騷人語。

當年不肯嫁春風, 無端卻被秋風誤。

荷花不肯在春天開發, 只在夏日盛開, 最終在秋風中凋零, 詞人是說自己不願趨時附勢, 最終只落得懷才不遇、虛度了年華的命運嗎?雖是遺憾卻不後悔, 這是賀鑄的內心寫照。

《一剪梅》

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筆下的秋緒離愁或許是最深最濃的了吧?一腔深情, 淒婉反側, 獨上蘭舟, 月滿西樓, 總也無法消除這心頭的無限愁緒, 相思之苦, 不愧是千古流芳的女詞人。

《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元 薩都刺

秋風吹白波, 秋雨嗚敗荷。

平湖三十裡, 過客感秋多 。

《浣溪沙》

唐 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幹。

《衰 荷》

唐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

涼風吹葉葉初幹。

無人解愛蕭條境,

更繞衷叢一匝看。

《秋荷》

清 鄭燮(鄭板橋)

秋荷獨後時,

搖落見風姿。

無力爭先發,

非因後出奇。

《河南張應之東齋》

宋 梅堯臣

昔我居此時,鑿池通竹圃。

池清少游魚,林淺無棲羽。

至今寒窗風,靜送枯荷雨。

雨歇吏人稀,知君獨吟苦。

《暮秋獨游曲江》

唐 李商隱

荷葉生時春恨生 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 悵望江頭江水聲。

《蓮塘》

明 黃瓊

蒼茫漠漠董家潭,

綠樹陰陰向水灣。

十裡錦香看不斷,

西風明月棹歌還。

《芙蓉》

清 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

水外橋邊小竹門。

照影自驚還自惜,

西施原住苧蘿村。

《秋荷》

唐 陸龜蒙

蒲茸承露有佳色,茭葉束煙如效顰。

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遺香愁向人。

《蘇幕遮》

宋 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

鳥鳥雀呼睛,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

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採蓮曲》

宋 蘇軾

城中擔上賣蓮房,

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剝蓮子,

露為風味月為香。

《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裡,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

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南柯子·十裡青山遠》

宋 仲殊

十裡青山遠,潮平路帶沙。

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淒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

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燕歸梁·風蓮》

宋 蔣捷

我夢唐宮春晝遲,

正舞到,曳裾時。

翠雲隊仗絳霞衣,

漫騰騰,手雙垂。

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

夢回不見萬瓊妃,見荷花,被風吹。

《水仙子·詠江南》

元 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

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

卷香風十裡珠簾。畫船兒天邊至,

酒旗兒風外颭,愛煞江南!

好了,夠了,夠了,古人關於殘荷的詩畫作品實在太多太多,雖然不乏淒苦、悲涼的調調,但是更多的是以詩言志,誦詠對秋荷的理解和贊許,對於看似接近凋零的殘荷,古人對它的解讀早已比我們領悟的深刻入微許多,他們用自己的詩詞來歌頌秋天殘荷依然不屈的生命張力,讚歎它執著地堅守著自然賦予其頑強的殘缺美;讚頌它在一派寒涼的秋水中依然透出的心淨清寧、無欲無畏的神情;讚賞它孤傲、挺立,在不可抗拒之中仍然保持的一種超凡脫然之美,生命有春夏的豔美,也有秋冬的沉靜,生命可以輪回延續,但絕不潦草凋零。

秋天的荷塘“簡影殘妝萎玉身”;雖然它已經沒有了“菡萏香清撲面來”的生機盎然,沒有了落霞孤鷲水天一色的高遠,沒有了“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綽約風姿,沒有了“映紅蕩綠漲汀台”的賞心悅目,但是,這滿池的殘荷卻有著“雁渡寒潭”曠遠,卻有著映照天地日月、歲月幽遠的深刻,卻有著秋風秋雨中的堅守,卻有著一種生命的悲壯與淒美,仿佛如斷臂的維納斯女神,雖然殘缺,但是卻無比完美,這頑強的生命力,這生命的悲壯之美,怎不讓人心生敬佩?

感謝關注黃愛西東的頭條號,感謝您的閱讀、收藏、轉發和點評,願與您一起分享美好的一切!

《浣溪沙》

唐 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幹。

《衰 荷》

唐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

涼風吹葉葉初幹。

無人解愛蕭條境,

更繞衷叢一匝看。

《秋荷》

清 鄭燮(鄭板橋)

秋荷獨後時,

搖落見風姿。

無力爭先發,

非因後出奇。

《河南張應之東齋》

宋 梅堯臣

昔我居此時,鑿池通竹圃。

池清少游魚,林淺無棲羽。

至今寒窗風,靜送枯荷雨。

雨歇吏人稀,知君獨吟苦。

《暮秋獨游曲江》

唐 李商隱

荷葉生時春恨生 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 悵望江頭江水聲。

《蓮塘》

明 黃瓊

蒼茫漠漠董家潭,

綠樹陰陰向水灣。

十裡錦香看不斷,

西風明月棹歌還。

《芙蓉》

清 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

水外橋邊小竹門。

照影自驚還自惜,

西施原住苧蘿村。

《秋荷》

唐 陸龜蒙

蒲茸承露有佳色,茭葉束煙如效顰。

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遺香愁向人。

《蘇幕遮》

宋 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

鳥鳥雀呼睛,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

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採蓮曲》

宋 蘇軾

城中擔上賣蓮房,

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剝蓮子,

露為風味月為香。

《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裡,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

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南柯子·十裡青山遠》

宋 仲殊

十裡青山遠,潮平路帶沙。

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淒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

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燕歸梁·風蓮》

宋 蔣捷

我夢唐宮春晝遲,

正舞到,曳裾時。

翠雲隊仗絳霞衣,

漫騰騰,手雙垂。

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

夢回不見萬瓊妃,見荷花,被風吹。

《水仙子·詠江南》

元 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

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

卷香風十裡珠簾。畫船兒天邊至,

酒旗兒風外颭,愛煞江南!

好了,夠了,夠了,古人關於殘荷的詩畫作品實在太多太多,雖然不乏淒苦、悲涼的調調,但是更多的是以詩言志,誦詠對秋荷的理解和贊許,對於看似接近凋零的殘荷,古人對它的解讀早已比我們領悟的深刻入微許多,他們用自己的詩詞來歌頌秋天殘荷依然不屈的生命張力,讚歎它執著地堅守著自然賦予其頑強的殘缺美;讚頌它在一派寒涼的秋水中依然透出的心淨清寧、無欲無畏的神情;讚賞它孤傲、挺立,在不可抗拒之中仍然保持的一種超凡脫然之美,生命有春夏的豔美,也有秋冬的沉靜,生命可以輪回延續,但絕不潦草凋零。

秋天的荷塘“簡影殘妝萎玉身”;雖然它已經沒有了“菡萏香清撲面來”的生機盎然,沒有了落霞孤鷲水天一色的高遠,沒有了“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綽約風姿,沒有了“映紅蕩綠漲汀台”的賞心悅目,但是,這滿池的殘荷卻有著“雁渡寒潭”曠遠,卻有著映照天地日月、歲月幽遠的深刻,卻有著秋風秋雨中的堅守,卻有著一種生命的悲壯與淒美,仿佛如斷臂的維納斯女神,雖然殘缺,但是卻無比完美,這頑強的生命力,這生命的悲壯之美,怎不讓人心生敬佩?

感謝關注黃愛西東的頭條號,感謝您的閱讀、收藏、轉發和點評,願與您一起分享美好的一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