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年,被我們曲解過的成語,無奸真的不商?

小時候聽到過一個成語:捨不得孩子, 套不到狼。 然後問老師, 老師說要狼喜歡吃小孩子, 大人想抓狼, 經常會用小孩子哭聲來誘惑狼出來, 然後來抓它。 沒毛病, 這個解釋好像是那麼回事, 但是這抓狼的成本太大了, 是那時的孩子不值錢, 還是狼太值錢??

坑爹的百科還這麼解釋

後來慢慢才知道, 原來這是句方言“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 因為晉語等方言"鞋子"叫"孩子", 於是在流傳過程中俗語變形為“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話說小編這邊的方言鞋子也是叫孩子)

下面小編來整理些被我們曲解的成語

1, 無奸不商

上面是百度的解釋

其實古代的米商做生意, 除了要將鬥裝滿之外, 還要再多舀上一些, 讓鬥裡的米冒尖兒。 因此無“尖”不商。 後來隨著時代發展, 逐漸演變成了“無奸不商”, 意思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奸詐就不能作商人。 古代商人是很誠信的。

2,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諸葛先生舌戰群儒, 怎麼可能三個皮匠就能頂呢?

“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 “裨將”在古代指“副將”, 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能頂一個諸葛亮, 民間流傳中被說成了“皮匠”。

3, 空穴來風

原義為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 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現在呢, 現多用來比喻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 小編真不知道這是怎麼變化的,

4, 嫁雞隨雞, 嫁狗隨狗

古代都是不嫁人?專門嫁阿貓阿狗的?

原來是, 嫁乞隨乞, 嫁叟隨叟, 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 隨著時代的變遷, 這一俗語轉音成雞成狗了。

5, 不見棺材不落淚

看見棺材我就得哭??

原來是, 不見親棺不落淚, 並不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淚。 訛變為不見棺材不落淚如果不管誰的棺材, 只要見到就落淚, 那就有點太莫名其妙了。

6, 有眼不識金鑲玉

本是“有眼不識荊山玉”。 荊, 指古代楚國;“荊山玉”, 是玉匠在荊山發現的玉。

7, 不到黃河心不死

心死和到黃河有什麼關係?

本是“不到烏江心不死”。

烏江, 項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 烏江訛變成黃河, 真是讓人無從解釋了。

8, 狗屁不通

這個成語最初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沒有汗腺, 酷夏, 狗要借助舌頭來散發體內的燥熱。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體這個特點

9, 王八蛋

王八的蛋怎麼就變成了罵人的東西呢??毫無邏輯

這是民間的一句罵人的話。 實際上, 這句話的原來面目是“忘八端”。 古代是, “八端”指“孝, 悌, 忠, 信, 禮, 義, 廉, 恥”, 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 忘記了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 可是後來卻被訛變成“王八蛋”

10, “量小非君子, 無度不丈夫”, 給歪曲成了“量小非君子, 無毒不丈夫”。

11, 明日黃花(指“過時之物”。 或許有人覺得, “明日”哪裡不過時?“昨日”才過時哩, 便想當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黃花”——誰下的命令?憑啥亂改呀?)

最後一個, 人盡可夫,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小編文化低, 求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