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秋天到了,貼秋膘選牛肉能夠補氣養血,但要注意9大要點

秋季, 民間有“貼秋膘”的習俗。 是因為炎夏季節, 暑濕困脾, 易於出現飲食不佳, 體重減輕的現象。 立秋過後, 天氣轉涼, 胃口大增, 於是便有了吃肉食來補養夏季消耗, 增強體質的風俗。 很多人家吃紅燒肘子、紅燜羊肉、汆白肉, 以及肉餡餃子、燉雞、老鴨湯、紅燒魚等, 味道鮮美, 人們很難抵擋其誘惑。

過去, 物質生活水準比較低, 食物匱乏, 加上夏季農田耕作勞頓, 體力消耗很大。 為了彌補身體的勞損, 煮肉燉雞, 做些營養比較豐富的美食, 補養身體。 在當時食物缺乏、脂肪和蛋白攝入不足的年代, 貼秋膘是有其科學道理的。

傳統的“貼秋膘”以多吃畜肉類為主

1、補氣養血

牛肉蛋白質較多, 脂肪少。 牛肉蛋白質含量較豬肉高兩倍多, 所含必需氨基酸甚多,

營養價值高。 古人認為牛肉有補氣養血作用。 《韓氏醫道》記載“黃牛肉, 補氣, 與錦黃芪同功”。 水牛肉性涼, 黃牛肉性溫,

能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 治脾胃虛弱, 消化功能欠佳;或久病體虛, 神疲乏力, 氣短唇白, 面色萎黃, 手足不溫, 畏寒怕冷, 腰膝酸軟之人。 牛肉比較適合氣血不足的中老年人。 同時又因為牛肉的脂肪含量明顯低於豬肉, 100g瘦牛肉的脂肪含量為2.3%, 瘦豬肉的脂肪含量為65%, 對於那些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不益適合吸收太多脂肪的人士來說, 要多吃牛肉少吃豬肉。 但需要注意的是, 有小便黃、大便幹、口幹舌幹及咳嗽有黃痰等火旺症狀的人則儘量少吃牛肉。

2、便秘者少吃羊肉

羊肉性溫, 味甘。 有溫中健脾, 補腎壯陽, 益氣養血功效。 為冬令進補之佳餚。 元代李呆謂“人參補氣, 羊肉補形”。 但立秋後, 天氣漸漸乾燥, 人們常常出現口幹唇焦、大便秘結等秋燥症狀,

再吃羊肉熱性食物, 無異於火上澆油。

3、脾胃虛弱者多吃雞肉

雞肉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3倍, 而脂肪含量僅為豬肉的1/20, 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 性溫味甘, 具有溫中益氣, 補精填髓之功用。 立秋進補, 強調先調理脾

胃。 雞肉味鮮,

氣味清香, 能促進食欲, 主治脾胃虛弱, 食少納差, 有利於多種疾病的恢復。

貼秋膘有講究 9大注意事項

有虛勞咳嗽、痰中帶血、婦女白帶過多、老人身體虛弱、消瘦、食欲不好等身體狀況的人, 建議常吃銀耳。 因其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肝糖, 具有補胃、潤肺生津、提神、養胃、益氣、健腦等功效, 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補品。

有肺陰虛所致的潮熱、盜汗、乾咳少痰、咳血等症狀者, 建議吃點燕窩, 可養陰潤燥, 益氣補中。

陰液不足所致的腸燥便秘, 皮膚乾燥及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 頭髮早白、腰膝酸軟者, 建議多吃芝麻。

虛勞、消渴、五心煩熱、潮熱盜汗、消瘦、咽幹顴赤、咳嗽不止以及婦科諸症者, 可多食烏雞進補。

津液不足諸症, 脾胃陰虧或氣虛所致的胃脘疼痛者,

應多食蜂蜜。

日常蔬菜, 以蓮藕和菠菜為最。

附:桂花糯米藕:選肥大蓮藕, 孔道裡填塞糯米, 煮熟切開成片, 撒上一層白糖和桂花即可。

糖醋藕片:嫩藕去節, 削皮洗淨切成片, 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 瀝盡水後加入白糖、精鹽、食醋、辣椒油、香油拌勻, 其口味:鹹壓酸,酸壓甜,非常開胃。

日常水果,以梨為最佳。

可生食或加工後再食。附:糖水煮梨:梨子去皮後與大棗、蘿蔔、綠豆等一起熬湯,加上白糖,又吃又喝,治病養生的效果最好。

梨子蜂蜜盅:將梨把兒周圍削下來作為蓋,掏出梨核兒後,灌上蜂蜜,再把蓋蓋上,放盤裡上鍋蒸熟,早晚各吃一個,治氣管炎有一定療效。

其口味:鹹壓酸,酸壓甜,非常開胃。

日常水果,以梨為最佳。

可生食或加工後再食。附:糖水煮梨:梨子去皮後與大棗、蘿蔔、綠豆等一起熬湯,加上白糖,又吃又喝,治病養生的效果最好。

梨子蜂蜜盅:將梨把兒周圍削下來作為蓋,掏出梨核兒後,灌上蜂蜜,再把蓋蓋上,放盤裡上鍋蒸熟,早晚各吃一個,治氣管炎有一定療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