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講睡眠障礙的主要臨床病症

(1)失眠。 失眠大多屬於神的層面。 一是心神受擾, 不能主動內斂, 魂魄受制, 難以幽潛所致, 治在平和心態。 二是劇烈、長久的情思擾動而使神奮張, 難以入舍於心, 魂魄受激, 常處於混亂狀態, 令其幽潛不能, 故經常不寐;如魂魄受激引起擾動超越自調之限, 則感覺失常、運動失制, 反向心神輸出幻覺資訊, 使心神判斷失誤, 致使思維、感情、行為乖戾, 也會使寤寐顛倒或長久不寐。

氣的層面中的氣化失序, 與睡眠關係最為密切。 《黃帝內經》以衛氣留于陽不入于陰為論, 後世以陽盛陰虛為論。 或外邪陽熱盛, 或內傷氣之有餘為火,

諸鬱阻滯化火, 或陰虛制約不足而陽虛性亢奮, 均可通過氣神溝通介面, 使心神魂魄不能內斂而失眠。

精衰之失眠, 屬於生理自然的多見於老年人, 如《營衛生會》老人之不夜瞑, 屬於病理的很少獨為主症, 即便有也是其他症狀不顯, 多見於機體反應性差的嚴重病變,

故其特點是精神恍惚, 目不瞑而頻現幻覺。

失眠症與各種病症中的失眠, 區別在於失眠是否為唯一的主症, 或以失眠導致、影響其他病症。 治療應當有主治失眠或它病的區別。

(2)嗜睡。 嗜睡總屬心神不能應時外張, 魂魄沉溺於內,

以致寐而不寤的病症。 究其原因與機理, 主要是陽氣虛餒、陰濁阻滯, 但在外感病或內傷病中也常見熱邪壅遏、機樞不利, 致使陽氣不能振奮而嗜睡者, 其特點必是臥寐不安。

嗜睡見於大病後者, 多氣虛懶臥;見於病症危重者, 是精氣衰竭, 神敗難振。

(3)夢寐不寧。 寐中多夢, 因夢不能安臥, 常見夢為夢魘、夢驚、夢囈、夢交等。 一般以不快夢境反復出現, 醒後身心不適為診斷依據。

夢之所生, 在於寐後魂不安舍, 魂不安多因內外刺激體中之魄, 魂有所感而受擾, 魂魄分離, 魄靜而魂動也。 內刺激與生理或病理狀態有關, 也可因白天的情思經歷之痕記有所憶起而使魂不安, 而夢。 究其機理, 前者不外乎是臟腑經絡營衛氣血微淺失調的反應, 《脈要精微論》及

《淫邪發夢》有所論述, 後世臨床也有所總結;後者則反映強烈精神感受或刻意的情思鬱結, 並常影響氣機, 也與人格氣質及體質有關。

(4)睡行症。 入寐後雖然心神內斂, 意識潛而不張, 但魂魄不寧, 相為顛倒, 魄激而形動, 故睡中起坐或行走而不自知, 醒後亦不能回憶;並非意識下的魂魄活動, 故無“形開”, 多無感知, 或僅有表淺感知。 其原因是內外結合, 內在於素體虛實所致魂魄失和, 外在於驚恐勞碌等, 常見於少兒神志發育不全者, 亦可發生在成人身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