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還有後半句,直接預示了劉備的未來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這句話是司馬徽說的, 我覺得這個人才是三國演義中的高人,

有點像戰國時期的鬼穀子。 司馬徽是個奇人, 人稱水鏡先生, 他是諸葛亮、龐統、徐庶的師父, 他向劉備推舉了諸葛亮和龐統。

那麼司馬徽作為一個奇人說出了上述一番話, 可是劉備得到了諸葛亮和龐統的輔佐, 臥龍鳳雛都在左右, 為何最後沒有得到天下呢?難道是司馬徽胡說的嗎?其實司馬徽的這句話還有後半句,

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子初就是法正, 孝直就是劉巴, 有人對兩人不太熟悉, 覺得這兩個人有那麼重要嗎?

其實這兩人對於劉備很重要, 而且能力不亞于諸葛亮和龐統,

法正原為劉璋部下, 劉備圍成都時法正勸說劉璋投降, 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 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 可以說法正對於劉備立有得蜀大功。 可是進取漢中第二年, 法正就去世了, 終年四十五歲。 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 連哭數日。 被追諡為翼侯, 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 諸葛亮對法正的才能極為肯定, 西元222年, 蜀、吳因關羽之死而爆發的彝陵大戰, 蜀軍戰敗, 劉備率軍退到白帝城。 諸葛亮感歎道:"法孝直若在, 則能制主上, 令不東行;就複東行, 必不傾危矣。 意思是若法孝直還在, 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 若隨行東征, 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

而劉巴的才能則主要在財政上, 劉備初入蜀時, 財政捉襟見肘, 在劉巴的幫助下, 蜀國的國庫才開始充實, 劉巴在這一點上有些像漢初的蕭何, 劉巴若在, 則能給劉備提供一個穩定的大後方。 諸葛亮曾評價劉巴:運籌策於帷幄之中, 吾不如子初遠矣!。 可以說司馬徽認為可安定天下的四人都被劉備得到了, 可惜,

龐統、法正、劉巴分別卒於西元214年、220年、222年, 雖然都是奇才, 但是對蜀漢政權的幫助實為有限, 其實法正去世後, 劉備復興漢室的夢想基本就沒有實現的可能了, 也許真的是漢朝氣數已盡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