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正確看待一次性塑膠餐具安全性

早點攤上買來一杯熱豆漿, 一次性塑封的塑膠杯子被燙得軟趴趴的, 你是否會覺得不放心?打包帶回家的飯菜想用微波爐加熱, 你是否會糾結於塑膠餐具能否承受住微波和高溫?長期以來, 一次性塑膠餐具因輕便小巧而成為外賣打包餐具的不二選擇, 但人們對其安全性卻各執一詞。 一次性塑膠餐具究竟能不能放心使用呢?對此, 中國輕工業資訊中心原高級工程師、塑膠專家唐賽珍指出, 一次性塑膠餐具只要符合國家標準, 正確使用, 其安全性是可以保證的。

安全恐慌源於認識不足

“人們對一次性塑膠餐具的安全疑慮主要來源於對食品接觸用塑膠包裝的認識不足。

很多人將塑膠包裝視為同一種材質, 當發現某一種材質出現問題後, 就一股腦地認為所有塑膠材質均有問題。 ”唐賽珍介紹說, 食品接觸用塑膠包裝種類繁多, 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酯(PET)、聚碳酸酯(PC)等。 其中, 用於一次性塑膠餐具的主要有PP和PS兩種, PP較為穩定, PS因含有微量有害單體或添加劑等易揮發性物質可能對人體產生一定傷害。 “但如果按照《GB/T 12671-2008 聚苯乙烯(PS)樹脂》等標準生產, PS餐具的安全性也是可以保障的。 ”

“過去不法商販為降低成本, 在聚丙烯塑膠餐盒中添加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工業用碳酸鈣。 經過整治, 尤其是在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成立之後,

塑膠濫用問題已得到有效治理。 ”唐賽珍說。 湖南省近日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食品相關產品省級監督抽查品質分析報告》顯示, 在抽查的584批次產品中, 共有18批次產品不合格, 不合格原因大多不涉及有害物質溢出。 以一次性塑膠飲水杯為例, 此次湖南公佈的抽查報告中, 其負重性能有5項次不合格, 成為不合格最高項目。 但產品負重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壁厚不夠易變形, 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導致燙傷。 “大多數一次性塑膠餐具是合格的, 消費者不必過於擔憂其安全問題。 ”唐賽珍認為。

多年來, 各種塑膠餐具不安全的傳言在互聯網平臺的傳播, 造成了一定的社會恐慌, 如“PS發泡餐盒遇熱會放出二惡英致癌物”“一次性塑膠餐具中含有塑化劑”等。

唐賽珍專門就此闢謠。 他介紹說, 只有在300℃以上高溫下, 且含苯物質、含氯(溴)類物質和銅鎳類金屬等催化劑同時存在時, 才具備產生二惡英的條件, 而在PS餐具生產和使用中根本不具備以上條件。 塑化劑的主要功能是為了增加塑膠的柔韌性, PP和PS本身已具備良好的柔韌性能, 因此在生產塑膠餐具時無需添加塑化劑。

唐賽珍指出, 類似的不實傳聞還有很多, 並且在報刊、網路、視頻中頻繁出現, 不僅使消費者產生不信任和恐懼感, 也對塑膠包裝行業的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選購使用務必遵循標準

今年4月, 我國9類食品接觸材料及其製品的新國標正式實施, 其中就包括食品接觸用塑膠標準《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塑膠材料及製品》。 自新修訂《食品安全法》增加“食品相關產品”的規定以來, 人們對食品包裝安全性認知上升到了法制化的高度。 為規範和提高標準的全面性、合理性和針對性, 國家有關部門將原有衛生標準進行整合,

從而制定並陸續實施《GB 31604.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 總遷移量的測定》《GB 968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等系列標準。 這些標準進一步明確了企業的主體責任, 顯示出國家嚴防嚴控食品接觸材料的決心。

此外, 不同種類一次性塑膠餐具的使用條件是不同的, 在耐溫和耐壓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差別。 唐賽珍表示, 一次性塑膠餐具的使用溫度通常在100℃以下, 最高也不超過150℃。 例如PS發泡餐具在80℃以下使用是安全的, 因此不適合沸水煮、微波爐加熱等。 PP塑膠餐具耐熱性較好, 可以用於微波爐加熱, 但不適宜用在冷凍包裝中。 另外, 含酸、含油量高的食物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與塑膠餐具發生化學反應, 消費者可放心使用。

長治久安仍需社會共治

北京農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馬挺軍認為,要確保一次性塑膠餐具應用安全,生產企業、餐飲單位、國家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等應共同發力,在行業自律、專項檢查、宣傳教育等方面通力合作,打造出一條良性發展的產業鏈。

唐賽珍認為,職能部門的加強監管是安全生產一次性塑膠餐具的重中之重。塑膠餐具製作成本低,易鑄熔成型。一些黑作坊正是抓住塑膠這一“優點”,在生產過程中肆意加工製造存在安全隱患的塑膠包裝製品,並將其兜售給小攤販或批發商,使劣質餐具流入市場,造成食品安全風險。因此,為打擊不良生產,相關部門應建立長期有效的監管機制,從食品包裝生產源頭開始,加強抽查和懲治力度,堅決遏制黑心塑膠生產流通。

原輕工業部科技司司長、中國塑膠餐具聯席會議辦公室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徐蓓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指出,加強科普宣傳是宣導消費者正確使用一次性塑膠餐具的有力舉措。建議權威部門建立起闢謠平臺和科普工作站,引導百姓科學認識和合理使用一次性塑膠餐具。

消費者可放心使用。

長治久安仍需社會共治

北京農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馬挺軍認為,要確保一次性塑膠餐具應用安全,生產企業、餐飲單位、國家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等應共同發力,在行業自律、專項檢查、宣傳教育等方面通力合作,打造出一條良性發展的產業鏈。

唐賽珍認為,職能部門的加強監管是安全生產一次性塑膠餐具的重中之重。塑膠餐具製作成本低,易鑄熔成型。一些黑作坊正是抓住塑膠這一“優點”,在生產過程中肆意加工製造存在安全隱患的塑膠包裝製品,並將其兜售給小攤販或批發商,使劣質餐具流入市場,造成食品安全風險。因此,為打擊不良生產,相關部門應建立長期有效的監管機制,從食品包裝生產源頭開始,加強抽查和懲治力度,堅決遏制黑心塑膠生產流通。

原輕工業部科技司司長、中國塑膠餐具聯席會議辦公室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徐蓓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指出,加強科普宣傳是宣導消費者正確使用一次性塑膠餐具的有力舉措。建議權威部門建立起闢謠平臺和科普工作站,引導百姓科學認識和合理使用一次性塑膠餐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