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發展也要環保 兄弟攜手走“山羊聯養”扶貧之路

“人活著不只是錢!老天爺給我眼睛, 讓我看到了本村同鄉的困難;又給我腦袋, 讓我想到了解決的方法。 那麼, 我就得把這事情幹出來。 ”就這麼一句樸素浸潤哲理的語言, 卻飽含著一個青年創業農民對家鄉的深情。

湘西, 一個初具現代化規模的山羊養殖基地正在湖南永興農村崛起。

在近3年的時間內, 由當地農民李丙運、李細運兩兄弟創辦的湖南鴻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投資8000萬元, 建設了“永興鴻運現代生態農業莊園---湘南努比亞山羊生產基地”, 該基地已被列為“永興縣重點扶貧專案”。

目前, 該基地已完成建設標準化羊舍15棟,

面積達10800平米, 並從貴州省努比亞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引進優質山羊種羊825只(種母羊800只、公羊25只) 。 化驗室、消毒室、獸醫藥劑室、教學科研樓、職工食堂、宿舍樓等附屬設施3000余平米。 修通場外水泥公路5300米, 硬化羊場道路4170平米, 修建羊場隔離帶2700平米、園區水湖2420平米、排水管道700米、污水淨化及化糞池1000平米。

當人們看到基地今日的興旺景象, 異口同聲對基地建設稱讚不已時, 可曾知道基地建設的決策者為此所走過的艱辛歷程。

基地員工收割草料。

敢為人先, 開啟永興山羊養殖業

永興縣位處湘南, 是典型的農業大縣, 規模養殖處於空白, 從商歷練多年的農村青年李丙運、李細運兩兄弟從中看到了商機。

2013年初, 李丙運兩兄弟在貴州省進行專案考察時, 把目光聚焦於貴州努比亞山羊養殖。 他們詳細諮詢了有關情況, 現場考察了養殖基地, 著手組織科學論證, 通過綜合分析和深思熟慮, 認准養羊業是一項投資少, 見效快, 潛力大, 前景好, 經濟效益高的產業。

兩兄弟回到家鄉後, 立即將自己的想法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彙報, 希望從永興縣實際出發, 引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正是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 果斷作出了引進努比亞山羊品種, 發展山羊養殖的決定, 開啟了永興縣大規模山羊養殖的先河。

城裡別墅不住, 跑到山溝裡養羊

提起李丙運, 永興縣的很多鄉親都知道, 就是那個“城裡別墅不住, 跑到山溝裡養羊的傻子”, 這樣的評價從質疑、嘲笑慢慢轉變成一種褒揚。

當李丙運滿懷信心著手基地籌建時, 當地許多群眾既不理解, 也不支持, 就連自己的父母、妻子和親友也一片反對聲, 都說“你們生意做得好好的, 在城市裡住別墅, 下半輩子都夠一家人用了, 何必要去冒這個風險?”

李丙運對此堅定地回答說,

“人活著不只是錢, 老天爺給我眼睛, 讓我看到了本村同鄉的困難, 又給我腦袋, 讓我想到了解決的方法。 那麼, 我就得把這事情幹出來。 我做這個事, 也不是純粹為了賺錢, 而是要把我們老家鹿鳴村, 通過黑山羊養殖發展起來, 帶動各位鄉親脫貧致富。 ”

一開始, 頂著鄉親們的不理解和家人的反對, 李丙運耐心說服引導, 于情於理地暢述了羊場的發展前景, 最後終於得到了當地村組幹部、村民和親友的默許。

在經濟困難到連路都修不起的洞口鄉, 李丙運首先拿出8萬元, 把村民之前欠下施工隊的打路工程款還清, 然後再個人投資300多萬, 修通全村6.8公里環村水泥公路。 這一舉措既方便了當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

也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稱讚。

路修好了, 但阻力又接踵而來。 當李丙運提出承租村組的山地進行基地建設時, 一些群眾由於戀地意識強烈, 不同意租賃。 李丙運只得挨家挨戶做工作, 又在鎮、村領導的協助配合下把合同簽好。

為了搶抓機遇, 儘快使專案付諸實施, 李丙運一心撲在基地建設上, 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 跑專案、聯繫規劃設計、找電力架設高壓專線, 攻堅克難, 迎難而上。

基地羊舍一隅。

2015年雨季,工程施工因天氣久雨無晴,進度緩慢,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李丙運帶領董事會一班人吃住在工地,夜以繼日,及時排解施工中的各種困難,搶時間、趕進度,確保了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2016年春,李丙運趕赴貴州省努比亞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接來了第一批825只優質種羊。為了解決養殖技術,他又從貴州公司和縣畜牧局聘請了4名專業技術人員,組織養殖場員工進行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才能上崗。在悉心觀察,精心飼養下,這些種羊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短短幾個月就產下了100多隻幼羊,山羊養殖首戰告捷。

走出山羊聯養扶貧的生態之路

努比亞山羊在永興基地養殖成功,傾注了領頭人李丙運和基地員工的心血和汗水。基地預計總投資1.2億元人民帀,一期工程達產生產種羊5000只、商品羊5000只,實現產值2500萬元,年稅後利潤可達1000萬元以上;二期、三期工程將進一步發展壯大,響應黨和政府精准扶貧號召,發揮自身行業優勢,回報和服務農村群眾。

基地規劃建立和扶持6個養殖專業合作社,積極推行“萬羊千戶”努比亞合作社聯養扶貧模式。由基地配發種母羊,實行四包服務(即包技術、包免費培訓、包病害防治、包保價回收),引導發展1000戶農戶進行聯養,預計年出欄種羊和商品羊10萬隻以上,實現年產值2.5億元以上,走出一條具有永興特色的山羊聯養扶貧之路。

同時,借鑒山東等養殖大省的經驗,避免農戶為節省成本,造成環境污染,李丙運、李細運兩兄弟決定採用種養互補,生態迴圈的方式。山羊合作社先用分離器把尿糞分離,尿先沉澱再拉管灌溉附近草田;幹糞馬上打包,再發給偏遠農戶作有機肥料。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還降低了農民的肥料成本,間接增收。

村民還能以地代股,自行組織種殖合作社,種殖牧草,增加個人收入。按一畝田年產10噸牧草,即2萬斤,0.20元一斤回收,一畝田一年產值4000元,遠勝種值稻米的收入。

要發展也要環保,舍小利做良心企業

養殖場,光是種草的成本,一年就高達300萬。弟弟李細運起初有點擔心:“這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把錢分給農民!”對此,李丙運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企業要在本地發展三四十年,沒有得到當地同鄉的支持,是絕對不能實現的。加上國家現在的政策對環保十分重視,要持續發展,必須滿足環保要求。

“我們要舍現在短期小利,取將來長期大利。”接受記者採訪時,李丙運說到:現在更要緊是讓本村同鄉致富,不僅老鄉們賺到錢的同時,還要能保留美麗的環境。”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要有比利益更高、更大的價值觀,才能把企業做大做強。同時,這也是對我自身而言,實現了自我人生的價值,不枉此生呀!”

李丙運在談到基地的前景時,信心百倍:“農村企業也可以有大作為,永興鴻運現代生態農業莊園將順應生態農業發展趨勢做大做強,越辦越興旺。”(楊銳祥)

基地羊舍一隅。

2015年雨季,工程施工因天氣久雨無晴,進度緩慢,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李丙運帶領董事會一班人吃住在工地,夜以繼日,及時排解施工中的各種困難,搶時間、趕進度,確保了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2016年春,李丙運趕赴貴州省努比亞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接來了第一批825只優質種羊。為了解決養殖技術,他又從貴州公司和縣畜牧局聘請了4名專業技術人員,組織養殖場員工進行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才能上崗。在悉心觀察,精心飼養下,這些種羊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短短幾個月就產下了100多隻幼羊,山羊養殖首戰告捷。

走出山羊聯養扶貧的生態之路

努比亞山羊在永興基地養殖成功,傾注了領頭人李丙運和基地員工的心血和汗水。基地預計總投資1.2億元人民帀,一期工程達產生產種羊5000只、商品羊5000只,實現產值2500萬元,年稅後利潤可達1000萬元以上;二期、三期工程將進一步發展壯大,響應黨和政府精准扶貧號召,發揮自身行業優勢,回報和服務農村群眾。

基地規劃建立和扶持6個養殖專業合作社,積極推行“萬羊千戶”努比亞合作社聯養扶貧模式。由基地配發種母羊,實行四包服務(即包技術、包免費培訓、包病害防治、包保價回收),引導發展1000戶農戶進行聯養,預計年出欄種羊和商品羊10萬隻以上,實現年產值2.5億元以上,走出一條具有永興特色的山羊聯養扶貧之路。

同時,借鑒山東等養殖大省的經驗,避免農戶為節省成本,造成環境污染,李丙運、李細運兩兄弟決定採用種養互補,生態迴圈的方式。山羊合作社先用分離器把尿糞分離,尿先沉澱再拉管灌溉附近草田;幹糞馬上打包,再發給偏遠農戶作有機肥料。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還降低了農民的肥料成本,間接增收。

村民還能以地代股,自行組織種殖合作社,種殖牧草,增加個人收入。按一畝田年產10噸牧草,即2萬斤,0.20元一斤回收,一畝田一年產值4000元,遠勝種值稻米的收入。

要發展也要環保,舍小利做良心企業

養殖場,光是種草的成本,一年就高達300萬。弟弟李細運起初有點擔心:“這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把錢分給農民!”對此,李丙運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企業要在本地發展三四十年,沒有得到當地同鄉的支持,是絕對不能實現的。加上國家現在的政策對環保十分重視,要持續發展,必須滿足環保要求。

“我們要舍現在短期小利,取將來長期大利。”接受記者採訪時,李丙運說到:現在更要緊是讓本村同鄉致富,不僅老鄉們賺到錢的同時,還要能保留美麗的環境。”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要有比利益更高、更大的價值觀,才能把企業做大做強。同時,這也是對我自身而言,實現了自我人生的價值,不枉此生呀!”

李丙運在談到基地的前景時,信心百倍:“農村企業也可以有大作為,永興鴻運現代生態農業莊園將順應生態農業發展趨勢做大做強,越辦越興旺。”(楊銳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