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初見不知詞中意,再見已是詞中人

凡桃俗李爭芬芳 只有老梅心自常

王冕有《題墨梅圖》詩, 其中“凡桃俗李爭芬芳, 只有老梅心自常”句, 少年愛桃李而厭老梅, 那時讀時,

只覺得詩人為自比梅花而故意貶損桃李, 實是有點不厚道, 也因了這點小小的心思, 便對後半句所強調的“心自常”的意味也無心領會了。

一晃少年已是華髮染鬢, 中年時節, 看多了世事, 明白了一些道理, 卻又無法抽身。

鄙視鏈:我要更好的。

比如, 各種鄙視鏈流行,

職業鄙視鏈、城市鄙視鏈、生活鄙視鏈, 人人想的是溯流而上, 化蛹為蝶, 魚躍龍門, 突破階層, 努力擺脫被鄙視的目光, 然後, 再向下傳遞鄙視!“大魚看不起小魚, 小魚看不起蝦米”, 誰, 又甘願做一隻自由自在、無求無願的小小的蝦米呢?

中年時節的我, 又何嘗不是其中的一環呢?

“我要更好的”——標準就是“別人的生活”, 別人家的房子, 別人家的車子, 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光鮮亮麗的“別人家”的生活, 就成了自己的參照物, 也成了是否幸福、是否成功的標準。 成功、幸福的涵義本來是相當個性化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 但這個資訊化、透明化的世界, 最可怕的是向眾人展現了同一種成功的模式——以物質的多寡為標準,

一切皆可以換算成金錢——房子、車子, 甚至孩子、妻子……

追求金錢甚至成為了我們最普遍的情感, 成為了我們的幸福準則, 以為除了有錢的生活, 再也沒有別的生活的可能了, 然而, 可悲的是, 金錢確實能給我們帶來幸福的感覺, 但它維持的時間很短, 當幸福的感覺消褪後, 我們只能再一次地投入到追求金錢的過程之中, 這和吸食某些致幻劑是一樣的, 為了享受片刻的歡愉, 把心靈交給了魔鬼。

於是, 我們非但不幸福, 反而時不時會產生“不如別人”的焦慮。 我有一位正在孕期的同事, 離生產還有四五個月, 每天琢磨的是要不要換套學區房這種事, 她說, 別人家的孩子都有好的學校可上, 我們怎麼能輸在起跑線上呢?一臉的焦慮。

鄙視鏈綁架了每個人

偶爾一天深夜, 我又翻到了《題墨梅圖》, 夜深寂靜, 再見此詩, 中年的我, 如醍醐灌頂, 真是“初見不識詞中意, 再見已是詞中人”, 終究, 是做了凡桃俗李, 苦苦爭豔。 詩最末一句, “夜深湖上酒船歸, 長嘯一聲雙鶴舞”, 此刻讀來, 只有神往, 而身不至也。

也許, 這是無法擺脫的命運, 被鄙視鏈綁架, 幸福無法觸摸, 焦慮卻如影隨形, 只是, 這個世界上人人爭當“凡桃俗李”, 誰有勇氣和智慧, 做一棵牆角邊的“老梅”?畢竟, 時代變了, 也許, 是時代病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