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女子的都靠什麼化妝?

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幾萬年來女子都是普遍比男子更在乎美的。 古時候沒有所謂的工業化, 生活中的所用之物都是從自然中攝取原料自己做, 充滿了草木氣息。

詩人白居易曾寫過:“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宮粉黛無顏色。 ”其中的“粉黛”就是兩種古時候最常見的護膚品, 我們都知道“粉”多是用於面部, 而“黛”則是畫眉所用。

古老的“粉”大多分為兩種。 一種是“米粉”, 在《齊民要術》中有相關的製作方法, “米粉”是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以米汁, 使其沉澱, 製成一種潔白粉膩的“粉英”, 然後放在日中曝曬, 曬乾後的粉末即可用來妝面。 而在影視劇上看到的“香粉”只是在“米粉”的製作過程中加了些香料、花汁、草藥而已。

第二種“粉”就要提到一個詞:洗盡鉛華。 這裡的“鉛”不僅僅是指浮華的生活, 事實上它指的就是真正的“鉛”, 就是化學元素週期表裡的“Pb”。 說到這裡, 女生們恐怕要倒吸一口涼氣了,

現在市場上充斥著很多重金屬超標的護膚品, 難道古代的護膚品種就已經含鉛了嗎?!

沒錯, 這種粉叫做“胡粉”, 是一種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 漢代以後, 鉛粉多被製成粉末或固體形狀。 由於它質地細膩, 色澤潤白, 並且易於保存,

所以深受婦女喜愛, 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楚辭》中有:“粉白黛黑, 唇施芳澤。 ”這“粉黛”中的“黛”就是畫眉用的顏料了, 大致是用某種植物的葉子研磨而成。 這裡要說一下《甄嬛傳》裡的“遠山黛”, 是一種淡遠、細長的眉毛畫法, 在宋朝時十分盛行, 妝容以清新高雅為主, 類似的還有螺子黛等等。

還有一種美顏之物不得不提, 那就是“胭脂”。 胭脂亦作“臙脂”, 泛指鮮豔的紅色, 也是面脂和口脂的統稱。 除了白色的粉和黑色的黛, 常說的“女子紅妝”便有這胭脂在其中。

古時物品雖然不豐富, 但什麼洗頭水、護膚露、洗面乳、香水、唇膏、護手霜絕對是應有盡有。 例如面脂(類似於現在的面霜)、唇脂(現在的唇膏)、香澤(類似于爽膚水與香水的合體)等。

古人製作的護膚品, 大多都以農作物為原料, 再加之歧黃之術, 幾乎每一件都能稱之為藥妝了。 朝代不同對於女子美麗與否的標準也不盡相同, 例如魏晉以陰柔唯美, 唐代以豐腴為美, 但無論體型怎麼變, 對膚色的的標準始終都是“白皙”, 可能真的就如我們常說的“一白遮百醜”吧。

古語說:士為知己者死, 女為悅己者容。 但我們不知道的是, 也有女為悅己者而“死”。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說到古時女子中的一類特殊群體, 妓子。 妓子的才藝很重要, 但最重要的還是樣貌了, 這樣的“以貌取人”倒是幾千年都沒怎麼變。

鉛汞已經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了,但這還遠遠不夠,在妓子中還有一種美白的法寶,我想大家無論在怎麼猜都猜不到,因為正常人一般都不會去碰它,它就是“砒霜”。也許有人說了,古代美白不是有珍珠粉嗎?確實有,但是那麼珍貴的東西,即便是現在都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的。

而砒霜就相對容易,少量砒霜混進食物每日服用可讓皮膚白皙,不會讓人中毒,甚至還有打蟲的功效。但日積月累也會對人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靠“顏面”存活的妓子,為了生存,也是無奈而為之了,真是令人心痛……

東方的女子之美,不僅僅是在於樣貌,更是在於如沐春風的內涵和氣質。但這並不意味著外在不重要,反而樣貌和身體的健康,更能體現一個人積極向上的態度。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明白一個人的內心才是最能打動人的。

鉛汞已經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了,但這還遠遠不夠,在妓子中還有一種美白的法寶,我想大家無論在怎麼猜都猜不到,因為正常人一般都不會去碰它,它就是“砒霜”。也許有人說了,古代美白不是有珍珠粉嗎?確實有,但是那麼珍貴的東西,即便是現在都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的。

而砒霜就相對容易,少量砒霜混進食物每日服用可讓皮膚白皙,不會讓人中毒,甚至還有打蟲的功效。但日積月累也會對人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靠“顏面”存活的妓子,為了生存,也是無奈而為之了,真是令人心痛……

東方的女子之美,不僅僅是在於樣貌,更是在於如沐春風的內涵和氣質。但這並不意味著外在不重要,反而樣貌和身體的健康,更能體現一個人積極向上的態度。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明白一個人的內心才是最能打動人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