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鹽”到底有多重要,來看史上第一個靠鹽稱霸的國家

在中國的地理分佈上, 東部出海鹽、中部出井鹽、西部出湖鹽, 因鹽而興的城鎮貫穿東西南北。 江蘇鹽城、四川自貢、山西運城分別是海鹽、井鹽、湖鹽的代表。

鹽井

鹽是人類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種調味料, 即使再好吃的山珍海味, 如果不放鹽吃起來也如同嚼蠟。 一個正常人7天不吃鹽就會四肢無力全身軟綿綿, 大腦虛空縹緲。

春秋齊國是海鹽最大的產地, 一些中原小國無法生產食鹽就必須從境外“進口”食鹽, 戰亂時齊國就限制食鹽出口, 實行經濟制裁, 其它國家只好求和。

齊國地圖

名列春秋時期“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三名的猗頓, 原本只是一個貧下中農, 後來在陶朱公的啟發下, 把家搬到河東鹽池附近, 專心搞起鹽業和畜牧生意, 僅十年就成為富可敵國的“企業家”, 在唐朝國力如此雄厚, 鹽稅也能占國家總收入的五分之二。

齊國國相管仲從小就是一位經商奇才, 從來沒幹過賠本的生意, 食鹽的商機和利潤被他看在眼裡, 於是他親自擔任“商務部長”, 一心為國家搞創收, 將食鹽的生產、運輸、銷售收歸國有, 推行食鹽國營制度。

名義上是對本國人收稅, 實際上是在向個諸侯國徵稅, 對於不想繳稅的國家自然是不給鹽吃,

沒有鹽吃的軍隊戰鬥力幾乎為零。

管仲

當時, 東方諸國除齊國外, 多採用“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任由食鹽民產商銷, 官府只管收稅, 食鹽買賣自由。

秦國的商鞅也認識到了食鹽的重要性, 在他推動下的變法中, 山川河澤國有化是一項重要內容,

食鹽國營當然也不在話下。 管仲富國, 使齊國成為霸主, 商鞅富國強兵, 秦發展成為超級大國, 並一舉實現統一大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