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培養孩子情商“它”最重要!忽略會影響孩子一生!

前年, 小魚兒學跆拳道, 教練不僅教他跆拳道, 還教雙截棍。 小魚兒天天拿著雙截棍“呼呼哈哈”地舞來舞去。

社區裡同齡的毛毛看見了, 羡慕地不行, 就讓媽媽也幫他報名學跆拳道。 隨後, 和小魚兒一起去上課。

可過了幾個星期, 毛毛就不去了。

小魚兒說:“毛毛在上課時, 動作不規範, 被教練批評了幾句, 他就掉眼淚, 說不學了。 然後第二天他媽媽就來培訓中心向教練要求退錢。 ”

過後,

毛毛媽媽對我說:“毛毛學雙截棍的時候, 總是會打到自己, 學了幾星期, 都是那些動作, 教練還老批評毛毛, 他一回家就哭, 我乾脆就不讓他學了。 ”

待毛毛媽走後, 小魚兒說:“其實教練給我們的雙截棍是有包海綿的, 打在身上一點都不疼, 我們都被教練批評過, 都不像毛毛那樣愛哭鼻子。 ”

今年暑假, 小魚兒已經考到跆拳道紅帶, 毛毛每次看到小魚兒穿著神氣的道服去上課, 就眼巴巴地看著他, 眼中透出羡慕的光。

這幾年, 毛毛也報過繪畫班、書法班……, 但每次一被老師多批評幾句, 他就梭巡不前, 就放棄。

看著越來越胖的毛毛, 他媽媽開始發愁了, 對我訴苦:天天宅在家, 光知道吃和玩, 學習也不好, 懶得要命, 讓他幫忙買個東西都畏縮不去。

一旦遇到困難, 就想放棄, 這是每個孩子在面對這個世界時最初的反應。

此時, 家人的鼓勵、幫助、引導, 對處在困惑迷茫中的孩子宛如黑夜中的啟明星, 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毛毛的家人, 在孩子要放棄的時候, 沒有及時幫助他, 而是滿足孩子的要求, 如此在孩子心裡, 直接投射下遇到困難就放棄的意識, 因此, 毛毛的“挫折商”就極低。

缺少“挫折商”的孩子, 心理承受能力差, 稍微遇到點挫折就膽怯、不知所措、停滯不前, 甚至會自暴自棄。

2、為什麼孩子如此不堪挫折,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說到底, 這些孩子都是受困於自身的“低挫折商”, 在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挫折面前, 產生了更強烈的挫折感, 一時無法釋懷, 就走極端。

心理學家說, 挫折商的培養, 刻不容緩, 需要在孩子成長的早期就開始進行。

“挫折商”, 又稱“逆商”。

它是由美國教育大師保羅·斯托茨提出的, 主要是指一個人面對逆境時的挫折承受能力與反逆境的能力。

心理學家認為, 一個人能夠取得的成就, 在智商和情商類似的情況下,

“逆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較高的挫折商, 可以使資質平庸的人也能走的更遠;而較低的挫折商, 也可以使天資聰慧的人一蹶不振、泯然眾人。

(一)首先, 父母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挫折認識

從小到大,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老人, 在孩子稍有磕碰時, 就拍打地板、牆壁、桌椅等,說:“都怪它,磕到我們寶寶了!”

我們還應當避免強調孩子的天賦,不要把孩子的成就歸功於那些“聰明”、“漂亮”、“藝術天賦”等因素,因為有些東西是與生俱來,難以改變的。

如果我們給孩子錯誤的認識,那麼他們在面對挫折時,會把失敗歸於他人、天賦不足等外在原因,極為容易自暴自棄。

而如果孩子能夠把失敗歸因於自己採取的方法不對,或者努力的程度不足,那麼孩子會有進一步成長與改進的動力。

(二)用"同理心"與他們共同面對挫折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困難和挫折,他所面臨的逆境在成人面前也許根本不值一提,但對孩子卻是莫大的打擊,學習用同理心和孩子一起面對。

例如當孩子養了許久的寵物突然丟失或死亡,對他們來說是無法接受的,我們要和他一起悲傷,同時告訴孩子生命的規律,幫他從悲傷中走出來,不要忽視,更不要嘲笑,讓他們遭受更多的打擊。

再如上文的毛毛,在他不想學跆拳道的時候,家人應當做的是安慰並鼓勵他堅持下去,陪他邁過這道坎,而不是止步於困難面前。

很多時候,父母家人的陪伴,共同面對,能讓他們產生更多更大的勇氣來面對挫折。

(三)學會等待與付出,不輕易滿足要求

從小就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學會"等待與付出":

例如:想吃到飯,就要學會等待煮飯的過程;想吃糖,告訴他需要自己耐心剝開才能吃到糖……

要讓孩子明白:想得到任何東西,都需要一個過程。

實驗說明,那些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強,他們能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的實現。

(四)不要太順從孩子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要想教育好孩子,規矩必不可少。

每個孩子面對這個世界時,人性本能是以自我為中心、貪圖享受的。可是我們不能任由孩子任性自私、怕苦怕累,而是要讓孩子積極遵守家中的規則,鼓勵孩子講出每天的感受,對於積極的情感給以讚揚,對於消極的東西給以疏導。

獎罰分明,將促使孩子更加積極向上。

迎接生命中的風雨,是生存于世的自然規則。

身為父母,不僅要教會他如何行走於世,更要讓他知道,如果突遭風雨、深陷泥濘,要如何爬起,再次出發。

逆商,是幫助孩子扼住苦難的最有利武器;父母的引領,將讓孩子更有力量面對挫折。

唯有經歷過風雨的人,才能抗擊風雨。

喜歡請右上角關注我喲!謝謝

就拍打地板、牆壁、桌椅等,說:“都怪它,磕到我們寶寶了!”

我們還應當避免強調孩子的天賦,不要把孩子的成就歸功於那些“聰明”、“漂亮”、“藝術天賦”等因素,因為有些東西是與生俱來,難以改變的。

如果我們給孩子錯誤的認識,那麼他們在面對挫折時,會把失敗歸於他人、天賦不足等外在原因,極為容易自暴自棄。

而如果孩子能夠把失敗歸因於自己採取的方法不對,或者努力的程度不足,那麼孩子會有進一步成長與改進的動力。

(二)用"同理心"與他們共同面對挫折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困難和挫折,他所面臨的逆境在成人面前也許根本不值一提,但對孩子卻是莫大的打擊,學習用同理心和孩子一起面對。

例如當孩子養了許久的寵物突然丟失或死亡,對他們來說是無法接受的,我們要和他一起悲傷,同時告訴孩子生命的規律,幫他從悲傷中走出來,不要忽視,更不要嘲笑,讓他們遭受更多的打擊。

再如上文的毛毛,在他不想學跆拳道的時候,家人應當做的是安慰並鼓勵他堅持下去,陪他邁過這道坎,而不是止步於困難面前。

很多時候,父母家人的陪伴,共同面對,能讓他們產生更多更大的勇氣來面對挫折。

(三)學會等待與付出,不輕易滿足要求

從小就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學會"等待與付出":

例如:想吃到飯,就要學會等待煮飯的過程;想吃糖,告訴他需要自己耐心剝開才能吃到糖……

要讓孩子明白:想得到任何東西,都需要一個過程。

實驗說明,那些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強,他們能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的實現。

(四)不要太順從孩子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要想教育好孩子,規矩必不可少。

每個孩子面對這個世界時,人性本能是以自我為中心、貪圖享受的。可是我們不能任由孩子任性自私、怕苦怕累,而是要讓孩子積極遵守家中的規則,鼓勵孩子講出每天的感受,對於積極的情感給以讚揚,對於消極的東西給以疏導。

獎罰分明,將促使孩子更加積極向上。

迎接生命中的風雨,是生存于世的自然規則。

身為父母,不僅要教會他如何行走於世,更要讓他知道,如果突遭風雨、深陷泥濘,要如何爬起,再次出發。

逆商,是幫助孩子扼住苦難的最有利武器;父母的引領,將讓孩子更有力量面對挫折。

唯有經歷過風雨的人,才能抗擊風雨。

喜歡請右上角關注我喲!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