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諾曼第盟軍士兵:我向他連開8槍,他倒下後向我要了一支煙

作者:呱呱學史

克勞塞維茨講:“你想和平嗎?那麼你準備戰爭吧!”

戰爭是什麼?一位先哲說:“戰爭其目的是安定國家, 行政權之道。 ”

而對於出征的將士來說, 戰爭更意味著流血和犧牲。

君不見有唐代詩者雲:“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如此可見戰爭的殘酷。

不禁讓人想起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那就是號稱戰場絞肉機的“諾曼地登陸”。

(一)

圖注:盟軍統帥艾森豪

1944年6月5日夜, 諾曼地登陸前數小時, 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來到紐伯里附近的一個機場, 為即將參加戰鬥的1.3萬名美國傘兵送行。

艾森豪同戰士們親切交談, 直到他們登上飛機和滑翔機向諾曼第方向飛去, 艾森豪淚水盈眶。 他知道, 他們中的80%都會在這一行動中死去。

惡劣的天氣和德國空軍的阻擊, 使傘兵的著陸點十分分散:很多人落入大海被淹死;有的落入德軍佈置的泥地陷阱中不能自拔,

眼睜睜地看著幾步之遙的陸地就是不能到達;有的落入德國佈置的佈雷區被炸死;有的降落到了灘頭, 卻又被德軍擊斃。

在奧馬海灘, 戰鬥最為慘烈。 狂風惡浪中, 一艘又一艘的美國登陸艇翻沉。 由於身上的裝備沉重, 許多士兵連喊一聲都來不及就沉入了海底。 不少艦艇被炮彈擊中, 整艦整艦的戰士被打死或淹死。 最先登陸的人中90%以上被打死。

(二)

圖注:殘酷的諾曼地登陸戰場

戰爭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對抗和拼殺, 更是意志、精神的較量和征服。

有倖存者回憶說:“登陸時, 我打死了一名20歲模樣的納粹士兵, 當時我很害怕, 向他連開了8槍, 他倒下後仍做著垂死掙扎, 並向我要了一支煙, 然後抽著煙死去了。 ”

還有倖存者回憶:登陸前兩小時, 我與7個戰友共進早餐, 大家有說有笑。 登陸時, 大家一句話也沒說, 在風浪搖晃的小船中緊緊地盯著前方的海灘。 結果, 7人中的6人剛一上岸就被打死了, 第7個夥伴不久也死了。

據史料查證, 登陸當天盟軍就傷亡幾千人, 僅在奧馬海灘就有1000多名美軍官兵傷亡。

而整個登陸戰役中, 德軍傷亡40萬人, 盟軍傷亡21萬。

戰後, 人們在諾曼第激戰過的地方建造了陣亡將士陵園。 有英、美、加拿大、波蘭、還有德國的。 總共12萬人的遺體掩埋在這些陵園。

(三)

圖注:諾曼地登陸戰場

中國唐代兵法家李筌曾說過:“先王之道,

以和為貴;貴和重人, 不尚戰也。 ”意思是說古代聖王治國安邦之道, 是以維護和平為可貴;宣導和平和珍重人的生命, 而不是一味地崇尚戰爭。

然而, 戰爭卻讓許多將士過早地承受了本不屬於自己承受的一切。

在諾曼第奧馬海灘, 美軍在這裡埋葬了近萬名美國軍人的遺骸, 其中還修建了一個“失蹤者花園”, 花園裡的石碑上刻有1557名失蹤將士名字。 他們有的葬身大海, 有的粉身碎骨, 連遺體都找不到了。

這些墓地在向人們默默地訴說著當年那段悲壯而又淒慘的歷史, 呼喚著人們永遠都不要再發生戰爭。

艾森豪後來說:“毫無疑問, 諾曼第戰場是戰爭領域所曾出現過的最大屠宰場之一, 那兒一帶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 到處塞滿了毀棄的武器裝備以及人的屍體,甚至要通過這個地區也極為困難。我所見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夠加以描述:一口氣走上幾百碼,腳步全是踩在死人的屍體上。”

時至今日,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珍惜和平、維護和平。

(本號原創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到處塞滿了毀棄的武器裝備以及人的屍體,甚至要通過這個地區也極為困難。我所見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夠加以描述:一口氣走上幾百碼,腳步全是踩在死人的屍體上。”

時至今日,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珍惜和平、維護和平。

(本號原創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