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廬山會議後 彭德懷和浦安修的對話讓人唏噓不已

比鄰若天涯 老彭原住中南海

1959年8月16日, 廬山會議在共產黨內“階級鬥爭”的濃重火藥味中結束, 不復神境仙風。 彭德懷從飄渺山林深處的芬蘭別墅乘車直下四百旋, 到達九江機場。 返程的人看到彭德懷來了, 都小心地回避和他同乘一架飛機。 張愛萍上將覺察到了這一點, 有些不平地跟在彭德懷一行人——彭的妻子浦安修和隨行的工作人員後面登上了舷梯。 1988年, 張愛萍將軍回憶起當年的情景說:“我心裡仍然敬重彭老總。 ”機艙裡的乘客稀稀疏疏, 彭德懷視若無睹, 一言不發, 回到北京。

8月末到9月中, 又值北京秋高氣爽、雲淡風清的時節, 中南海卻是波濤洶湧, 草木俱驚。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千余名高級將領齊集懷仁堂, 參加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 聆聽中央傳達八屆八中全會決議。 從紅軍到八路軍、從解放軍到志願軍, 那上千名肩綴閃閃將星的與會者有幾個不曾在彭老總麾下打過仗?有誰曾見到彭德懷反黨反革命?人人聽得目瞪口呆,

有人甚至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但眼前的事實是嚴酷的, 毛澤東已經提出了解放軍是跟他走還是跟彭德懷走的問題, 寫在黨的決議上的“罪行”只能被認為是鐵證如山, 與會者於是起而“批彭”, 20多天的軍委會上, 鬥爭彭德懷的火力比在廬山會議上還強, 為的是“徹底肅清彭德懷在軍內的影響”。

9月12日軍委擴大會議結束, 彭德懷回到他的住所——中南海永福堂, 他見浦安修低著頭坐在桌旁, 眼圈紅腫。

從廬山事變之後, 浦安修就常常以淚洗面。 20年的夫妻, 她深知彭德懷不會反黨、反毛主席, 她只能埋怨他:“你是管軍事的, 為什麼要去管經濟方面的事情呢?”有時又無可奈何地唉歎,

“這真是閉門家中坐, 禍從天上來呵!”

其實, 倒是她自己上廬山去, 迎接了這場大禍, 又帶著它回到北京的。

浦安修當時在北京師範大學任黨委副書記, 她早出晚歸, 勤於工作。 彭德懷外出開會、視察, 她從未相隨過。 這次中央在廬山開會, 適逢師大給領導幹部放了幾天暑假, 中央每天有飛機往廬山送檔, 她想趁這難得的機會去廬山一遊。

她給彭德懷打了一個電話, 想他一定會高興。 不料傳來彭德懷遲疑的回答:“你——別來了……你不要來了吧。 ”沒有說明理由。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多麼誘人的廬山!多麼難得的機會!浦安修還是要去。

“唔——, 那你就來吧!”電話放下了。

後來, 浦安修自己也奇怪,

竟然沒有覺察出他那種不安的語調。

下飛機後, 她也沒有覺察出, 前來接她的警衛參謀景希珍一路小心地回避著她的一些問話。

車到廬山, 如登仙境, 浦安修沿著松柏掩映的石階拾級而上, 走進彭德懷的住宿處176號。 正是休息時間, 彭德懷卻不在。 浦安修圍著這棟小巧的西式平房(原芬蘭別墅)走了一圈, 進屋坐在窗前靜靜等候。

書桌上簡單的文具收拾得乾乾淨淨, 只在正中端端正正放著一份文件。 她和彭德懷都是恪守紀律的共產黨員, 她從不翻閱屬於彭德懷工作範圍內的文件。 但這份文件實在擺得太顯眼了, 就像是專為留給她看的, 她便微微欠起身來瞥了一眼文件的題目, 白紙黑字一排長標題頓時使她如遭五雷轟頂,

兩眼發黑。

那文件的題目是:《中共中央八屆八中全會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

她很快就清醒過來, 拿起檔讀下去, 越看越驚心, 邊讀邊流淚, 終於禁不住伏案痛哭起來。

彭德懷回來看到妻子紅腫的雙眼, 只說了一句:“你都看到了吧。 ”再沒有說話。 在以後的幾天裡, 彭德懷對整日以淚洗面的妻子作了簡單的表白:我這個人毛病很多, 但我沒有反黨, 沒有反對毛主席, 更沒有組織什麼俱樂部。

一個難得的機會和一樁意外的大禍, 就這樣湊到了一起。 好事與好事碰到一起叫“湊巧”、“巧合”, 好事與壞事湊在一起了, 又該怎麼說呢?她就是這樣高高興興上山去, 迎接這場天降大禍的。

政治風暴從廬山卷回北京, 從懷仁堂捲進永福堂。軍委擴大會議開完,彭德懷看到妻子日漸消瘦的面容和不知禍源於何處的惶恐,他想到,該由自己來結束這一場越來越升級的無端的“鬥爭”,使黨中央的工作及早恢復正常的軌道。他安慰妻子:“今後我去勞動生產,你還可以工作,黨有政策。我去勞動,當老百姓,也是革命,可以減輕一點群眾的負擔嘛!”

幾天前陳毅元帥曾來看彭德懷。這是下廬山後第一個來看彭德懷的領導幹部。以往陳毅來訪,人未升堂,聲已入室,爽朗詼諧,使平素嚴肅寡言的彭德懷也頓時談笑風生。這一次,陳毅默默走進來,“川腔”裡拖著沉重的聲調,勸說彭德懷:

“老兄——,想開一些——,還是以大局為重嘛!”

彭德懷沉默不語。

陳毅又關切地問:“今後有什麼打算呢?”

“勞動生產,自食其力。”彭德懷的湖南腔同樣沉重,但很堅決。

陳毅似贊成似不贊成地“唔”了一聲:

“我看——,還是利用時間讀幾年書。有話慢慢再說吧。我也欠著學習這筆債呢。”

彭德懷點頭說:“邊勞動,邊學習,我也是這個意思。”

想到和陳毅的這一番對話,彭德懷對妻子說:“你替我到尚昆同志那裡說說,我沒有工作了,我請求儘快給我找一個能勞動的地方,搬出中南海,實踐我對毛主席的保證:勞動生產,自食其力,還可以一邊讀點書。”

“你自己去吧。”浦安修流著淚回答。

“現在,哪兒我也不能去,這你還不明白嗎?”

過去,彭德懷從不讓浦安修參與自己的事。現在,他回避主動去見任何高級人物,以免再生是非。楊尚昆和他從紅軍時代就是老搭檔,一個是軍團長,一個是政委;抗戰時期在敵後,一個是八路軍副總司令,一個是北方局書記。楊尚昆是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雖然彭德懷力求回避,但此事必須找他。浦安修曾在北方局工作多年,和楊尚昆也十分熟悉,她只得出面。

浦安修找楊尚昆談過後,楊尚昆即去豐澤園見毛澤東,在轉述了彭德懷的要求後,楊尚昆向態度莫測的毛澤東補充了一句:“是他自己要求的,不是我們要趕他。”

毛澤東靠在沙發上,微閉著眼,聽完楊尚昆的話。睜開雙目:

“呵——,原來他是住在中南海裡呐。”

這使楊尚昆有些驚訝!他這個辦公廳主任沒有想到,毛澤東不知道彭德懷就住在離他不到二三百步的地方,而且僅是一牆之隔。

“他自己要搬就搬吧。你負責在北京近郊給他找一個好一點的地方。”毛澤東囑咐,沒有一點火氣。

楊尚昆馬上命人查找了幾處住宅,自己一一去看過,很快就定了下來。

紅牆一去後 掛甲度春秋

1959年9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的前夕,已被撤去國防部長職務的共和國元帥彭德懷舉家從中南海遷出。確如楊尚昆所說,沒有人驅趕他。但他很清楚,被毛澤東視為“黨內隱患”的他,雖然名義上還保留著党的政治局委員和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今天,只有退出政治舞臺才能了結問題。

中南海這個明清兩代王朝的帝王之居,從1949年以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和新生的共和國核心領導人物的住地,是黨和國家的心臟。彭德懷在這裡已經住了7年多,從11歲離家給富農劉十六家放牛開始,他的一生是在謀生的奔波與戰爭的馳騁中度過的。中南海,這是他駐留最久的地方。

彭德懷埋頭大步跨出永福堂,徑直上了那部吉姆黑色轎車,和他一起離開永福堂的有浦安修。沒有人前來送行,他也不需要和任何人告別。

中南海已經恢復了平靜,碧波依舊。汽車駛出西門,彭德懷沒有回頭瞥它一眼。過去的七年中,儘管彭德懷晚飯後也時常在中南海的湖邊散步,滿腦子裝的總是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很少有閒心去品味它的旖旎風光,甚至感到住在這宮牆之內,有違他的意願。他對這種與工人、農民、一般幹部脫離接觸的地方,總感到不自在,曾想搬出中南海另覓住處。他也曾選定過一個地方,但他去看了後發現,那是一處大院子,裡面有一棟樓房,住房比永福堂多一倍,還有一個排的警衛戰士,就搖搖頭,說了聲:“太浪費,哪要這麼些人來為我服務?”此事就此作罷了。

在中南海的宮牆內,他還有一件不習慣的事情,就是毛澤東的住處被一道牆中之牆單獨護衛著,和其他中央的成員隔離開。隨便和駐地百姓交往的戰爭時代早結束了,和毛澤東朝夕相處共商大事的延安時代也已成為過去,他總覺得有些什麼不該丟掉的東西也和那個時代一起逝去,使他有時產生一種悵然不悅的心情。

1959年9月30日,共和國誕生10周年的前夕,彭德懷將要開始一種從來沒有體驗過的生活——離群索居,閉門思“過”。

汽車直駛西郊,新的住處是頤和園附近掛甲屯的吳家花園。

前幾日,彭德懷自己動手和工作人員一起收拾什物,室內器具全部上交,嶄新的蔚藍色元帥服,上交,狐皮軍大衣、綠呢軍服,上交,畢生征戰的榮譽:一枚枚金光閃耀的勳章,上交。警衛參謀把辛亥革命元老廖仲凱夫人何香凝繪贈志願軍司令員的一幅《猛虎圖》卷起來,想要留下,彭德懷也是斬釘截鐵的兩個字:“上交”,只留下20餘箱的書和幾件換洗衣服等隨身用品。司機趙風池皺著眉頭說:“都交了,連穿的都沒有了!”彭德懷有他的想法,他不願意讓反黨分子、陰謀家、野心家、偽君子這些可恥的帽子和英勇的紅軍、八路軍、人民解放軍、志願軍的歷史榮譽聯繫在一起。

臨走的時刻,還是有幾件東西深深牽繫著他的感情:一枚中央蘇區頒發的紅星獎章,8塊從紅軍時期分給他的伙食尾子中積攢下來、保存至今的銀元,一支佩戴多年的左輪手槍,還有一包歷史材料,這4件東西一直被他珍藏在小保險櫃內。他打開小櫃,取出它們,一一檢視,最後留下了小手槍和那包材料——裡面是他在戰爭時期寫的講義、戰鬥總結,作為他畢生征戰的紀念。

195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歡慶共和國成立10周年。遊行隊伍浩浩蕩蕩,歡聲雷動,一排排醒目的標語,一隊隊表現偉大成就的彩車,在震天的口號和鼓樂聲中緩緩駛過天安門城樓前。城樓上,以毛澤東為中心的党和國家領導人微笑著,頻頻向從東向西湧流的人群揮手致意。毛澤東魁偉的身影轉向哪個方位,人群中就爆發出更熱烈的“萬歲”呼聲。儘管大躍進造成巨大損失,十年的成就還是空前的、偉大的、足以驕人的。

天安門檢閱臺上人才濟濟,肅立在指揮車上向受檢部隊舉手還禮的是新任國防部長——另一位元帥林彪。人們很少注意到今年少了彭德懷。即使注意到的人,對於在當時群星燦爛的政治舞臺上殞落了一個彭德懷,也並未意識到對國家民族的前途會有多麼重大的影響。而導致彭德懷“殞落”的廬山風雲,卻悄然掀起了共產黨內未來慘烈的“階級鬥爭”歷史帷幕的一角。

本文摘自《彭德懷全傳》,彭德懷傳記組著,中國大百科出版社出版

從懷仁堂捲進永福堂。軍委擴大會議開完,彭德懷看到妻子日漸消瘦的面容和不知禍源於何處的惶恐,他想到,該由自己來結束這一場越來越升級的無端的“鬥爭”,使黨中央的工作及早恢復正常的軌道。他安慰妻子:“今後我去勞動生產,你還可以工作,黨有政策。我去勞動,當老百姓,也是革命,可以減輕一點群眾的負擔嘛!”

幾天前陳毅元帥曾來看彭德懷。這是下廬山後第一個來看彭德懷的領導幹部。以往陳毅來訪,人未升堂,聲已入室,爽朗詼諧,使平素嚴肅寡言的彭德懷也頓時談笑風生。這一次,陳毅默默走進來,“川腔”裡拖著沉重的聲調,勸說彭德懷:

“老兄——,想開一些——,還是以大局為重嘛!”

彭德懷沉默不語。

陳毅又關切地問:“今後有什麼打算呢?”

“勞動生產,自食其力。”彭德懷的湖南腔同樣沉重,但很堅決。

陳毅似贊成似不贊成地“唔”了一聲:

“我看——,還是利用時間讀幾年書。有話慢慢再說吧。我也欠著學習這筆債呢。”

彭德懷點頭說:“邊勞動,邊學習,我也是這個意思。”

想到和陳毅的這一番對話,彭德懷對妻子說:“你替我到尚昆同志那裡說說,我沒有工作了,我請求儘快給我找一個能勞動的地方,搬出中南海,實踐我對毛主席的保證:勞動生產,自食其力,還可以一邊讀點書。”

“你自己去吧。”浦安修流著淚回答。

“現在,哪兒我也不能去,這你還不明白嗎?”

過去,彭德懷從不讓浦安修參與自己的事。現在,他回避主動去見任何高級人物,以免再生是非。楊尚昆和他從紅軍時代就是老搭檔,一個是軍團長,一個是政委;抗戰時期在敵後,一個是八路軍副總司令,一個是北方局書記。楊尚昆是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雖然彭德懷力求回避,但此事必須找他。浦安修曾在北方局工作多年,和楊尚昆也十分熟悉,她只得出面。

浦安修找楊尚昆談過後,楊尚昆即去豐澤園見毛澤東,在轉述了彭德懷的要求後,楊尚昆向態度莫測的毛澤東補充了一句:“是他自己要求的,不是我們要趕他。”

毛澤東靠在沙發上,微閉著眼,聽完楊尚昆的話。睜開雙目:

“呵——,原來他是住在中南海裡呐。”

這使楊尚昆有些驚訝!他這個辦公廳主任沒有想到,毛澤東不知道彭德懷就住在離他不到二三百步的地方,而且僅是一牆之隔。

“他自己要搬就搬吧。你負責在北京近郊給他找一個好一點的地方。”毛澤東囑咐,沒有一點火氣。

楊尚昆馬上命人查找了幾處住宅,自己一一去看過,很快就定了下來。

紅牆一去後 掛甲度春秋

1959年9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的前夕,已被撤去國防部長職務的共和國元帥彭德懷舉家從中南海遷出。確如楊尚昆所說,沒有人驅趕他。但他很清楚,被毛澤東視為“黨內隱患”的他,雖然名義上還保留著党的政治局委員和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今天,只有退出政治舞臺才能了結問題。

中南海這個明清兩代王朝的帝王之居,從1949年以來,就是中國共產黨和新生的共和國核心領導人物的住地,是黨和國家的心臟。彭德懷在這裡已經住了7年多,從11歲離家給富農劉十六家放牛開始,他的一生是在謀生的奔波與戰爭的馳騁中度過的。中南海,這是他駐留最久的地方。

彭德懷埋頭大步跨出永福堂,徑直上了那部吉姆黑色轎車,和他一起離開永福堂的有浦安修。沒有人前來送行,他也不需要和任何人告別。

中南海已經恢復了平靜,碧波依舊。汽車駛出西門,彭德懷沒有回頭瞥它一眼。過去的七年中,儘管彭德懷晚飯後也時常在中南海的湖邊散步,滿腦子裝的總是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很少有閒心去品味它的旖旎風光,甚至感到住在這宮牆之內,有違他的意願。他對這種與工人、農民、一般幹部脫離接觸的地方,總感到不自在,曾想搬出中南海另覓住處。他也曾選定過一個地方,但他去看了後發現,那是一處大院子,裡面有一棟樓房,住房比永福堂多一倍,還有一個排的警衛戰士,就搖搖頭,說了聲:“太浪費,哪要這麼些人來為我服務?”此事就此作罷了。

在中南海的宮牆內,他還有一件不習慣的事情,就是毛澤東的住處被一道牆中之牆單獨護衛著,和其他中央的成員隔離開。隨便和駐地百姓交往的戰爭時代早結束了,和毛澤東朝夕相處共商大事的延安時代也已成為過去,他總覺得有些什麼不該丟掉的東西也和那個時代一起逝去,使他有時產生一種悵然不悅的心情。

1959年9月30日,共和國誕生10周年的前夕,彭德懷將要開始一種從來沒有體驗過的生活——離群索居,閉門思“過”。

汽車直駛西郊,新的住處是頤和園附近掛甲屯的吳家花園。

前幾日,彭德懷自己動手和工作人員一起收拾什物,室內器具全部上交,嶄新的蔚藍色元帥服,上交,狐皮軍大衣、綠呢軍服,上交,畢生征戰的榮譽:一枚枚金光閃耀的勳章,上交。警衛參謀把辛亥革命元老廖仲凱夫人何香凝繪贈志願軍司令員的一幅《猛虎圖》卷起來,想要留下,彭德懷也是斬釘截鐵的兩個字:“上交”,只留下20餘箱的書和幾件換洗衣服等隨身用品。司機趙風池皺著眉頭說:“都交了,連穿的都沒有了!”彭德懷有他的想法,他不願意讓反黨分子、陰謀家、野心家、偽君子這些可恥的帽子和英勇的紅軍、八路軍、人民解放軍、志願軍的歷史榮譽聯繫在一起。

臨走的時刻,還是有幾件東西深深牽繫著他的感情:一枚中央蘇區頒發的紅星獎章,8塊從紅軍時期分給他的伙食尾子中積攢下來、保存至今的銀元,一支佩戴多年的左輪手槍,還有一包歷史材料,這4件東西一直被他珍藏在小保險櫃內。他打開小櫃,取出它們,一一檢視,最後留下了小手槍和那包材料——裡面是他在戰爭時期寫的講義、戰鬥總結,作為他畢生征戰的紀念。

195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歡慶共和國成立10周年。遊行隊伍浩浩蕩蕩,歡聲雷動,一排排醒目的標語,一隊隊表現偉大成就的彩車,在震天的口號和鼓樂聲中緩緩駛過天安門城樓前。城樓上,以毛澤東為中心的党和國家領導人微笑著,頻頻向從東向西湧流的人群揮手致意。毛澤東魁偉的身影轉向哪個方位,人群中就爆發出更熱烈的“萬歲”呼聲。儘管大躍進造成巨大損失,十年的成就還是空前的、偉大的、足以驕人的。

天安門檢閱臺上人才濟濟,肅立在指揮車上向受檢部隊舉手還禮的是新任國防部長——另一位元帥林彪。人們很少注意到今年少了彭德懷。即使注意到的人,對於在當時群星燦爛的政治舞臺上殞落了一個彭德懷,也並未意識到對國家民族的前途會有多麼重大的影響。而導致彭德懷“殞落”的廬山風雲,卻悄然掀起了共產黨內未來慘烈的“階級鬥爭”歷史帷幕的一角。

本文摘自《彭德懷全傳》,彭德懷傳記組著,中國大百科出版社出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