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沈春農:賓士豈為功名計 解放原從主義求

沈春農烈士塑像。

編者按:習近平同志指出, 無數革命先烈留下的優良傳統是永遠激勵我們前進的寶貴財富, 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湘潭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和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鄉, 是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 在長期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 在國慶日來臨之際, 為緬懷建立新中國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 傳承先烈們的光輝事蹟和崇高品德, 《湘潭記憶》特推出“紅色記憶”系列報導。

記革命烈士、中共湘鄉地下黨組織創始人之一沈春農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彭航海

禪林物色自清幽, 二十年前憶舊遊。

世事滄桑傷勝跡, 人間歲月似飛流。

賓士豈為功名計, 解放原從主義求。

莫教金身修丈六, 偷閒最是丈夫羞。

這首詩是共產黨員沈春農烈士在馬日事變後白色恐怖的日子裡,

避居在一個叫白蓮庵中所作。 當時庵中的和尚勸他脫離革命, 出家修行, 隱姓埋名, 安度餘生。 他題詩壁上, 毅然謝絕, 回到家鄉城前一帶, 繼續堅持地下鬥爭, 不幸於1928年3月26日被捕, 28日清晨在湘鄉縣城就義。

入黨立志

1889年,沈春農出生於湘鄉縣一個封建地主家庭。 他少年時熟讀經史,才識過人,被鄉里譽為“舉人”。 後來,他考入長沙鐵道學堂,接觸了西方的科學與民主思想。 護國之役後,沈春農又慕蔡鍔之名去雲南,在滇軍將領何海清(湘鄉人)部任職,數年無所作為,悵然而返,投身教育。 在和一些進步人士的交往中,沈春農有機會看到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刊物《嚮導》,因而思想起了急劇變化,接受了共產主義。

1925年“五卅”慘案後,毛澤東回韶山組織“雪恥會”,以“打倒列強,洗雪國恥”為號召,開展革命活動。 沈春農和附近的一些進步青年如楊幼麟等先後加入了“雪恥會”。 6月,韶山黨支部成立。 9月,沈春農在韶山加入中國共產黨。

投身農運

沈春農入黨後, 以湖南省農民運動特派員身份來到湘鄉, 在地下黨組織內負責宣傳和組織工作, 是當時中共湘鄉縣地方執行委員之一。 第一次國共合作後, 根據黨的指示, 他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並選為縣執行委員, 擔任農民部長。 在農民協會還處於秘密串聯發動階段時, 沈春農發動船民和碼頭工人為北伐軍的唐生智部運送糧草、做嚮導, 慰勞和救護傷患, 使唐生智部得以乘勝進攻下縣城。

當唐生智部面臨敵軍反撲時, 他又及時派人送信給唐, 並發動200多人, 為唐生智部搶運物資, 使唐生智部得以迅速撤退, 避免了損失。 1926年7月, 北伐軍在湖南節節取勝, 沈春農領導農民協會的活動由秘密轉為公開, 湘鄉的農民運動很快出現了新局面。 到1926年11月, 全縣共成立了44個區農民協會, 498個鄉農民協會, 會員達近20萬人, 成為湖南省農民運動發展最快的縣之一。 1927年1月, 毛澤東來湘鄉考察農民運動, 對湘鄉蓬勃發展的農民運動大加讚賞, 在他寫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有10多處提到湘鄉。

寧死不屈

1927年馬日事變後,沈春農和鄒祖培等人根據黨組織部署,率領農民武裝在雲湖橋、薑佘一線與許克祥叛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後因力量懸殊以失敗告終。 6月上旬,許克祥部進入湘鄉,對革命者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 根據黨的指示,許多地下黨員、農協骨幹轉移外地,但因工作需要,必須有少數人留下進行秘密活動。 沈春農臨危不懼,留了下來。 11月間,城前黨支部恢復,他又積極參加黨的地下鬥爭。 親友們擔心他的安全,勸他去上海避難,兩次護送他到湘潭、長沙。 但等送他的人離開後,他又悄悄地跑了回來。 別人責備他不注意安全,他豪邁地說:“砍了腦殼,只有碗大的疤!”。 1928年3月26日,沈春農被捕,即日押送縣城。 次日,縣長、團防局長親自審訊,沈春農寧死不屈。 敵人惱羞成怒,於3月28日清晨將他殺害於縣政府前坪。 沈春農就義時年僅39歲。

一門忠烈

沈春農共育五男二女, 均先後參加革命。長女沈谷南,早年求學長沙稻田師範,是徐特立的得意門生,1925年16歲時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党,在父親沈春農的直接影響下,她成了大革命時期湘鄉最活躍、最堅強的女性,被稱為湘鄉女傑。大革命失敗後,黨派她赴上海,在黨中央機關任機要秘書兼交通員。1934年赴蘇聯學習,1937年回國。1942年被新疆軍閥盛世才迫害入獄,英勇不屈,堅持獄中鬥爭。1946年經黨中央營救出獄,後回到延安,曾任晉綏邊區婦聯主任。1949年後,任西南大區婦聯副主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央監委駐衛生部監察組組長等職。“文化大革命”中遭殘酷迫害致死,終年59歲。

沈春農的大女婿,即沈谷南的丈夫歐陽洛,1924年入黨,曾任中共江西省永新縣委書記,是毛澤東夫人賀子珍的入黨介紹人,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後派赴上海,任滬東、滬西區委書記,1928年與沈谷南結婚。1929年9月調湖北任省委書記等職。1930年4月5日,在武昌洪山主持召開黨的會議,因叛徒告密被捕。在敵人監獄裡,面對酷刑,他堅貞不屈,4月18日在武昌閱馬場慘遭殺害,時年30歲。

沈春農的四子沈永潔,1939年與陳賡同志的弟弟陳問心一同參加新四軍,在軍部擔任無線電通信工作。皖南事變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關押,1941年犧牲于江西上饒。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

均先後參加革命。長女沈谷南,早年求學長沙稻田師範,是徐特立的得意門生,1925年16歲時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党,在父親沈春農的直接影響下,她成了大革命時期湘鄉最活躍、最堅強的女性,被稱為湘鄉女傑。大革命失敗後,黨派她赴上海,在黨中央機關任機要秘書兼交通員。1934年赴蘇聯學習,1937年回國。1942年被新疆軍閥盛世才迫害入獄,英勇不屈,堅持獄中鬥爭。1946年經黨中央營救出獄,後回到延安,曾任晉綏邊區婦聯主任。1949年後,任西南大區婦聯副主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央監委駐衛生部監察組組長等職。“文化大革命”中遭殘酷迫害致死,終年59歲。

沈春農的大女婿,即沈谷南的丈夫歐陽洛,1924年入黨,曾任中共江西省永新縣委書記,是毛澤東夫人賀子珍的入黨介紹人,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後派赴上海,任滬東、滬西區委書記,1928年與沈谷南結婚。1929年9月調湖北任省委書記等職。1930年4月5日,在武昌洪山主持召開黨的會議,因叛徒告密被捕。在敵人監獄裡,面對酷刑,他堅貞不屈,4月18日在武昌閱馬場慘遭殺害,時年30歲。

沈春農的四子沈永潔,1939年與陳賡同志的弟弟陳問心一同參加新四軍,在軍部擔任無線電通信工作。皖南事變後,被國民黨反動派關押,1941年犧牲于江西上饒。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