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淫後:趙姬深宮養“男寵”

皇后皇太后也是人, 是人就有人的基本需要。 但因這些人的地位特殊, 於是作為人的一些需要在她的身上發生, 也就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內幕”了。

中國的封建社會, 皇帝為“天下第一人”, 若為皇太后即為“天下第一人”的母親。 在人們的印象中, 封建時代婦女中地位最高貴的人無疑是皇太后, 是比皇后還高出一等的最特殊人物。 由於皇太后的特殊地位,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 既有英明輔弼帝王甚至親自臨朝, 推動歷史前進而“母儀萬世”的佼佼者;也有助紂為虐、阻礙了歷史前進的佞人;更有甚者, 則扮演了禍國殃民,

使歷史的車輪逆轉的角色。 不過, 為數更多的則是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在“寂寞梧桐鎖深秋”的後宮中淒涼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 本文僅收集了歷史上幾個皇太后, 于後宮中因種種原因而演繹出的一些宮闈秘事, 既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也有濃厚的感情色彩, 更有封建時代的歷史縮影。 透過翔實的史料, 透過太后們那些鮮為人知的宮闈秘聞, 剖開她們生活中的各個側面, 我們可以更為深刻地瞭解封建社公的全貌。

秦始皇的生母――帝太后趙姬深宮養“性奴”

趙姬本為一名普通的歌舞伎, 後來一躍成為母儀天下的太后。 她生性淫蕩, 各種風流韻事和醜聞伴隨她一生。 在西元前三世紀中葉, 秦昭襄王贏則在位後期圍繞王位繼承問題,

而展開的一場生死攸關的搏鬥, 核心人物是呂不韋, 而隨之帶引出秦莊襄王贏子楚夫人、秦始皇嬴政生母――帝太后趙姬。

網路配圖

秦昭襄王馳騁沙場五十多年後, 開始考慮王位的繼承人, 太子贏柱, 號安國君, 姬妾眾多,

整日沉迷於酒色, 其正妃華陽夫人, 楚國美女, 雖然得寵, 卻無兒子, 而夏姬最不得寵, 偏生一子子楚, 母微子賤, 子楚被送到趙國去當人質。 在趙國, 子楚遇到頗有心計的韓國大商人呂不韋, 他研究各國政治形勢後, 認為 “此奇貨可居”, 於是花重金到秦都為子楚四處活動, 並遊說華陽夫人立子楚為王位繼承人。 結果, 子楚的身價大大提高, 安國君和華陽夫人同意立子楚為嫡嗣, 並刻了玉符作為信物贈與子楚。

呂不韋家富有, 蓄養了許多美女, 他最寵愛其中一美如天仙的歌伎名叫趙姬, 二人時常縱情淫樂, 不久趙姬有了身孕, 呂不韋設計誘使子楚娶了趙姬, 不久生下一子, 子楚不知真相, 甚為歡喜, 取名嬴政, 這便是後來的秦始皇。

西元前250年, 昭襄王去世, 太子柱即位, 是為秦孝文王。 贏柱立華陽夫人為王后, 立子楚為太子, 並派人將子楚、嬴政和夫人趙姬迎回國內。 不到一年, 孝文王病逝, 子楚即位, 趙姬一躍成為王后, 兒子嬴政被立為太子, 呂不韋為相國。 至此, 呂不韋由一個商人變為一國丞相, 權勢顯赫, 尊寵無比。

子楚即位三年後便一命嗚呼, 13歲的嬴政繼位後成為新的秦王, 新秦王尊呂不韋為相國, 號稱“仲父”, 尊生母趙姬為太后。 其時, 趙太后正值盛年, 寡居難耐, 遂與呂不韋重拾舊歡。 嬴政年少, 對母后的私情全然不知。 嬴政漸漸長大成人, 養成了兇狠暴戾的性格, 呂不韋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顧忌, 怕與太后私通之事一旦暴露, 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為急於擺脫趙太后的糾纏,

這就引出了一段更醜惡的故事。

趙姬是一個性欲極強的人, 這一點呂不韋十分清楚, 於是設法四處打聽, 找到一個有特殊“本事”的叫繆的男子, 冒充宦官, 入宮侍奉太后。 太后得了繆, 大為滿足, 自然就放過了呂不韋。 趙太后與繆日夜行淫, 不久就有了身孕。 太后想生下這個孩子, 於是對嬴政說, 他請人算了一卦, 卦象指示應該把宮室搬到別處, 才能避免災禍。 嬴政不明真相, 答應了太后。 太后於是和繆毒搬到了離咸陽二百多裡的雍城, 二人公然住在了一起, 儼然是一對夫妻。 此後, 趙太后兩年生下了兩個兒子, 為了能長久地在一起歡愛, 她們決定若事情敗露, 就起兵造反, 殺了秦王, 並讓兩個私生子做繼承人。

後來,太后將繆毒封為長信侯,繆毒事實上成了雍城的國君,他的權勢日益擴大。在太后的權勢驕縱下,繆得意忘形,終於引來殺身之禍。

秦始皇九年(前238年),嬴政21歲,開始親政。繆有一次與朝臣中大夫顏池飲酒,醉後將自己與太后的種種隱私都說了出來。秦王嬴政得知後大怒,立即派人查明真相。此時搶先發動兵變,激戰一番後終被鎮壓。嬴政將繆五馬分屍,誅滅九族,將兩個私生子裝入囊中棍棒打死。趙太后被趕出皇宮,搬到雍城外的陽宮居住。斷絕母子關係,永不相見。並下令有誰敢因太后之事進諫,一律殺死,砍掉四肢示眾。次年,嬴政追殺繆罪党,呂不韋被牽帶出來。嬴政並不知他就是生父,本想治他死罪,但念及與秦莊襄王有功,故予赦免,只是免了相國職,令遷洛陽,呂不韋因擔心有朝一日會被殺頭,乃飲鴆酒自殺而死。此後有 27人因諫太后事而被殺,有個叫茅焦的齊國人居然不怕死上諫秦王,嬴政聽後,立即親自前往雍城迎接趙太后歸咸陽,母子和好如初。

西元前228年,趙太后死。七年後,嬴政統一中國,始稱皇帝,諡其母為帝太后。

這個帝太后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她與子楚的結合,實際上是一種政治行為,是呂不韋用來進行政治鬥爭的一個籌碼。從這個意義上說,帝王與後妃的婚姻,多是政治利益的產物,不管後妃的主觀願望如何,都自覺不自覺地充當了政治鬥爭的工具。

給漢高祖戴上“帽子”的千古第一後――呂雉

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了統一的秦王朝。秦王朝非常命短,二世而亡。而漢高祖劉邦開創的漢天下,兩漢共四百多年。所以若要說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央集權王朝的皇后,則非漢朝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後莫屬了。所以如果稱呂後為“千古第一後” 那是一點不過分的。有人稱呂後是“暴虐的女傑”,既指出呂後暴虐的一面,又肯定她是一位“女傑”。但無論褒貶,毋庸置疑,呂後在漢初歷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泯滅的,千古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不過,呂後生性淫蕩,在後宮蓄養面首,又殘忍地剪除異己,她令漢高祖一生高戴“綠帽子”,漢高祖至死不知內情的醜事至今鮮為人知。

劉邦當初起兵時,家中無人照料。劉邦有一個同鄉叫審食其,並沒有什麼才幹,只不過長得眉目清秀,口齒伶俐,又善於逢迎。劉邦一時無人可用,便收審食其為門客,讓他代為處理家務。審食其得了這個美差,便整日廝混度日。劉邦外出,家中大事皆由呂雉決定,審食其對呂雉唯唯諾諾,深得呂雉歡心。兩人朝夕相處,眉來眼去,終於勾搭成奸。劉邦的父親年事已高,老眼昏花,管不了閒事。而這劉邦與呂雉生育的一男一女還是孩童,不懂男女之間的事情。呂雉與審食其兩人一番偷試雲雨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好在劉邦常年在外行軍作戰,離家甚遠。呂雉與審食其如魚得水,終日偷歡。

劉邦當上皇帝後,封呂雉為皇后,封長子劉盈為皇太子,封女兒為魯元公主。雖貴為皇后,但呂後的生活並不平靜。八年的皇后,又一個八年的皇太后,再一個八年的稱制,呂後的統治占了漢初的二十幾年。劉邦駐軍山東定陶時曾收一美女占為己有,稱戚夫人,戚夫人受劉邦寵倖,生下一子,取名如意,十歲時封趙王。呂後一直留守長安,守著太子劉盈;而戚夫人風華正茂,總是跟隨劉邦南征北戰,時刻守候在劉邦身邊,借著劉邦的寵愛,想讓劉邦改立如意為太子。這樣,呂後與戚夫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早在劉邦稱帝對有功之臣封賞時,呂後忘不了自己的老情人審食其,少不了為審食其乞封,高祖也知審食其為他處理家務,保護家眷有功,因此封他為辟陽侯。審食其喜出望外,他沒有料到侍奉呂後於床笫之上,竟能封侯升官,於是倍加感念呂後,入宮侍寢也較從前更加殷勤賣力。

高祖由於常出征在外,再加上戚夫人風情萬種,自然專寵戚夫人,不再去纏繞呂後,於是呂後寂寞得心癢難耐,對戚夫人恨得咬牙切齒。為了發洩私欲,報復劉邦,索性將審食其養在宮中,二人恣意淫樂,朝夕歡娛。有幾個宮女明知呂後蓄養審食其,也不敢洩露半句,還要從中穿針引線,從中得些賞銀小費。朝中有好些大臣,早有察覺。不過,國母醜聞,漢宮穢事,不便說穿,同時又擔心呂後報復,所以都不敢多言,大都是敢怒不敢言。於是漢高祖劉邦對於頭上戴的這頂“綠帽子”,至死也不知情。

漢十二年(前195年)四月,漢高祖劉邦逝世。太子劉盈登基,繼皇帝位,是為漢惠帝,漢惠帝尊母親呂後為皇太后。漢惠帝是個比較軟弱善良的人,史稱 “慈仁”、“寬仁之主”;而呂太后的為人卻是剛毅果決,從除掉韓信和彭越的手段就可見一斑。所以,劉邦死後,漢朝的主宰大權就落到了呂太后手中,呂太后也從此一步一步登上權力的頂峰。

呂太后一直對戚夫人恨之入骨,劉邦葬事剛畢,呂太后立即傳令將戚夫人囚禁,剃光頭髮,剝去羅綺,套上鐵索,穿上囚服,讓其到作坊舂米。又命戚夫人之子劉如意赴京,派人趁其熟睡時強行給劉如意灌下鴆酒,一命嗚呼。後又砍去戚夫人手腳,挖去雙眼,用毒藥使耳聾口啞,最後丟進茅廁淹死。劉盈知道後,當面指責呂太后。

不久,審食其與呂太后的隱情終於被呂後的兒子漢惠帝發現,據《漢書?朱建傳》載:“久之,人或毀辟陽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太后慚不可言。大臣多害辟陽侯行,欲遂誅之。”漢惠帝不能對自己母親怎麼樣,但是對付審食其還是有辦法的。呂太后自知理虧,束手無策。幸虧審食其曾幫助過的朋友朱建施展辯才,說服漢惠帝的幸臣閎孺,設法救了審食其一命。惠帝死後,審食其與呂後關係更為密切,肆無忌憚。西元前180年,呂太后死後,因為審食其未雨綢繆,得到陸賈、朱建等人的幫助,一直平安無事,漢文帝三年(前177年),淮陽王劉長因為懷恨審食其在漢高祖時對其母親見死不救,於是伺機殺了審食其。

縱觀呂雉的一生,既有剛毅幹練的一面,又有兇狠毒辣的一面,但就總體而言,她實際統治漢王朝達16年之久,推行“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與民休息”的經濟政策,政績是顯著的,史家稱讚當時的形勢是“天下晏然,刑罰罕用,民務稼穡,衣食滋殖”,這是對呂雉皇太后功大於過的肯定性評價。

後來,太后將繆毒封為長信侯,繆毒事實上成了雍城的國君,他的權勢日益擴大。在太后的權勢驕縱下,繆得意忘形,終於引來殺身之禍。

秦始皇九年(前238年),嬴政21歲,開始親政。繆有一次與朝臣中大夫顏池飲酒,醉後將自己與太后的種種隱私都說了出來。秦王嬴政得知後大怒,立即派人查明真相。此時搶先發動兵變,激戰一番後終被鎮壓。嬴政將繆五馬分屍,誅滅九族,將兩個私生子裝入囊中棍棒打死。趙太后被趕出皇宮,搬到雍城外的陽宮居住。斷絕母子關係,永不相見。並下令有誰敢因太后之事進諫,一律殺死,砍掉四肢示眾。次年,嬴政追殺繆罪党,呂不韋被牽帶出來。嬴政並不知他就是生父,本想治他死罪,但念及與秦莊襄王有功,故予赦免,只是免了相國職,令遷洛陽,呂不韋因擔心有朝一日會被殺頭,乃飲鴆酒自殺而死。此後有 27人因諫太后事而被殺,有個叫茅焦的齊國人居然不怕死上諫秦王,嬴政聽後,立即親自前往雍城迎接趙太后歸咸陽,母子和好如初。

西元前228年,趙太后死。七年後,嬴政統一中國,始稱皇帝,諡其母為帝太后。

這個帝太后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她與子楚的結合,實際上是一種政治行為,是呂不韋用來進行政治鬥爭的一個籌碼。從這個意義上說,帝王與後妃的婚姻,多是政治利益的產物,不管後妃的主觀願望如何,都自覺不自覺地充當了政治鬥爭的工具。

給漢高祖戴上“帽子”的千古第一後――呂雉

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了統一的秦王朝。秦王朝非常命短,二世而亡。而漢高祖劉邦開創的漢天下,兩漢共四百多年。所以若要說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央集權王朝的皇后,則非漢朝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後莫屬了。所以如果稱呂後為“千古第一後” 那是一點不過分的。有人稱呂後是“暴虐的女傑”,既指出呂後暴虐的一面,又肯定她是一位“女傑”。但無論褒貶,毋庸置疑,呂後在漢初歷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泯滅的,千古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不過,呂後生性淫蕩,在後宮蓄養面首,又殘忍地剪除異己,她令漢高祖一生高戴“綠帽子”,漢高祖至死不知內情的醜事至今鮮為人知。

劉邦當初起兵時,家中無人照料。劉邦有一個同鄉叫審食其,並沒有什麼才幹,只不過長得眉目清秀,口齒伶俐,又善於逢迎。劉邦一時無人可用,便收審食其為門客,讓他代為處理家務。審食其得了這個美差,便整日廝混度日。劉邦外出,家中大事皆由呂雉決定,審食其對呂雉唯唯諾諾,深得呂雉歡心。兩人朝夕相處,眉來眼去,終於勾搭成奸。劉邦的父親年事已高,老眼昏花,管不了閒事。而這劉邦與呂雉生育的一男一女還是孩童,不懂男女之間的事情。呂雉與審食其兩人一番偷試雲雨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好在劉邦常年在外行軍作戰,離家甚遠。呂雉與審食其如魚得水,終日偷歡。

劉邦當上皇帝後,封呂雉為皇后,封長子劉盈為皇太子,封女兒為魯元公主。雖貴為皇后,但呂後的生活並不平靜。八年的皇后,又一個八年的皇太后,再一個八年的稱制,呂後的統治占了漢初的二十幾年。劉邦駐軍山東定陶時曾收一美女占為己有,稱戚夫人,戚夫人受劉邦寵倖,生下一子,取名如意,十歲時封趙王。呂後一直留守長安,守著太子劉盈;而戚夫人風華正茂,總是跟隨劉邦南征北戰,時刻守候在劉邦身邊,借著劉邦的寵愛,想讓劉邦改立如意為太子。這樣,呂後與戚夫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早在劉邦稱帝對有功之臣封賞時,呂後忘不了自己的老情人審食其,少不了為審食其乞封,高祖也知審食其為他處理家務,保護家眷有功,因此封他為辟陽侯。審食其喜出望外,他沒有料到侍奉呂後於床笫之上,竟能封侯升官,於是倍加感念呂後,入宮侍寢也較從前更加殷勤賣力。

高祖由於常出征在外,再加上戚夫人風情萬種,自然專寵戚夫人,不再去纏繞呂後,於是呂後寂寞得心癢難耐,對戚夫人恨得咬牙切齒。為了發洩私欲,報復劉邦,索性將審食其養在宮中,二人恣意淫樂,朝夕歡娛。有幾個宮女明知呂後蓄養審食其,也不敢洩露半句,還要從中穿針引線,從中得些賞銀小費。朝中有好些大臣,早有察覺。不過,國母醜聞,漢宮穢事,不便說穿,同時又擔心呂後報復,所以都不敢多言,大都是敢怒不敢言。於是漢高祖劉邦對於頭上戴的這頂“綠帽子”,至死也不知情。

漢十二年(前195年)四月,漢高祖劉邦逝世。太子劉盈登基,繼皇帝位,是為漢惠帝,漢惠帝尊母親呂後為皇太后。漢惠帝是個比較軟弱善良的人,史稱 “慈仁”、“寬仁之主”;而呂太后的為人卻是剛毅果決,從除掉韓信和彭越的手段就可見一斑。所以,劉邦死後,漢朝的主宰大權就落到了呂太后手中,呂太后也從此一步一步登上權力的頂峰。

呂太后一直對戚夫人恨之入骨,劉邦葬事剛畢,呂太后立即傳令將戚夫人囚禁,剃光頭髮,剝去羅綺,套上鐵索,穿上囚服,讓其到作坊舂米。又命戚夫人之子劉如意赴京,派人趁其熟睡時強行給劉如意灌下鴆酒,一命嗚呼。後又砍去戚夫人手腳,挖去雙眼,用毒藥使耳聾口啞,最後丟進茅廁淹死。劉盈知道後,當面指責呂太后。

不久,審食其與呂太后的隱情終於被呂後的兒子漢惠帝發現,據《漢書?朱建傳》載:“久之,人或毀辟陽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太后慚不可言。大臣多害辟陽侯行,欲遂誅之。”漢惠帝不能對自己母親怎麼樣,但是對付審食其還是有辦法的。呂太后自知理虧,束手無策。幸虧審食其曾幫助過的朋友朱建施展辯才,說服漢惠帝的幸臣閎孺,設法救了審食其一命。惠帝死後,審食其與呂後關係更為密切,肆無忌憚。西元前180年,呂太后死後,因為審食其未雨綢繆,得到陸賈、朱建等人的幫助,一直平安無事,漢文帝三年(前177年),淮陽王劉長因為懷恨審食其在漢高祖時對其母親見死不救,於是伺機殺了審食其。

縱觀呂雉的一生,既有剛毅幹練的一面,又有兇狠毒辣的一面,但就總體而言,她實際統治漢王朝達16年之久,推行“無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與民休息”的經濟政策,政績是顯著的,史家稱讚當時的形勢是“天下晏然,刑罰罕用,民務稼穡,衣食滋殖”,這是對呂雉皇太后功大於過的肯定性評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