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業助推促跨越 紅河奔騰繪宏圖

今天上午, 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砥礪奮進的五年”紅河專場新聞發佈會上, 紅河州發佈了五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充分展示了十八大以來, 紅河州在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中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成績。

過去五年, 紅河州在大力推進高原特色農業、文化旅遊業,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構築對外開放新高地等方面成績斐然。 紅河州已經成為我省第四大經濟體, 經濟總量和部分社會經濟指標居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首。 現在讓我們回到現場, 和副州長李石鬆一同檢閱紅河這五年來交出的成績單。

五年來, 紅河州秉持發展為第一要務, 持續推動紅河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不斷完善縣域經濟佈局、產業佈局、開放佈局、基礎設施佈局、生態文明佈局、社會事業佈局, 全力融入滇中增動力、聯動南北促協調、開放發展建高地, 實現了全州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發展。

紅河州副州長 李石鬆:2016年, 全州經濟總量在全省16個州市和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均居第3位, 固定資產投資、地方財政總收入兩項指標均居第1位元,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收入均居第2位。 今年上半年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繼續保持良好態勢, 實現生產總值630.13億元, 增長11.1%, 為全面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奠定了良好基礎。

五年來, 紅河州聚焦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工業、服務業、文化旅遊業等六大重點產業的建設, 不斷鞏固提升傳統產業, 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發展壯大實體經濟, 具有紅河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完善。
現場 紅河州副州長 李石鬆:著力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實施了紅河捲煙廠易地技改等一批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項目, 引進了以晴、鑫順祥、惠科等新興技術企業,

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從無到有、持續壯大, 全州工業經濟在下行壓力下保持了持續增長。

五年來, 紅河州聚焦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工業、服務業、文化旅遊業等六大重點產業的建設, 不斷鞏固提升傳統產業, 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具有紅河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完善。

紅河州副州長 李石鬆:著力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實施了紅河捲煙廠易地技改等一批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引進了以晴、鑫順祥、惠科等新興技術企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從無到有、持續壯大,全州工業經濟在下行壓力下保持了持續增長。

五年來,紅河州舉全州之力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新型城鎮化建設、水、電、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特別在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方面,圍繞“縣縣通高速、南北通航空、州府通高鐵”的目標,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綜合交通項目。全州在建11條高速公路,“縣縣通高速”專案全部開工;開工建設元陽哈尼梯田機場、彌勒通用機場試驗段工程,彌蒙高鐵、蒙自機場專案有望年內開工,滇南中心城市有軌電車示範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紅河州副州長 李石鬆:全州高速公路建成里程達557公里、居全省第2位,電氣化鐵路營運里程達317公里,三小時經濟圈提前3年完成,建設全省面向東盟開放的重要交通樞紐邁出了堅實步伐。

五年來,紅河州持續推動重點領域各項改革,不斷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快構築對外開放新高地,中國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中方部分啟動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同時秉承民生優先原則,積極探索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把70%以上的可用財力投入到社會民生領域,全州各族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2012年以來,全州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8.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7.9%下降到17.58%。加快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州累計新增城鎮就業20.58萬人;城鄉低保標準逐年提高,實現了養老保險全覆蓋。

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具有紅河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完善。

紅河州副州長 李石鬆:著力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實施了紅河捲煙廠易地技改等一批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引進了以晴、鑫順祥、惠科等新興技術企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從無到有、持續壯大,全州工業經濟在下行壓力下保持了持續增長。

五年來,紅河州舉全州之力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新型城鎮化建設、水、電、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特別在綜合交通網絡建設方面,圍繞“縣縣通高速、南北通航空、州府通高鐵”的目標,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綜合交通項目。全州在建11條高速公路,“縣縣通高速”專案全部開工;開工建設元陽哈尼梯田機場、彌勒通用機場試驗段工程,彌蒙高鐵、蒙自機場專案有望年內開工,滇南中心城市有軌電車示範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紅河州副州長 李石鬆:全州高速公路建成里程達557公里、居全省第2位,電氣化鐵路營運里程達317公里,三小時經濟圈提前3年完成,建設全省面向東盟開放的重要交通樞紐邁出了堅實步伐。

五年來,紅河州持續推動重點領域各項改革,不斷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快構築對外開放新高地,中國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中方部分啟動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同時秉承民生優先原則,積極探索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把70%以上的可用財力投入到社會民生領域,全州各族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2012年以來,全州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8.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7.9%下降到17.58%。加快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州累計新增城鎮就業20.58萬人;城鄉低保標準逐年提高,實現了養老保險全覆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